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自考经历的那些教训,愿诸君不再有

“五一”原本是一个闲暇惬意的日子,而我却蔫蔫在床上呆了大半天,这是我近几年来少有的沮丧表现。直到下午四、五点我才鼓励自己爬起来,刷牙、洗脸、梳洗完毕,弄点东西吃。前一晚,当我意外发现我花了两年时间,考了四次才考过的PETS三级复旦大学其实已经不承认时,忍不住失声痛哭,但生活要继续,就像俞凌雄老师在励志演说中说的那样“所有的打击,都将是我成长的养分”,天无绝人之路。

说起来,在自考这条路上,我己经断断续续地走到了第十六个年头。

                                  第一个本科的曲折

二零零三年三月,在我初到上海的第二年,决定自考本科。原本打算考一个人力资源的专业,但由于当时上海还缺乏本科的课程设置,自己当时又在一家境外媒体做办公室主任,所以就近选了复旦大学的行政管理的本科。

因为缺乏经验,第一次稀里糊涂报了三门课,结果有一门是停考过渡课程,虽然考过了,但没啥用。因为英语不大好,就采取策略把它放最后考,目的是最后集中优势兵力猛攻。二零零六年四月,我挺着怀孕八个月的肚子考完了除英语之外所有十六门课程(含加考的三门课程)。刚做完月子,就赶上了当年十月的考试,英语(二)虽然报了名但没有考。转过年,我开始了毕业十年后的重拾英语路,一边带孩子、一边复习,由于只复习了三个月,考前就不报希望,上午考完,下午就坐回图书馆开启了新的复习旅程,这次是拼了,趁孩子还不会走,索性把孩子丢给她爸爸,她爸爸把她整天围在一张可折叠的婴儿床上,我全力备考。这次终于考过了。

为了拿到学位,按照当时复旦的要求就是各科均分必须在75分以上,毕业论文达到良以上,考过公共英语三(PETS笔试+口试)或者考过大学英语四级。英语二考过之后万事俱备,我只需考过公共英语三或者大学英语四级就ok。可是,当时孩子已经能跑了,正是正需要人看的时候,没人帮忙带孩子,我只能先管孩子。一共有三次考试机会,毕业之前PETS一次,毕业之后PETS和四级英语各一次。结果,毕业前那次也没复习,而且考试当天还出了状况,自行车坏在路上,大雨滂沱下连个车也打不到,错过了开考时间,索性回来了。第二天参加口试时,我述说自己的遗憾,考友们说就是晚几分钟也来试试,说不准会让考呢!下半年报名时,老师问起要不要保留上次口试成绩,我才知道自己的口试成绩过了,但是,这次还是没考过,五十几分。十二月份,我参加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但也只是想侥幸通过,根本没有精力复习,结果又是一个白受苦的分数,差了一点点。当时,心情很郁闷,跟毕业论文指导老师说起来也是很遗憾。讲真,如果哪位学生想拿学位,指导老师也是很用心的,力求让同学论文达到良以上,感觉有点对不住老师。

索性,那时上海的人才引进的政策还没有强调非得有学位,只要本科学历就能办。但是,我当时带着孩子,没有正式外出上班,所以,要交金就得自己拿钱,因为舍不得那个钱,孩子离上学还早,也就拖着没办。2013年,上海开始推行积分制,我还没意识到这个新政将会对我产生多么重大的影响。转过年小孩上三年级的时候,一次班主任老师碰到我,特别提醒我说“我看到你家孩子入学资料上,你没有交社保的记录,现在的新政策,不交社保连初中都升不上去,现在五年级孩子的那些家长们都急得火上墙了!”我当时还傻乎乎地说“我本科学历,可以办人才引进,只要交金就OK了”。结果,到人才受理中心咨询才知道我那个证书己经不灵了。边上一个看起来像刚毕业的男孩说现在办证办手续必须有学位证,一下刷下去一大批人。我当时就蒙了!

