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每隔一段时间,就有明星被拉出来示众。
大家扒开ta的光环,指着里面的不堪,一边笑,一边骂:瞅,这就是ta的底细!
从前没有互联网,出了事,还能糊弄过去。
如今信息发达,什么都是即时的,避无可避的,一石惊起千层浪,立刻人仰马翻。特别吓人!
人设一旦崩塌,再无回天之力,甚至产生恶性循环,攻击接二连三,谣言满天飞。
坏的,会更得更坏。狼藉的,会变得鸡犬不宁。
这就是舆论的破窗效应。
有研究舆情的人难免会问:为什么明星们人设这么容易崩?
原因有很多。
但最重要的是:名不符实。
能力配不上奖项;
混乱的私生活配不上好声名;
演技配不上位置;
努力配不上通稿中的宣传;
德行配不上流量!
底是空的,踩塌、掉坑里,不过是早一天晚一天的事。
于正前两天在《演技派》里,提到自己的选角。
他说,他很少用流量明星。
一是省钱。
二是可以规避掉一些靠炒作、立人设、只为自己加戏而红起来的人。
毕竟,真正的演员,只演角色,不演自己。
他们的技巧与认真,应放在戏里,而不是戏外。
流量明星看到这里,大概也要喊冤:我也想成为演技派,我也想努力啊......
但观众没那么仁慈。
大家只想看台前,不想看幕后。
你的艰辛与困苦,只能说给自己听。
这也给娱乐圈提了一个醒:拿点真本事出来。
不要找借口。
不要卖惨。
表演不是一个荣誉。它是一种技术。
既然你用它吃饭,当成立身之本,那么,修炼好这门技术,是你的本分,而不是选择。
大多数人不懂这一点。
接了戏,进了组,却玩抠图,对台词时说1234567,动则让替身上,拿着三千万的片酬,付出一两分努力。
这样的人人设不崩,天理难容。
还有一些人不懂,是因为太年轻。
他们不是专业院校毕业,没受过专业指导。
走在街上,凭着一张脸,被星探发现,进入影视公司,一上去就是男女一号。
他们拍戏时,也是懵的,根本不懂什么叫表演。
不懂何为真实;
何为克制;
何为准确;
何为配合......
就像初入大观园的刘姥姥,对一切都好奇,但又无所适从。
比如《演技派》里的一帮影视新人,大多是雏儿。
年纪小,阅历浅,对表演一知半解,甚至就是一无所知。
于是举手投足,都自带BUG。
比如谢彬彬。
虽然人长得好,但过于自恋,演任何角色,都在演自己。
甚至一举一动,都带给人一种油腻的感觉:来,看我,看我,我是不是很帅?
试戏时,他饰演一个即将执行危险任务的消防员,给母亲打最后一个电话。
这样的时刻,他居然还在摆POSE。
双手一合,身体半倾,凹着造型。
而类似遗言的最后交代,被他演得浅薄无比,就像在说:“嘿,我是你的帅儿子,你吃饭了吗?好了,我继续帅去了......”
这怎么行呢!
他自己首先不相信角色。于是观众也不相信。
表演就成了一个走过场。所以结果是待定。
杨幂之前在另一个节目里选了一个美颜king,叫赵天宇,和毛不易一起出道的。
他试的戏很简单,就是在雨地里跑20米,演自己。
结果,他拼命加戏。
一会儿拧袖子。
一会儿脱下鞋倒水。
这就多了!
大多数来试戏的孩子,因为不自信,又想征服评委,都在加。
合适的细节,加。
不合适的言、行、表情,也加。
加到后来,四不像。因为与现实生活离得远。
表演问题研究中心的张颂文老师说,演员要做减法,不要做加法。
做减法,是指在熟悉了人物及背景之后,进行克制而精准的表演。不是说懵的,空的,木的。
有一个新人,叫赵顺然,之前担任《橘生淮南》电视剧的男一号。
他的表现就是典型的“懵的”。
结果第一关,就被迫离开。
他试的戏,是一个爸爸去派出所,见自己因盗窃被抓的女儿。但他完全不在状态。
这挺出乎我的意料的。毕竟,他是拍过大剧的人。
有经验,见过世面。但角色塑造得稀碎。甚至莫名其妙,可信度为0。被对手演员吊打。
于正犀利地说:“你知道你为什么会被网友骂吗?就因为你在剧组里太舒服了,没有人来指导你。”
但这样的艺人,一搜索,全是狂夸他的通稿。
流量啊流量,到底有多少空有其名。
最终,《演技派》果断让他离开了。
除了赵顺然,这场初选里,还有不少人离开。他们要么表现太表面。
要么太浮夸。
要么表演方式太单一。
最终都被刷了下来。
这就是现实——
现实是,没准备好,技术不过关,没有敬畏心......任何一项,都可能让你与机会失之交臂。
可能你偶尔走运,但下一秒,就得离开片场。
不论你有没有拍过戏。
长什么样,受过多少委屈。
时代越发展,观众越成熟,大家对演艺圈的滥竽充数者,容忍度就越低。
