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哪个地方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来源:城市设计(ID:LA-City-Design)综合自人民论坛、经济学人

东北怎样走出“雾霾”?


近日环保部监测显示,东北地区3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哈尔滨、锦州等12个城市的空气质量为重度污染。


媒体调查发现,供暖燃煤导致污染物排放量增大是雾霾加重的因素,污染物的大量排放也是一大原因。此外,东北部分企业大气环境问题仍然较多,特别是部分小型企业和供热小锅炉问题突出。


重霾之下,是东北这个曾经的“共和国长子”当下困境的显现。去年前三季度,东北三省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的GDP增速在中国31省市中位居最后五位,其中黑龙江省以5.2%的增速垫底。今年前三季度与之相比更不乐观,吉林、黑龙江分别以 6.3%、5.5%的增速分列倒数第四和第三,辽宁以2.7%的增速垫底。一个细节是,此次雾霾号称辽宁史上最严重。


重霾警示,不可不予以重视。自2003年开始的十年东北振兴,并未实质“撬动”东北这个庞然大物蜕变前行。进入常态的东北,面临的仍然是那个旧制度。不同的是,这套旧制度积累的欠账更多了,一座座资源型城市、一个个国企“老大”,等待着国家的拯救。去年开始,新一轮的东北振兴已经开始,而在新一轮体制改革的使命之下,打破这套旧制度,东北已经别无他路。


气象部门信息显示,东北雾霾有望在本月15日得到缓解。但已然到了“最危险”时候的东北,怎么走出经济“雾霾”,尚远非几日之功。

东北地区的重度污染让这个区域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与此同时,今年来东北地区经济下滑之严重也吸引各方持续关注,《经济学人》杂志曾以一篇题为《东北经济再度告急》的文章描绘了东北经济现状。


文章称,东北三省黑龙江、吉林和辽宁2014年前三个季度GDP增速在中国31省市中位居最后五位,其6%的增速较全国水平落后1.4个百分点。更糟的是,10月东三省工业产出同比仅增长0.5%,远低于全国7.7%的平均水平。对比2015年前三季度的中国主要城市GDP排行,我们发现这样的情况仍在持续。


中国哪个地方到了最危险的时候?_第1张图片


在这份中国前100名城市的GDP排名中,东北地区仅有六个城市入选,大部分的东北城市甚至比不上中部地区的三四线城市。大连(排名16,下降2名,名义增速-2.58%)、沈阳(排名19,下降3名,名义增速-5.76%)、哈尔滨(排名31名,上升1名,名义增速9.25%)、长春(排名33,下降1名,名义增速3.24%)、大庆(排名42,下降4名,名义增速0%)、吉林(排名75,下降5名,名义增速-0.26%)


这种经济迅速衰落,经济学人用国家统计局的公开数据制图反应如下:


中国哪个地方到了最危险的时候?_第2张图片


可以发现在2011年以后,整个东北地区的工业产出增速几乎是减半的


近期,人民论坛针对这个议题围绕着“新东北现象”的主要原因、东北振兴的机遇与前景、东北走出困境的战略举措等问题,推出面向专家学者的调查问卷,原文标题为《东北的机遇与前景,专家怎么看》。问卷调查几个重要发现如下:


中国哪个地方到了最危险的时候?_第3张图片


1、针对2014年以来,东北地区经济增速出现严重下滑的“新东北现象”,85.4%受访专家认为“较为严重”,其中30.9%认为“非常严重”,54.5%认为“比较严重”。


中国哪个地方到了最危险的时候?_第4张图片



2、专家们最忧心的现象依次是,“经济增速下滑明显”(90.1%)、“居民收入增长乏力”(62.3%)、“企业效益下滑明显”(54.5%)、“人口长期净流出”(52.7%)、“基础设施建设落后”(32.7%)。


中国哪个地方到了最危险的时候?_第5张图片


3、针对导致“新东北现象”的主要原因,得票排序依次是:“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型和重化工类产业比重大,服务业比重低”(76.4%)、“国企改革推进缓慢,民营经济发展迟缓”(74.6%)、“计划经济思维重,政府对市场、企业干涉过多”(67.3%)、“‘原’字号‘老’字号企业多,高科技新兴产业比重低”(65.5%)、“缺乏合理的对外开放格局,周边经济开放条件较差”(34.6%)、“中国经济进入‘三期叠加’的新常态,东北受影响最大”(30.9%)。