回来,郁闷了几天,怪自己没有早点办手续。多方打听,上次自考时结识的好友告诉我中级经济师职称可以拿到100分,而且快,一年就可以搞定。于是,我一面上班、一面准备备考经济师。为了以防万一,在2015年6月30日积分政策到期后,我特意上网看一下政策有没有变化。在确信政策没有变化之后,才在7月十几号报名了经济师,为了抢时间,我很想一次考过,所以很拼。当时,感觉自己眼珠子都要掉出来了,考完试赶紧去测视力,双眼分别各降了100度,力破1000度近视大关。那段时间每天下班都看书到很晚,对我这个文科生来说,经济基础里出现的那些曲线、财务报表、统计学公式都很烧脑,我只能硬着头皮一点点啃,一共看了三遍。专业科目人力资源管理,我自认为不难,所以时间花得不多,结果感觉考得不理想。回来郁闷了两天之后,对了答案,确信自己专业考过之后,我就有了稳操胜券的感觉。因为,当时下午考经济基础的时候,题目做到一半我就知道OK了,考完就说“经济基础那门课至少考120分”。结果,经济基础140分的满分,我真的考了120分,连我自己都不可能再得的成绩。

可是,当我再网查询的时候,发现新政策里对职称办手续有了新限制,必须交金基数按上海社平工资交。我一看就气不打一处来。政策到期是不是应该立即更新,政策也不是一天定的,几个月前就应该开始重新拟定了,过了那么多天还不更新,让我误解,白做无用功。

我已经40几岁了,这种应试学习的价值不大,收益不高,我实在不愿把时间花在这上面,朋友也劝我不要考什么证了,将来回头想全是无用功。道理是懂,问题是小孩要在上海参加中高考,这也是与我而言最可能够得上的。按社平基数交金对企业而言有很大的压力,一般而言不容易实现。

犹豫再三,我决定再考个证,考研周期太长了,我已经有一个本科文凭,考第二本科公共课可以免考,于是开始踏上考第二本科的征程。

                                第二个本科的尴尬

第一次考本科时,我最大的错误就是策略规划失误。当时,我其实不应该花那么大力气考英语(二),而因该直接考公英三(PETS),因为PETS只要考过,既可以免考英语(二),还可以拿学位。所以,这次再考,既然是奔着学位去的,应该先搞定学位。

为了吸取上次考试稀里糊涂连过渡停考课程都考了一遍的教训,我想不要将就,还是到学校买本考生必读,根据上面的政策走比较保险,于是我详细研究了考生必读,开启了新征程,这己经距离我上次考英语(二)又过去了十年。

第一次,没做什么准备,考试就是熟悉一下题型。第二次报考开始发力,但同时想到我英语底子不是很好,这要是几年才能考过,等考过再考本科的其他课程,实在也太慢了。于是,第二次报了英语考试的名,紧接着又报了四门本科考试的课程(为了省事,又加上当初上学时修过新闻采访和写作的课程,也喜欢写点小文,于是又报了复旦大学的新闻学专业)。考试正好是9月和10月,考完英语赶紧转换频道备考其他课程。这样,第一次考试之后又考了三次,每一次都和本科那些课程交叉进行。去年9月考PETS三级时感觉其实并不好,吸取之前两次总是没时间写作文的教训,这次调整策略上来就先把作文写了,但阅读理解又没时间仔细看了。还好,成绩出来居然考过了!终于把最难啃的大头拿掉了,总算长出了一口气!

可是,12月1号,自考查询的时间到了,上网却怎查不到成绩,成绩查询一直ETS不开放,只能查历史成绩。之前,PETS三级成绩查询就比以往推迟了十几天。我好生纳闷:莫非网络太忙,这公共考试成绩查询都推迟了?多次给学校打电话咨询,电话总是不通。终于,在12号那天找到一个客服电话,客服人员说成绩早就出来了。我一下就急了,查成绩也不是头一次了,之前两次都是在这个网查的,什么时间改的,我一点都不知道。客服说我上的那个网现在只能查历史成绩,现在要到一个新的网站查其他课程。我赶紧找到那个网站,登陆一查,全部通过了,而且分数都很高,喜出望外!最后的写论文对我来说没什么难度,这次终于熬出头了!

