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年轻人的信仰,可能是数据

下一代年轻人的信仰,可能是数据_第1张图片

现在的小孩为什么如此看重做数据?套句创业圈的时髦话,底层逻辑已经大不同啦。


作者 | 许诗雨


有一阵子,网络媒体突然对研究00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乘着那股风,你可能也及时吸收了一些年轻人的新短语,比如dbq是对不起,zqsg是真情实感。还稍微了解了些00后的QQ行为学,比如扩列(kl)和暖说说(nss),分别指代加好友和在QQ空间里留言点赞。


后面这两个新瓶装旧酒的名词背后,其实是一把带着刻度的丈量受欢迎度的尺子。与其说他们是爱加好友,不如说是爱好友带来的数据成就——不是data,更不是digital,而是number。


这种在一些成年人看来颇为虚幻的成就感可能正顺着网线在全球的青少年中蔓延。《福布斯》网站的专栏作家Karin Eldor最近亲身体验了一次这种来自年轻一代的数据攀比。她9岁女儿的同学听说这位作家在Instagram上的粉丝数是3000人后,略带嘲弄地说自己已经有3万粉丝了。数据成了孩子在成年人面前最纯粹的骄傲资本。技术媒体极客公园的作者Jesse精辟地总结道:“讨厌分数的年轻人,却在Ins上找到了考试的快感”。


如果代入一下年轻一代这种受数据驱动的喜怒哀乐,你可能会更理解一点那个在豆瓣发帖问“为什么周杰伦微博数据那么差,为什么演唱会门票还难买”的年轻人。套句创业圈的时髦话,底层逻辑已经大不同啦。


世代的gap就是这样出现的。


10年之前,大家对人气和成就的感触都朦胧而主观。大数据时代,我们的生活都是被互联网公司推进的。成就变成了一种可量化的直观指标。但很难说,在证明一个人有多红这件事上,街边所有水果店都放一个人的歌和微博被转发1亿次哪个看起来更实在,哪个更虚幻。


下一代年轻人的信仰,可能是数据_第2张图片


为什么这个时代的小孩都这么在意数据?环顾一下,好像是大人们先创造了这样的大环境:


01 网购时,面对遥远的商品,数据是最重要的参考依据。于是,大家习惯了相信销量越高的商品和卖家越靠谱,如果销量为零,下单时难免有些犹豫。


02 打开社交软件,弹出的最醒目的交互项目就是提醒你收到了多少留言、点赞。别说,数字高了还真是有点爽,即使是有人在自己的页面版聊。


03 互联网公司还真改变了我们的思维逻辑。习惯了把总用户数、装机量、PV、IV、UV、DAU、MAU、ARPU当作奋斗的目标,我们的生活也不自觉地对数据更在意起来了呢。不,我们一定不是患了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04 顶流明星也算是重塑了我们的商业价值观。虽然品牌们总说找代言人主要看气质,但要怎么解释流量上去了代言就会变多这个屡证不鲜的正比例函数关系捏?


05 你看看那些带着数字的代称。写了一篇10W+,当了百万UP主,就像当年的万元户一样,数字+单位的短语形式总是能形成一种可以此为人生追求的氛围。


06 有时候,他们都直接仗着数据说话了。比如为了劝你花钱,就连消消乐型的游戏都会在关卡失败时提醒你,全球有××万玩家花钱买了道具才通过本关。如果在此时冲着游戏回一句“我为什么要和别人一样”,不是能算一口气战胜了全球××万脆弱的灵魂?


