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布朗所构造的悬疑案件,往往是披着文化艺术外衣的,书中的破案靠着博学的教授丰富的知识准备,一步一步解密。所以,如果知识储备或了解不够,往往看着云里雾里。
1.关于作者,丹布朗
如果你看过《达芬奇密码》这本书或者电影,那么不得不知道这本畅销小说的作者叫丹·布朗。好莱坞导演郎·霍华德对丹·布朗的小说《达芬奇密码》、《天使与魔鬼》、《地狱》改编成了电影,而《但丁密码》就是根据《地狱》改编的。
《但丁密码》如其名,但丁充满着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气息,密码却又不失一丝丝神秘。
丹布朗天生擅长将宗教、艺术与悬疑相结合,所以他的故事里,并不是单纯的是部悬疑片,伴随着抢劫、枪击、威胁。他往往将艺术颇有研究的兰登教授当做故事的主角,凭借他对密码、符文丰富的认知,对艺术的深刻了解,去解密披着艺术纱衣的悬疑案件。
因为丹布朗出生在父亲是知名数学教授、母亲是宗教音乐,所以他从小就生活在科学和宗教的的冲突与矛盾里。在这样家庭成长的孩子,必定是理性和感性相互交织的结合体,催生出来的是一种奇妙的化合物。
2.关于影片故事情节
《但丁密码》如果单纯从拍摄手法来讲,不算是一部好片。但是因为选了几位好演员和好的故事情节,使得电影几度反转上,一波三折,勾起观众的心。
影片开始,兰登教授醒来,发现自己不知为何会身处佛罗伦萨的医院里,并且疑惑主治医生西恩娜竟然在她9岁的时候就听过他关于艺术的演讲言论,所以能认得身上没有揣身份证且头部患重伤的兰登教授。
之后,女杀手出现在医院并试图杀兰登教授,西恩娜便带着兰登教授一起逃走到她的公寓。
是的,故事总需要一个女主角。一个不知道对方的来头就能轻松相信别人的女主角。而聪明绝顶的兰登教授竟然会相信一个在9岁的时候就听过他演讲,从而在受伤了也能认得他的陌生女人。
这样的设定,说来在电影电视剧里不奇怪,但是想让观众更有代入感,可能还需要琢磨他们如何认识并信任对方,会更好。
不过好在,导演选了好演员,西恩娜的扮演者菲丽希缇·琼斯,在遭到兰登教授质疑时慌张却故作镇定的眼神,为后面的剧情反转做了铺垫。
之后,为了解开兰登教授身上所携带的但丁《地狱图》之谜,通过它来找寻亿万富翁佐布里斯特临死前所威胁全人类的病菌病原体,兰登教授和西恩娜踏上了躲避正反两派的追踪势力的解密之路。
神秘侦探布吕德和世界卫生组织高官伊丽莎白,作为正派的人物,他们联手抓兰登,为了世界和平。而反派人物老大西姆斯同样为了抓兰登,他们也不断派出人来追杀兰登。
你以为故事就是正派打败了反派?
那你错了,可也对了。
正亦邪、邪亦正。世界就像阴阳两极,一个事情都有两面,总是没有绝对正确和错误之分。
正派确实打败了反派,兰登教授打败了反面大boss西恩娜,“反派集团”老大西姆斯杀死了叛国贼神探布吕德。
影片结尾,西恩娜将炸弹丢入到水中,想炸破放置在水下的病毒。按理说,炸弹破坏力的传播,水的冲击波是远远大于空气的弹片。在底下水宫殿里,两个炸弹竟然炸不死还在水中的主角,说来也十分奇怪。果然印证了,“主角是不死的,会死的才是主角”这句话。
影片的结尾过于仓促,在水下宫殿打斗的那一块,寓意模仿美国大片斗争和爆破的场面,却始终缺失画面的精彩和符合常理的逻辑,以及对于人物情绪和氛围的渲染。也许是因为时间限制,2个小时不够拍吧。
影片还有个bug,兰登教授和老朋友伊丽莎白相识于哈佛,然而我却从伊丽莎白的嘴中听到了“Cambridge”。(有朋友指出~这是一个地名,而非剑桥的意思。感谢!)
3.为什么丹布朗的小说叫《地狱》,而电影却叫《但丁密码》?
文艺复兴时期,但丁、薄伽丘与皮特拉克被称为“文艺复兴三巨星”,这是高中历史书上熟悉的考点。而但丁最著名的就是《神曲》。
但丁9岁那年遇见了影响一生的女神贝阿特丽切(Beatrice di Folco Portinari),但是贝阿特丽切出生银行世家,注定与但丁无缘,她嫁给了银行家,死时仅24岁。但丁因为相思成疾,于是产生了最著名的文学作品《新生》和《神曲》。
《神曲》是但丁的梦幻景象,却是对现实的反映,算政治寓意作品,因为政治斗争失败,1302年但丁被没收全部家产,判处终身流放,自死未回佛罗伦萨,客死拉文纳。
《神曲》分为三部分,《地狱》、《炼狱》和《天堂》。所以《但丁密码》的名字,由此得来。《地狱》里描述的地狱形似上宽下窄的漏斗,一共有9层,按照人生前所犯下的罪恶,分别接受不同的惩罚。
在影片的开头,兰登教授时不时会产生幻想,自己置身于地狱中,周围血流成河,人们如行尸走肉一般,这就是他自己内心对地狱所描述的景象。
在这里,又不得不提一个人,波提切利(小学时候的画本里还有他的作品,《春》和《维也纳的诞生》),是15世纪末佛罗伦萨的著名画家,欧洲文艺复兴早期佛罗伦萨画派的最后一位画家。他根据但丁《神曲》中的《地狱》,画出了《地狱图》,也就是将文字形象画。
但是影片中的解密关键钥匙,地狱图,确是反过来的,上窄下宽。
4.黑死病奠定了文艺复兴的基础?
影片里,因为大魔王(翁佐布里斯特)认为人类有六次(貌似这个数字)面临历史性灾难的时刻,在第六次灾难,也就是人口倍增,在xxxx年之后,人口会达到320亿(貌似也是这个数字),所以他要做一项伟大的决定,投放病毒,消灭部分人类。
大魔王有这个疯狂的想法,就是因为他粗暴简单的认为“黑死病奠定文艺复兴的基础”。
关于影片中多次提到的中世纪黑死病。十字军抵达欧洲,将瘟疫带来,并从意大利蔓延到了西欧、北欧、波罗的海、俄罗斯……其实这场瘟疫就是鼠疫,但是在当时传播速度之快,并未找到能够解决的方法,所以夺走2500万人口,相当于当时欧洲人口1/3。这场病被称为“黑死病”。
虽说黑死病确实是欧洲社会转型和发展的一个契机,但并不能简单说,就是因为黑死病,才有了当时的文艺复兴。
这场病的实质是,因为黑死病对欧洲人类社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导致社会体系瓦解,降低了宗教的权威,人们开始去追求现实生活,同时也使得人们对人生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并推动人们冲破了教会的来世主义和禁欲主义,为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始创造了条件。
经历了黑死病后,欧洲文明走上了另外一条不同的发展道路,更加光明的道路。
最后,想要去理解电影里很多小细节,没有大量的知识储备,很容易就将其忽略。我没看过这部书,所以看了一遍电影去回味这些东西,着实有点困难,就暂且写到这里。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