历史啊历史

刚刚在看《大明宫》的纪录片,又一次被大唐的宏伟气魄给震撼住,惊呆,泪目。

图片截自纪录片《大明宫》

相信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盛世大唐梦,1500年前的帝国,令我神往,真想摇身穿越到大唐繁华的长安街道上,去喝酒听歌享受那极乐之宴,去吟诗作对沐浴在一片乐观潇洒的精气神儿中,去偶遇那些有趣的大诗人,和李白碰杯谈天,劝杜甫多照顾照顾自己的小家庭,向白居易告白,说我非常非常喜欢他……

不乱扯瞎想意淫了,进入正题,因为徐鹏老师推荐的关于李清照文本解读的书单,碰巧买回来了康震的《李清照评传》,百家讲坛的书稿,读起来轻松有趣,还又了解了诗人生平秘事学到了不少知识。于是,读完《李清照》后,立马去图书馆借来了李白、杜甫、白居易的人物传记(百家讲坛),两天读一本,加上写笔记,昨天晚上把它们都读完了,还有之前看过的《妖猫传》,对大唐,对这几位诗人心里生出了许多感慨。今天,就在这儿写一个读后感,谈谈我眼中的四位大诗(词)人。

历史啊历史_第1张图片
书桌一角

李清照,古代女子中的异类,现代女子中的典范,我也想,活成她的模样。出身书香世家,父母都有文化,家庭条件也很不错,不是养在深闺的娇小姐,而是活泼潇洒、开朗少女一枚,腹有诗书气自华。和丈夫赵明诚的相遇、相知、相恋、相守,也是一段佳话,令人羡慕且嫉妒。门当户对有家人的支持与祝福,两情相悦有共同的志趣和才情,虽然婚姻生活中也出现过小小的摩擦,但因着共同的爱好——对金石古籍的收集、赏玩、整理——裂隙愈合,感情越过越浓厚,越来越深沉。总之,撇去政变国难、山河破碎的社会大环境不谈,她的小家庭是幸福的,她的诗书才华是过人的。

历史啊历史_第2张图片
图书插图

然而,国家的大背景是避不开的。正是这支离破碎的国家,战乱频发的社会,和一众退守求和、只顾出逃的领导统治者,才使得李清照的形象立体丰满起来,她不只是一个出身官宦之家的小女子,一位个性鲜明、才华横溢的女词人,她更是一位爱憎分明、富有见识的女中豪杰,一位忧心国家而见解深刻,依靠文章为国献言献策的文学家。

历史啊历史_第3张图片
图书插图

丈夫的去世,文物的流失,家国的破败,一路逃乱颠沛流离,遇人不淑,再嫁再离……晚年的李清照是孤独的“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李太白,提到他的名字就感觉豁然开朗,让人眼前一亮,随机飘飘欲仙。他的豁达,他的潇洒,他的不羁,他的自信,他的乐观,他的浪漫,他的从不言弃,他的勇往直前,他的酒,他的诗,就如那盛世的大唐,那么让人着迷与向往。

图片截自纪录片《大明宫》

李白有着极高的政治理想和政治自信,希望能够辅助国君建国立业,追求功与名。但是他并不走科举考试进入仕途的寻常路,而是企图通过各种途径一举成名,一步升天,一下子到达政治的中心——就是如此的特立独行。然而,理想与现实往往是有差距的。现实并不给李白一展宏图的机会,他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刻也只不过是充当“翰林待招”——皇帝身边可有可无的御用文人,之后,十年漫游,阴差阳错入永王军队,入狱,被贬,流放至死亡。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造就了李白的人生矛盾,政治上追求高官高位,但他的性格、举止并不能够支撑他的政治追求,一句话总结,李白才气过人,是位伟大的诗人,但并不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

历史啊历史_第4张图片
图片来自百度百科

有趣的是,政治上的李白越单纯,越幼稚,他的诗歌也就越杰出,越不同凡响。面对现实的种种不易,理想的一次次破灭,前路的虚无缥缈,李白的表现依旧出人意料,他那么的淡然潇洒,那么执着的追求,即使只看到一线生机也紧紧抓住,“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种自信乐观的人生态度是李白教给我们的最重要的东西。