很多数据评价机制是互联网公司为了激发用户活跃度而设计的游戏化反馈机制。但最终,手段变成了目的,于是在年轻人中一种信仰数据的lifestyle就此出现。


下一代年轻人的信仰,可能是数据_第3张图片


如果按照《大数据时代》提出的“量化一切”“世间万物皆可数据化”的标准来看,毫无疑问我们已经确实迈入了大数据时代。而且,那些无处不在的数据也确实做到了书中所说的“纷繁的数据越来越多”“不精确而混杂”“只告诉你是什么,不告诉你为什么”。在这样的环境下信仰数据是件辛苦的事。因为很可能随时都会冒出一项新的“数据打击”。


2019年,北上的月平均工资已经超过1万元了。“啊,我又拖了后腿。


2018年全国的结婚率创下新低,只有7.2‰,上海还要少,只有4.35‰,“啊,我又拖了后腿。


开机时间2分钟,只战胜了全国4%的电脑。“啊,我的电脑又拖了我的后腿。

去过两个省份(算上了家乡),战胜了全国11%的同龄人。“啊,我的钱包又拖了我的后腿。


测幸福指数预测会拿50分结果得了98分。“啊,我的丧拖了我的后腿。


事情就是这样。不论是单纯地做社会统计,还是为了卖服务给你而制造紧迫感,总之在什么都会去统计一番的大数据时代,我们成为越来越多的话题的分母,被拿来和拥有相同标签的人比较。更别提微博粉丝只有百来个、写的公众号阅读数只有几十次、朋友圈的点赞数只有几个这种对个人努力和魅力的直接反馈了。


过去,我们可能只是被拿来和隔壁的、班上的、亲戚家的孩子比较。但在大数据时代,“别人家孩子”也以千亿级的规模增长了。所以,不要嘲笑刷榜了,人家也是在努力发挥主观能动性来对抗一个大数据时代下的传统问题呀!那就是:同辈压力。


同辈压力指同辈人在互相比较中产生的心理压力,一个同辈人团体对个人施加的影响,会促使个人改变其态度、价值观或行为,使自己遵守团体准则。比较是前提,放弃自我做出顺应别人的选择则是这种压力带来的主要影响。


和教条、榜样比起来,同辈可能是最能压垮你的因素。年夜饭的饭桌上,对于长辈的催婚、亲友的炫耀,尚且可以运用情商大法巧妙格挡,但一个人时,难免会把长辈催婚时嘴里那个连二孩都打酱油的小学同学,亲友炫耀时那个在大城市有房有车的表哥表姐再细细拿来和自己比较一番。不要不承认,要不是大家放不下,哪会有那么多针对焦虑精准打击的10W+鸡汤文。


下一代年轻人的信仰,可能是数据_第4张图片


在大数据时代,随着我们成为越来越多社会切片的分母,类似的放不下也越来越多。让哥哥的流量不比其他偶像低、让自己的社交网络粉丝数在相熟的人中遥遥领先,或许是大家难得的可以稳稳抓在手里的幸福。至于工资、婚姻等,自己在大数据里呈现的面貌都不是简单的运营规则就能改变的。


当然,放弃对数据的执着,从根本上克服同辈压力也不是不行。《时代》有一篇名为《从众心理》的文章里也写过一段颇为鸡汤的建议,概括来说就是坚信自己的价值判断,找一个志趣相投的朋友来削弱其他同辈带来的压力。


但俗话说压力也是动力。如果善用一下大数据带来的同辈压力,或许还能有一些意外收获,比如:


健身软件通过统计同龄人体脂率刺激人们减肥的意愿,再通过统计同一时间和身体状况相似的人的健康指标变化来精准督促减肥;


代码软件通过统计使用者的年度写代码行数并排名来督促程序员们勤奋耕耘;


智能吸尘器每日列出所有用户在线运转时间排名来督促大家多打扫卫生;


智能洗衣机推出每周用户杀死螨虫数的排名来鼓励大家多洗衣服;


智能吹风机列出用户的掉发量排名以鼓励大家养身;


刷脸识别的分类垃圾箱统计每个人的成功分类量来鼓励大家成为垃圾分类小能手;


行车记录仪统计顺畅行使里程、停车次数来辨一辨男司机和女司机谁才是马路杀手。


好啦,上述建议确实有些斯巴达,但市面上纷繁的数据统计在计算前也是抱着“为你好”的姿态,没问过我们的意见,也没考虑过我们的感受呀。大数据时代,就是这么简单直接且粗暴。


本文文本版权归第一财经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翻译。




下一代年轻人的信仰,可能是数据_第5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下一代年轻人的信仰,可能是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