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少年的你》:一部见证易烊千玺成长的电影

2018年9月初,重庆漫长的夏天终于有了点要过去的意思,树叶的颜色转成深绿,中小学校都已经开学,电影《少年的你》还剩最后一个拍摄日。
这是个开始于夏天,也结束于夏天的故事,讲的是两个孤独的少年——陈念和小北,被人伤害,依靠彼此,对抗世界。原著小说最初由制片人赵静递给许月珍——与陈可辛搭档近二十年的金牌监制,许月珍递给了曾国祥,两人看完一拍即合,决定改编这个故事,作为两人联合创立的制作公司的第一部作品。


制造《少年的你》:一部见证易烊千玺成长的电影_第1张图片


《少年的你》表面是个青春片,内里想探讨的是成长问题和人性善恶,曾国祥和许月珍都有野心,为此组起了最好的团队为这部电影保驾护航:女主演周冬雨获得过多个电影奖项最佳女主角;摄影指导余静萍拿过金像奖提名;声音指导黄铮拿过金鸡;编剧林咏琛、李媛、许伊萌,是《七月与安生》的原班编剧团队。
可以说,这一部关于少年的电影幕后,是一个黄金班底。几位主创人员极有电影积淀,扎实、富有激情,也充满少年气。ELLEMEN从去年夏天就开始关注这部电影,也亲身奔赴重庆拍摄现场,记录剧组实况。
在那之后,经过近一年的酝酿,《少年的你》终于上映,我们和这几位“幕后少年”深聊的创作故事,也终于能在这个惬意的秋天,向观众和读者剖白。


制造《少年的你》:一部见证易烊千玺成长的电影_第2张图片
制造《少年的你》:一部见证易烊千玺成长的电影_第3张图片



1.
黄铮是学音乐出身,音乐中,大调让人 开心,小调让人悲伤,减音阶能制造悬 疑的效果,这种调度应用到环境音的塑 造中既能不断加强写实感,也能潜移默 化地影响人的观影情绪。
黄铮试图将重庆这个夏天的炽热 在电影中再现。在这个故事中,他最看 重的东西是视角,希望能带观众投入 到电影中施暴者的视角,而不是被害者 的。“事情发生的时候只有一个被害者, 所有人都是施害者。如果我是施害者, 我能不能停下来?所有人都在欺负一个人这事儿太容易了,停下 来不容易。 我希望观众在那个时候能有一点点思考。
重庆的楼高而密,夏天温度一升上来,每层楼每一匹空调 都在滴水,“简直跟空调雨一样”。这是独属于重庆的声音,稀 稀淋漓,一出现就让人想到夏天的热浪。黄铮想利用这个声音 塑造一种可触摸的质感,城市交通的噪音远远地飘进环境里, 底下衬一个空调滴水的低频音,能够让观众与电影中的场景建 立感官纽带——这样的夏天我也经历过很多,我在当时可能也 经历过这样的事。
空调滴水的声音实在太小,重庆这座城市又过分嘈杂,要 想录好这种声音,把它从环境中剥离出来很不容易。黄铮住在重 庆南岸区,住处附近有个闲置的派出所,有天下午院子里没人, 黄铮走过去等,一会儿刮个风,一会儿鸟叫了,这边有人扫起了 地,那边有人骑着摩托车过来,“都得等”。等了两小时,才录够 了一点空调雨声,但这只是整部电影声音序列里一个小小的元 素。“我到底会用多少,会怎么用以及对这个理论、思路、方向会 不会起到更多的作用,我也不确定。”黄铮说,就为了这一点点 不确定的可能性,他全力以赴。
黄铮希望这部电影始终保持一种克制的压迫感,但其中又应 该有一些镜头可以毫无保留地释放,这与摄影的想法不谋而合。 这次摄影启用了lensbaby的镜头,这个镜头的特点是焦段 很虚,它会让人物的周边模糊化,模拟一种看待世界的主观视 角,“不确定这到底是心理状态还是现实真的发生了什么”,突 然虚焦的那一镜头会把环境变得炽烈化。
制造《少年的你》:一部见证易烊千玺成长的电影_第4张图片 一场雨中街头戏的拍摄现场。
关于全片的摄影设计,余静萍最先确定下来的就是整部影 片要全部手持摄影,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贴近主角,为他们去 掉很多限制。“要是定住镜头,或者设计一些镜头,就很可能要 设计他们的走位,我希望完全舍弃这些事。
电影摄影是个体力活,往往是男性的天下。余静萍个子不 高,身板小小的,手臂上却全是肌肉。她坚持自己掌机,“摄影指 导你不掌机,哇——你简直是自废手脚,我多喜欢扛着机器”。 在家人心里,余静萍是个工作狂。她总向家人解释,我不是 爱工作,我是爱生命。“我喜欢的事可以养活我,所以它勉为其 难叫作‘工作’,”她说,“人过了求学的年纪,就要开始被榨干, 你要回馈社会,提供你的所学。可是我的工作像在丢球,丢东西 出来的同时我也在吸收东西……这件事情真的带给我太多的回 馈,我学都学不完。
有时候一天拍下来力气真的不够了,还是得赶快打理好自 己,再冲到前方。有一天一场戏拍完,周冬雨抱怨,“老余啊,为 什么你都不累?你累了我们就可以收工。”余静萍答,“我最累的 是我想要的东西我拍不到。
“哇,那天之后她就变得好成熟,她跟我说,‘老余,我佩服 你。 每次当我觉得我不想工作的时候,我就想到你这句话’”。
制造《少年的你》:一部见证易烊千玺成长的电影_第5张图片 余静萍身板小,手臂上却全是肌肉。 她坚持自己掌机,“ 摄影指导你不掌机,哇——你简直是自废手脚,我多喜欢扛着机器”。