那天周五,考虑到周六、周日自考办不上班,于是周一一上班,就给自考办打电话。终于在下午接通了电话,工作人员的回应却让我大泄气。这时,我才知道上周六申请毕业论文的工作已经结束了。申请毕业论文有统一的固定时间,工作人员说不可能为了我一个人搞个申请,我是欲哭无泪啊!我说我之前一直登陆以前的网站,这次却怎么也没信息,还是打了客服电话才查到的。工作人员说大家都是上网查的,什么时间做什么都知道。我说我也上网的呀!之前还特意买了一本考生必读,也是看着那上面公布的两个网站查的,结果都没看到他说的那些信息。工作人员说你查一个“***”,在那上面查询各种考试信息。我晕!这网什么时间改的,我怎么一点不知道。我说我就打算成绩一出来,只要通过立即申请毕业,然后准备必须提交的那两篇新闻采写稿件。工作人员说“你稿件还没准备啊!那你不用遗憾了,稿件必须在申请毕业论文时同时提交,这次你就是赶上论文申请时间,你也是不能申请的,因为申请的时候必须同时提交稿件,而稿件需要提前联系实习单位并发表出来,还要实习单位出证明,这些都需要一段时间实习的”。

虽然遗憾也没办法了,只能等半年申请毕业!还好,现在小孩刚上预备班,还不是太急。等吧!接下来赶紧抓紧时间联系实习单位,搞定两篇提交的稿件。

4月30号晚,想到申请毕业论文的时间快到了,而且还有个第一本科的成绩单可能需要到复旦档案室去拿,于是上网查询考后信息。结果,意外发现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考过的PETS三级的证书无效了。因为,关于学位申请,2016年12月复旦出过一个补充规定,2017年1月1号之前通过的PETS三级四年内有效。从2017年1月1日起,英语(二)成绩达75分以上,可以申请学士学位,未达75分的,申请毕业论文的同时申请学位,学校集体报名参加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只有一次考试机会,通过者颁发学位证书,未通过者不得颁发学位证书。

看到这个补充固定时,我仔细看了几次确信自己没有理解错时,忍不住失声痛哭!两年时间啊!我忍受着学习压力、忍受经济压力在这短短的几行字面前一下子付之东流,化为乌有。早知道这样,我去年就不考了,或者如果可以考,我直接就冲四级了,现在时间没了。一次考试机会,对我来说几乎没有指望通过啊!之前,做了那么多准备共工作就怕出意外,明明看着学校印发的考生必读一条一条对照着做,结果还是天有不测风云!

                               教训------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这世上人和人之间的智商差距并不大,差得大的是人的思维。有的人习惯于应付眼前,而有的人却能够站在高处看方向、看未来。说起来,在学历这件事上,我一直就处在应付眼前所需这个思维模式下,至于这张证书对自己未来多年后的人生产生多大的影响倒是考虑得不多。

追溯当年求学,考大学的时候是90年代早期,当时大学生还不是很多,但随着改革的推进,高校招生正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出现了统招统分、定向委托培养、统招自费三种模式。我这个离师范类院校本科差3分的学生,原本可以读委培的本科,但是考虑到家里要拿2万块钱,没上。那个年代,2万块可不是一个小数字,这对一个普通工薪家庭来说也是巨大的压力,没去(当然,有比我分数还低20分甚至更多分的人都去上了,客观地说我们只能根据自身情况量力而行。)。结果,原本报的大专还没录取,最后一个志愿的学校就把档案提走了,全省只招一个,就是我。不想复读,只好上了。

人的环境的产物,其实上大专也可以立即就专升本啊!可是,当时我们那个班就没有一个人报专升本,学校也没有提供任何信息,直到我们的下一届才有。这样,毕业几年后我也没意识到要提升一下学历,还觉得学历不重要,又拖了几年。

直到2002年来到上海,我才萌生了要修个本科的想法,但结婚生子打乱了节奏,精力业已不济。

其后,又因为经济的原因久拖不办,错过了办理人才引进的时间。新政出现才又慌了阵脚,不得不大龄备考,随着政策的不断收紧、调整像被装在了套子里一样迷了方向、疲于应付,最终还是徒劳无功。

什么年龄做什么年龄适宜的事是正途。否则,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年轻时多读点书自然是好的,从经济学原理的角度说收益能最大化。如果书没读好,那就多赚点钱,也很好。前者为你的竞争优势赢到了时间,后者为你日后的自由选择准备了子弹。最怕的是,老大不小了,哪个都提不起来,那可就惨了。如我!

你可能感兴趣的:(十六年自考经历的那些教训,愿诸君不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