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芈月传》中的心理学

作为一个拥有强大天蝎座能量,重度阴谋论患者,中度抑郁症患者,宫斗剧譬如《金枝欲孽》什么的一直都是某白的最爱,对于一路金手指大开刷掉各种障碍物,走上人生巅峰的凤霸天一直是爱的不要不要的。归纳总结:一切的宫斗,其实质都是心理学副本,一个人能否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取决于心理上的能力。

譬如经典宫斗剧之一的《甄嬛传》中,前期皇后娘娘取得阶段性胜利,除了栽赃陷害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把握住了甄嬛的傲娇心理,然后,然后就被发配了呗,后期甄嬛同志心理一转变,立马耍的风生水起,烈焰红唇烟熏妆一路刷到太后。

《芈月传》作为一部小说还是合格的,不会有人专门去纠结小说中的历史错误、文字出处,而一旦非要标榜正史,非要弄个白莲花出来搞政治这本身就是一个BUG,不抛下所有思想限制哪里来的无敌战斗力。书归正传,来聊一聊我们心理学。

1、无处不在的催眠暗示:从早期人设来看,芈月大大并没有成为风霸天的宏伟梦想,一心只想做个岁月静好的女汉纸,但是被各路boss一番折腾,面对要么逆袭成最大的BOSS撕别人的牌子,要么被其他BOSS们撕自己的牌子,二选一自然是前者咯,于是孟子的话就顺利成章了,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就是被各种折腾黑化后开始折腾别人。芈月的命运就是一个成功的催眠案例。一个天文爱好者给出强烈暗示:霸星,楚国大地秒进催眠肽。深信不疑的楚威王一心一意的搞栽培,楚威后、玳瑁姑姑等一心一意的搞破坏,芈姝小公主从完全不信到完全相信,恭喜你,催眠成功。最后这股风还刮到了秦国、燕国,连英明睿智的秦老伯都中招了,临终耍了把大的,赌国运押芈月赢。当一个概念形成并深入人心后,人们不论是自觉接受或誓死反对,都已经失去了清明的觉知和判断,有了一个先入为主的角度,然后在角度下看问题、想事情,最终刚刚好让自己砸到了命运的脚边。

2、受害者情结:在电视剧中芈茵同志初期深受领导喜爱,前途一片光明,结果暗恋不成,从此看到芈月就自动切入撕逼状态,不死不休,在no zuo no die的指导精神下,成功狗带。这就是典型的受害者情结,首先黄歇本来就不是你的,那是属于我们大家的,其次人家芈月撕是为了一统天下,芈姝魏琰撕是为了当上CEO,可是你这不管不顾硬把自己小命撕没了图啥呢?因为失恋那点事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眼界胸怀着眼点都是过去,现下的一切通通屏蔽,你不把当下放在眼里,当下只好让你GAME OVER。

3、自我管理:芈姝小公举前半段,作为楚国嫡公主那是各种美好,后半段作为秦国王后那是各种苦逼。拿了一手好牌,最后被芈月截胡了,输就在输在自我管理上。首先是家庭教育:小公举有个强大的母上,威后大大,妥妥的女强人一枚,夫妻关系失败,集中精力溺爱子女,常常包办代替,口头禅是: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儿子楚王芈槐就是一个妈宝男,基本上无勇无谋无智,很快就被另一女强郑袖套牢。女儿芈姝前期逆反被包办,后期复制威后人生,依然是那熟悉的溺爱,依然是那经典的口头禅,于是公子荡虽然武力值高,但也无法改善脑残的现状,妥妥的又被女强人魏颐圈走,历史真是惊人的相似。其次自我定位不明确:作为秦王后,猪队友玳瑁姑姑天天强调:偶们可是楚国的嫡公主,尔等就应该朝拜跪舔。可是关键这是秦国好不了,大家都是秦王老婆,who怕who啊,结果自然是被各种撕了;再次就是前文提到的受害者心理,不自我成长,都是别人的错,都怪芈月不好。芈月心思灵巧,怪她;芈月儿子教育的好,怪她;芈月朋友圈好,怪她。在秦宫主要成就两件事:拉黑芈月、养残儿子,不学习、不进步、不搞好教育工作,不提升业务能力,差评满满。德不配位,虽然侥幸升职,最后还是免不了被下架的命运。

你可能感兴趣的:(《芈月传》中的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