2.
继《七月与安生》后再次合作,曾国祥和周冬雨都面临各自 的挑战:《七月与安生》叫好叫座,周冬雨也因此成为最佳女主 角。再一次合作,彼此对对方有了更高的期待和要求。但最终能 拍得多好,谁也说不准。
周冬雨是个用本能演戏的天才型演员,她的表演没有技巧, 全凭直觉,每一场戏每一次的处理方式都不一样。让她拿到最 佳女主角的安生是用了她最擅长的表演方式,而这次内向、隐忍、 压抑的陈念是她不擅长的。“离她所能理解的处境太远了,”曾国 祥说。
对导演来说,再拍一次同样的演员也是很大的挑战。成为 导演前,曾国祥在各种剧组里摸爬滚打近十年,担任过从场务到 演员的各个角色,这段经验让他成为了一个极富同理心的导演, 对剧组所有岗位上所有人的困难,他都理解,却也不会因为这样 而降低自己的要求。
有时候,周冬雨会很自然地带出一些表情或一些动作,就是 很典型的周冬雨式表演。这时曾国祥就走过去跟她说,“你又来 了。”“她完全知道我在说什么,”曾国祥说,“我要让她把那些 东西拿掉,让大家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她。
这可能是周冬雨演戏以来最艰难的一次塑造,曾国祥眼看 着她一点点摸索,一点点进入这个人物。她不理解为什么陈念要 忍,忍什么?“她会想如果把自己放在这个人物身上,我肯定第 一时间打回去啊。”曾国祥说。几次三番,逼得周冬雨在片场撒 娇式地大喊,“我很痛苦啊,你们叫我拍一部这样的戏干嘛?” “把编剧叫来,为什么这么写呀?
前三分之一的戏,周冬雨都在很辛苦地找陈念的动机。摄影 师是拍摄现场离演员最近的人,在周冬雨表演卡壳,哭不出来的 时候,她常看向余静萍,向她求助,“老余,跟我讲两三个字吧。” 这时余静萍就会放下摄影机,掏出一段自己的经历讲给周 冬雨听。讲自己人生中遇到的困境、挣扎、离别与委屈,“我就去 跟她互动看看,去测试可不可以按到她那个开关。
而曾国祥需要一直说服周冬雨:你相信我,陈念就是这样, 就是有这样的人。直到拍到后半段的一场重头戏——小北为陈 念剃头,终于周冬雨这个人和陈念这个角色走在了同一个轨道 上,她真正变成了陈念。
制造《少年的你》:一部见证易烊千玺成长的电影_第6张图片 成为导演前,曾国祥在各种剧组里摸爬滚打近十年,担任过从场务到演员的各个角色,这段经验让他成为了一个极富同理心的导演。



3.