这就是诗仙李白,可爱的、痛苦的、快乐的、伟大的、永恒的李白。

至于杜甫,运气太背,一生奔波,活的太累了。早年因奸臣当道,科举应试未成,后遇安史之乱,多地奔走流浪,居无定所。长安十年苦苦追求,等来的只是“曹参军”“左拾遗”这样的闲散小官职,不仅自己的政治抱负没有实现,带给家人的也是长期的骨肉分离,生活困顿。然而,即使这样——没有地位,没有钱,居无定所,食不果腹——杜甫的心里仍装着国家装着人民,有着极强的社会责任感。

历史啊历史_第5张图片
图片来源于百度百科

杜甫的这种责任感,这份爱国忧民的心是值得赞扬的,也是一直受人尊敬并推崇的,他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但就我个人的私心来看,杜甫的一生太累了。不仅自己累,妻子儿女一大家子都跟着受累,当然,安史之乱后国家一直战乱不断,民不聊生,在这种环境中没有人能够过的安安稳稳,但是另一方面,从杜甫自身来说呢?

关注时事,心忧天下固然是应当的,但总该先为自己的生活谋条路吧!……我只是一个小小的普通人,如果生在杜甫的时代也只能是他笔下的可怜人罢了,所以,不说什么了。

终于到了白居易,提到他就开心。

历史啊历史_第6张图片
图片来自百度贴吧

白居易生在中唐,相对杜甫生活的时代,社会安定了许多,所以,他的仕途、生活、人生也就相应的较顺利,较得意。青壮年时期,六七年间“三中科举”,从县尉升至翰林学士,在其位谋其政,这一时期的白居易政治上奋发有为,积极履行谏官的职责,抨击骄横不法的宦官重臣,关心民间疾苦。也是因为他的直言不讳,终得罪了不少的豪门权贵而被贬为江表刺史、江州司马。然而,在这一岗位工作期间,白居易基本没有什么政绩,及至以后任杭州、苏州刺使时,虽然为百姓做了不少事,兴修水利,整治太湖……但总的来说,他的思想已从早年的志在兼济天下而转向独善其身,也就是变得消极、内敛。

历史啊历史_第7张图片
图片来自百度百科

56岁任秘书监,57岁任太子宾客,“月俸百千官二品,朝廷雇我作闲人”,挂个闲职,拿着俸禄,悠闲,悠闲。直至71岁以刑部尚书的官职致仕退休,才名正言顺的过上了退隐清闲的老年生活。他的这种“中隐”的行为选择,知足常乐不争不抢的人生态度,定会为不少人所不耻,但,同时,又有多少人是不羡慕的呢?我是羡慕的,也是标榜这种生活态度的。青年的时候为理想拼搏,等老了,拿着工资过舒服日子,有何不可?约三五好友,喝酒吟诗,谈天说地,及时行乐,白居易的晚年生活是最幸福的。

历史啊历史_第8张图片
图片来自微博

“君子居易以俟命”,“乐天知命故不忧”,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白居易的生命价值观也是我所追求的,所以三位唐代大诗人中独爱白居易,先不说诗歌,仅就生活态度而言。再加上黄轩《妖猫传》中饰演的白乐天,那种潇洒、随性,瘦削的身材帅气的颜,更加喜欢他,喜欢黄轩,喜欢白乐天。所以,要在这里立个flag,将来有了孩子,不管男孩女孩,都要给他(她)起名叫“乐天”!

英语政治补课以来,时间较充裕,看了太多有关历史的节目、纪录片、课程、书籍——《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大明宫》《吕世浩讲秦始皇》李白、杜甫、白居易、李清照。了解的越多,就会越震撼、越感动、越自豪、越要努力——震撼于我们历史的源远流长,文化的博大精深,祖先的聪明智慧;感动于一件件历史文物、国家宝藏的今生故事,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的研究与传承;自豪于我是一个中国人,是华夏大地上的一员,能够尽情的享受这光辉灿烂的历史文明;因而我需要不断努力,在如此多古今榜样的激励下,在这样辉煌的历史,强大的祖国的照耀下——即使自己再平凡不过,也定要实现人生的价值。

图片截自纪录片《大明宫》

你可能感兴趣的:(历史啊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