——这都是宣传出来的,可以造假。
我们开始强调演技。
——因为演技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只有笨拙而缓慢地,在专业领域下苦功。
在这块,你偷不了懒,忽悠不了人,PS不了自己的形象。
有没有本事,有没有下苦功,一亮相,一出手,观众全知道。你玩不了虚的。
好在有些新人,一直在做梦,也一直努力追梦。
比如吴佳怡。
她真是一个把野心写在脸上的孩子。
很年轻。
但在试戏时,毫不退缩。
她说:我就是想battle。
她不服输。这点不服输,令她脱颖而出。我一下子就记住了她。
而她的试戏,也没有让我失望。
在她与赵顺然的PK中,她以极具张力的表演,自信的光芒,秒杀赵顺然。
所以于正说,吴佳怡一定会大红。
还有一个是辣目洋子。
作为知名喜剧人,她来参加《演技派》,本就让我意外。而她演得那么好,更让我意外。
试戏时,她试了两场。
第一场,她扮演一个暗恋他人的女孩,演得太赞了。
将暗恋少女的那种情绪忽高忽低,话将说未说,心事半收半隐,演得淋漓尽致。
另一场,她扮演一个与泼妇撕逼的大家闺秀。稳得住。很精准,没有一刻走出角色。
所以于正说,我相信她一定会是未来的天王巨星。
另外,朱元冰因为入戏快、深,无杂念,也打动了评委。
张南因为试戏时非常真挚,动容,也留了下来。
张帅因为演技好,应变能力强,赢得导师一致的“留”的决定。
最主女角范儿的是赵露思。因为演技好,全场落泪,被于正狂赞,成为标杆。
好坏一对比,你就发现了:
好的演员,不是因为帅得天地无光,美得人神动荡,而是因为技术上足够扎实。
技术在线,就一定能发光。
哪怕他们一度如珠玉蒙尘。但没有关系。观众不会总是瞎的,大家终会拂掉流量的泡沫,淘洗出真正的珠宝。
到时候,他们的光芒,一定会令我们惊艳。
从前我们以为,一个明星,只要美美的,热热闹闹的,能娱乐我们就可以了。
粉丝们会说:我们的爱豆有多好。
而不是强调:我们的爱豆有多专业。
在这种本末倒置的风气下,娱乐圈变得乱七八糟。
一个天后级歌手唱歌走调,一帮人出来喝彩,说:我们爱她,她走调也爱。
一个超模在全球性舞台上摔跤,毫无救场意识,反应差到爆,结果一帮明星出来安慰:你永远是最棒的。
一个演员的演技烂得发指,表情只有瞪眼瞪眼再瞪眼,但因为综艺玩得好,有流量,片酬动则几千万。
既然全国人民都不在乎“专业”二字,既然娱乐圈的钱如此好赚,观众如此好糊弄,明星们当然变本加厉。
没有人认真做好份内之事。
大家都在费尽心思炒作和玩综艺圈钱。
于是,真人秀一场接一场,但好电影一年比一年少。
综艺一台接一台,但电视剧一部比一部烂。
《演技派》的推出,其实是一个标志。它体现了影视公司对演员、艺人的关注焦点的转移:
1,从前看人设,现在看敬业。
2,从前看绯闻,现在看明星的信念感。
3,从前看流量,现在看演技。
《演技派》同时也是一个演员教室。它将一个影视公司如何选人,如何培训的过程,真实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先呈现,再打碎,再重塑。
说人话就是:练!
所以一些问题演员,如谢彬彬,虽有不妥,但因为年轻,愿意学习,所以还算有救。
最后吴镇宇将他从待定席,留了下来。
因为“我不想你再被人嘲笑”。
哎呀,这话暖到了!
所以我也很好奇,《演技派》收关时,谢彬彬会被教成什么样子。好期待!
现在《演技派》已经试戏完毕。即将开始魔鬼式教学、培训。
张静初、吴镇宇等影后影帝,以及张颂文等表演老师,会全力帮助新人,找出毛病,修复BUG。
所以它不是演技类PK。
它是演员培养皿。
而培养的课程,一是演技,二是艺德。
它不仅告诉孩子们,什么是好的表演。它更告诉新人们,什么是应有的信念、谦卑、敬重。
所以,这档节目才有一个别名:看完这集你就算入行了。
你会懂得选角是怎么回事。
懂得一部戏的筹备要经历什么。
懂得表演需要什么基本功。
也懂得做戏先做人,做人先做事。
我真的很希望这种演员养成类节目,能一直办下去。越多越好。
因为,大众需要破除对烂演员的妥协,停止对滥演技的将就。
要从新人开始,就将中国人最容易忽略的“专业”、“信念”四字反复强调。
而所有这些,都需要一些身经百战的电影人,能以自己为注脚,告诉所有人:
在表演的路上,你如果想走得更远,只有锻炼好自己的两条腿。
一条叫艺。一条叫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