周冬雨在组里是个“臭小孩”,横行霸道,谁都不怯。电影中 的反面角色每次一场戏结束都会率先道歉,很害羞地和周冬雨说 “对不起,对不起”,被打的周冬雨反而会大喊“打用力点”。
拍剃头戏的那天,周冬雨指定了几个人陪她一起剃头发,要 剃成寸头。有些人从命,另一些人不从。拍戏当天,周冬雨拿着推 刀,见人就上去推,一时间片场出现了好些头发参差不齐的人。
“这是周冬雨最宝贵的地方,她不会那么世俗。每次跟她合 作,每次都要接受她的任性,接受她的顽皮,接受她的坏脾气。 但她人很好,常常会拿东西给我吃,你也要接受她的好意,就是 一个很真实的人。 ”余静萍说。
在剧组里,周冬雨话最多,跟谁都自来熟。易烊千玺话 最少,没戏的时候像个隐形人,两位主演呈现出有趣的反差。 用易烊千玺是个大胆的决定。刚开始筹备电影时,易烊千 玺还不到17岁,完全是个小孩的样子,“还在发育的那种状态”, 曾国祥回忆。
初次见面,他对易烊千玺留下的唯一印象就是不说话,但不 是小孩很害羞很害怕的那种话少,而是很坚定地给你一个答案, 就没了,不多说。“我一直很喜欢这种人,但他真的还是一个小 孩,不能演那种快成年的少年,所以完全没考虑过他。
隔了半年,易烊千玺主动找过来试戏,许月珍发现他长大了 一点,虽然表演还是有点粗糙,但他的眼睛里有东西。又过了几 个月,许月珍和曾国祥看到一点易烊千玺拍的东西,发现他又变 了一个样子,彻底长开了。
在易烊千玺身上,曾国祥看到了自己的成长路径。小时候他 个子一直不高,总被女生嘲笑,“觉得你肯定是你爸(曾志伟)那 么高了,高不了了,那时我很纠结很害怕。”被这种独属于少年的 焦虑驱使,曾国祥开始天天踢足球打篮球,一心渴望长高。直到 一个暑假过去,他和身边的兄弟突然就长高了很多。男孩的成长 就这么一夜之间到来了。
开拍第一天易烊千玺有场戏是要和兄弟们打招呼,演了好 几遍都不对劲,“嗨不起来”,许月珍说。在片场,曾国祥是好 人,她是坏人。曾国祥鼓励演员,许月珍就负责说狠话,“我说千 玺,你再不笑呢,人家就会认为你演得很烂。”许月珍一说完,下 一条千玺就笑了。但那一条也不行,从没笑过的易烊千玺突然 笑起来,旁边的周冬雨先是吓了一跳,接着疯狂笑场。
这种困难本来都在预料之中,“我们也知道他18岁还没到, 知道他没有真正演过什么戏,本来就准备一点一点帮他,”许月 珍说。但仅过了两周,有一场戏小北被打伤了,陈念问他,“你疼 不疼?”小北就讲起了自己家庭的故事。这场戏导演并没有给明 确指令,但易烊千玺演着演着,自己流了眼泪。“那一下子我觉得 很震惊……我感受到他是用真心和感情去演的。
在两个月的拍戏过程中,易烊千玺成熟得很快。“从我们初 次见他到决定用他,后来拍他,到杀青,他已经从一个小孩,变 成了少年,拍完就变成了成年。 那个过程很奇妙。 ”许月珍说。
他成长的速度像个小动物,很灵,只要给他一点东西,他就 能感得受到。“其实他跟他演的角色是很相似的,他受过苦,他 懂什么叫苦,他才能感受别人的苦。其实他对人很好,我觉得他 是不想让别人受苦。 ”许月珍说。
制造《少年的你》:一部见证易烊千玺成长的电影_第7张图片 工作时的声音指导黄铮。 他希望这部电影始终保持一种克制的压迫感,但其中又应该有一些镜头可以毫无保留地释放。

4.


电影讲的是一个痛苦的人碰上另一个痛苦的人,一个孤独 的人碰上另一个孤独的人,他们相互理解相互抚慰。现实里又 尝不是。
拍摄期间,余静萍的一位亲人在香港过世。余静萍回港九 天就回到剧组复工,曾国祥在instagram上发了一张余静萍拿 着摄像机,坐在高梯上拍摄的照片,留言,“强人是你!” “如果不是这个剧组,我应该不会回来。”余静萍说,“他 们对我来讲是另一个家。
这个团队一直在成长和变化,与这个团队合作,在各种层面 上都让余静萍变得更勇敢。“计划好的东西他前一秒就变。以前 拍片你会觉得没有安排好,一定毁掉了。可是,只要有JOJO(许 月珍)在,我就觉得我都不怕。 跟他们在一起我会变强壮。
某种意义上,许月珍是最让人恐惧的监工,她会不断地逼 迫大家突破界限。她经验多,希望能给观众新鲜感。“先抓大放 小,跟你说不够感动啊感觉还不对啊太做作了,等到终于有一个 稍微满意一点的东西就开始抠细节”,李媛回忆。已经到了拍摄 现场,许月珍还能再抠一遍台词中的每一个字。有一场戏,小北 问陈念,“你怕吗?”许月珍在片场问编剧,“你”字留下的原因 是什么? 如果没有原因,能不能删掉?
在大家心里,许月珍是最有少年气也最有活力的人,她好像 用不着睡觉,不管多晚或多早发信息给她,她都会立刻回。诸事 万端,压力过大的时候,她也只给自己留两三个小时调整。“我 就会晚点起来,在房间安静一下。如果我都很烦躁,如果我都跟 发神经病一样,其他人就很惨。
许多人问她,当监制都付出到这种程度了,为什么不自己当 导演?在许月珍看来,当导演需要两个条件,一个是很想跟别人 表达一件事,另一个是有很想成功的欲望,“我在这两方面,尤 其是成功的欲望很少。”许月珍说,“我没有必须要告诉别人的 东西,心里也不是一个非常有积极性的人,我有点害怕。
她从小就是个不太自信的人,在家里排行老五,上面有一 个哥哥三个姐姐。她对童年印象最深刻的画面是,自己坐在一 边,一家人围着桌子说笑,妈妈说怀许月珍时就想如果是个男孩 就留下来,是女孩就送给自己的姐姐,姐姐有三个儿子,话音未 落,一桌人看着许月珍哈哈大笑。这个画面对许月珍影响深远, 她从小就觉得自己很孤独,潜意识里认定自己是个多余的人。
而李媛、许伊萌、余静萍评价许月珍,三人用了同一个词, “狡猾”,“她亦邪亦正,当你觉得她明明是要拥抱我了,她会突 然给你一巴掌。当你觉得她明明应该给你一巴掌,她又突然拥抱 你。”余静萍说。家里出事时,所有人都小心翼翼地不知道该怎 么安慰她,只有许月珍一个电话打过来,“你什么时候回来?最 重要的戏等你来拍,快回来工作。
对许月珍来说,一直工作下去,情绪就不会往上走,没时间开 心和不开心。阴差阳错,一度让她痛苦的同一股力量,也让她成为 了整个团队的支柱,能解决一切麻烦的人,能保护所有人的人。
制造《少年的你》:一部见证易烊千玺成长的电影_第8张图片 一场少年群架戏的拍摄现场,导演曾国祥在指导演员做动作。

5.
在编剧李媛和许伊萌看来,《七月与安生》与《少年的你》 有个共同点,两部戏的主角都对这个世界感到困惑。“《七月与 安生》里的困惑是自己在这个世界里要做什么样的人,《少年的 你》里更多的是关于这个世界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李媛说,“他 们处在少年期,这个世界给他们一些压力,他们不理解。
在原著中,陈念是弱者,单方面接受小北的保护,而小北保 护她只是从爱情的角度出发。两位编剧接手后提出的第一个问 题是,女生为什么会接受男生的保护?“我们想从相对女性的视 角来看,让两个人之间的关系达到一定平衡。 ”李媛说。
电影的slogan是“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在许月珍的理解 中,这个故事的核心是两个孤独的人不计代价地互相付出。“你觉 得自己没有希望,那我把我的希望给你……我去保护你的希望, 我保护你的价值观,而不单单是因为爱情,我才来保护你。” 做电影一做几十年,还能有如此饱满的热情与精力,光靠 “坚持”是不可能的,需要的是比“喜欢”多一点点的东西,许月 珍认为这就是信念。
两个编剧李媛和许伊萌相识已经十年。她们默契十足,性 格有很多相似之处,腼腆、内向、极慢热,甚至跟生人说话时一 开始都有一些结巴。做编剧之前,两人在不同的公司做电影宣 传,同一时间觉得,不做编剧不行,前后脚从各自的公司辞职, “我跟老板辞职说我要去当编剧,老板就说你这种不切实际的 想法和李媛一样,我在心里默默地说哦,原来她也去当编剧。” 许伊萌说。
从辞职转行到写的剧本《喜欢你》被陈可辛导演发现,她们 用了三年时间。三年的时间里,事业毫无眉目,收入少得可怜。但 两人从未怀疑过自己的选择,甚至从没讨论过写不出来怎么办, 是不是要放弃。“我们俩会互相肯定,互相说写得好棒,去看个 电影就说我们肯定写得比它好,”许伊萌说,“我很确信一定能 写出来。 ”这是她们的信念。
制造《少年的你》:一部见证易烊千玺成长的电影_第9张图片 拍摄电影期间余静萍的惯常 “座位”,是这样的高梯。
而许月珍的信念是,相信自己能通过做电影改变一些东西, 能对人产生真正的影响。通过这个故事,许月珍想让大家看到虽 然这个世界有时候很糟糕,但每个人只要多那么一点同理心,稍 微多付出一点,都可以让身边的人过得更快乐一些。“这个是我 想拍的东西,其实说到底就是,我们到底要留下一个什么样的世 界给我们的下一代。
有趣的是,更年轻的曾国祥认为这种信念只是少年人的浪 漫。“我已经到了一个觉得我肯定是没办法改变世界的年龄。少 年就是有这种莫名其妙不知道哪里来的信心,觉得他们能够改 变世界……但这种傻傻的信心是很浪漫,难能可贵的。
可见,少年与否不是由年龄界定的。许月珍的内心更像少 年,曾国祥有更多成人的部分。但他们放进作品中的东西是统一 的——一种真正的理想主义。
对于曾国祥来说,每次剪片子都像是在割自己的肉,但要想 多一点人能看到这部电影,多一点人被打动,必须在商业性和艺 术性之间做取舍做平衡,电影呈现的样子必须是颗能让更多人 吃得进去的糖。“如果所有东西直接硬来,观众要晕过去。我希 望在一个商业片里面传递一个不一样的信息。 ”许月珍说。
“很多时候我会尽量把自己收一点,不要那么执着于自己 的审美。”曾国祥说。许月珍赞赏曾国祥很难得的一点是既保持 敏感又在尽可能放下自我。
两部电影合作下来,许月珍发现曾国祥明显成熟了,知道要 顾全局。“《七月与安生》的时候,有些东西他真的不懂,不明白 为什么要我拿走?现在他其实都懂,但他就希望把它留下来。这 是很明显的改变。
制造《少年的你》:一部见证易烊千玺成长的电影_第10张图片 雨中戏时正在忙碌的许月珍。 在大家心里,许月珍是最有少年气也最有活力的人。

6.
库布里克说过一句话,“任何一位有机会导演过电影的人 都明白,虽然导演电影的过程就像是坐在娱乐场的碰碰车里创 作《战争与和平》,但是当你最终完成影片时,生活中没有多少 其他的欢乐可以与之相比。 ”曾国祥很喜欢这个比喻。
最让他沉醉的是这样的一个时刻:在现场拍戏的某个瞬 间,突然间,他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大家一心奔向同一个目标, 像军队一样一起去打仗。
临近杀青,剧组里一派要放假了的氛围。最终剧组里有十几 二十个人都剃了寸头,包括周冬雨、曾国祥、李媛和余静萍,杀青 前,小寸头们站一排一起拍了一张合影。
剧组住处窗外就是长江,每个晚上都会有一艘大船闪着五 颜六色的灯从江上开过,江上一起雾,不知身在何处。那几天, 重庆一连下了几场雨,酷暑被灭去不少,风吹起来,许伊萌才突 然发现自己一件厚外套都没有。“整个夏天在重庆过的,有些时 候挺难熬,但是天气突然变凉,要杀青了,要离开了,又觉得有点 小凄凉。
余静萍很不舍,“快结束的时候回头看那些苦过来的日子, 它们已经开始回甘。”她说。曾国祥却感叹,杀青后终于可以离 开这个地方,他还是觉得重庆太吵了,“烦躁”,他说。那天外面 有点落雨,他坐在剧组搭的小棚子里往嘴里扒着江湖菜。
一天后的杀青宴,人手四颗护肝丸,人们喝到天明,从断片 中醒来,离开这里,回到生活中去。大概是杀青后的三四天,曾 国祥处理完一些紧急的事情,回到香港的家里,有那么一刻他一 个人待着,突然间发现家里太安静了,失落感就这么直冲过来。 没关系,寸头们已经长出了新的头发,电影上映在即。兜兜 转转,下一次相聚就在眼前。 少年们的乐园永不打烊。
制造《少年的你》:一部见证易烊千玺成长的电影_第11张图片 临近杀青,一天的拍摄结束,《少年的你》剧组主创人员用笑意掩去疲惫,拍了一张合影。 (左起: 余静萍、许月珍、曾国祥、林咏琛、许伊萌 、黄铮、李媛)



制造《少年的你》:一部见证易烊千玺成长的电影_第12张图片


摄影 徐争 采访、撰文 仓运海
策划、编辑 何叶




制造《少年的你》:一部见证易烊千玺成长的电影_第13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制造《少年的你》:一部见证易烊千玺成长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