中国哪个地方到了最危险的时候?_第6张图片


4、针对东北发展优势,得票排序如下:“重工业基础良好,可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85.5%)、“土壤肥沃,农业基础好,有利于发展现代化大农业”(61.9%)、“有周边对外开放的基础,可加强对外开放与跨境合作”(61.8%)、“东北高校和科研机构众多,拥有人才、技术优势”(50.9%)、“自然环境优美独特,适宜发展旅游休闲产业”(47.3%)。


中国哪个地方到了最危险的时候?_第7张图片


5、对东北振兴的信心程度,70.9%受访专家表示有信心,其中“非常有信心”占比“18.2%”、“有信心”占比“52.7%”。另有27.3%选择“一般”,仅有1.8%选择“没信心”,“非常没信心”得票率为零。


6、针对东北走出困境需采取的战略举措得票排序依次是:“深化国企改革,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和民营经济”(74.6%)、“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服务业”(61.8%)、“积极营造创新环境,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56.4%)、“简政放权,减少行政干预,激发市场活力”(52.7%)、“实行优惠政策,吸引优秀人才就业定居”(49.8%)、“对传统工业进行智能化改造,提升装备制造业竞争力”(46.1%)、“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23.6%)”。


这份调查还综合了诸多专家学者对于振兴“东北新兴”的战略机遇和自身条件的解读,诸如中央政策支持、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以及它自身已有的工业基础和自然条件、科研水平的优势。


其中,有一点值得一提:周边环境近年来正在变得越来越有利。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特聘教授黄靖提出,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与西方国家产生了严重的分歧,促使其战略重心东移,加大了开发远东地区和西伯利亚的力度(如在符拉迪沃斯托克设立了经济特区)。在朝鲜,经济状况有改善的迹象。据韩国中央银行估算,2010年以来朝鲜经济连续四年实现正增长。


“东北困局”的破解之道


1.推进国有经济的“布局调整”。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常修泽提出,可按照“做优、祛劣、提升中间”的分类思路推进:所谓“做优”,就是把优质企业做大做强。所谓“祛劣”,就是祛除劣质的企业,妥善处理“僵尸企业”。这些“僵尸企业”已经吞噬了并且继续吞噬着大量的宝贵资源,必须以壮士断腕的魄力予以切除;至于中间状态的企业,要提升素质和市场竞争力。


2.发挥比较优势,加快“走出去”步伐。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张占斌提出,吉林可向东通过俄罗斯扎鲁比诺港等港口实现借港出海,直达欧洲;向西经内蒙古,通过蒙古国东方省,打通对蒙通道,再联通俄罗斯西伯利亚大铁路,构建沟通俄、蒙、欧的陆海联运通道。黑龙江省可以对接俄远东开发建设,变对内发展的“末梢”为对外开放的“前沿”。辽宁可借“大连—满洲里—欧洲”东部大通道,不断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3.把东北打造成世界级制造业聚集中心。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孙久文认为,东北地区不能走向服务业转型的道路,制造业服务化也不符合东北的实际,而应当把制造业发展到新的高度,迎接“新硬件时代”。同时,东北的生产性服务业还比较落后,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可成为东北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4.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中国社科院中小企业研究中心主任陈乃醒则认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重点之一,还应当充分利用东北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中小企业。而东北中小企业发展的投资方向,即改造老企业,建设新企业。提高科学技术,改造传统中小企业,是重振东北中小企业的重要措施。同时,加大中小企业的科技改造,也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可以缓解国民经济增速下行的压力,而且不会出现产能过剩的问题。


5.延长农业产业链,发展“第六产业”。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研究员罗贞礼提出,“第六产业”的本质是将一、二、三产业相互融合,通过“接二连三”,使原本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变身为综合产业,使农产品增值,让农民和农业产业化企业增收。加快东北地区“第六产业”发展,有利于构建并完善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业产业链,提升比较优势,促进东北地区农业产业化和新行业、新业态的发展;有利于超越地区间行政壁垒限制,激发农民创新创业活力;有利于优化农业产业化规模效益,推动农业发展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的根本转变。


6.治好“心病”,打消畏难情绪。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副主任韩保江认为,要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真正振兴,彻底摆脱东北地区的经济低迷,从根本上讲还是要先治好东北地区各类发展主体“心病”,打消畏难情绪,根除不作为或不想作为的心理,让东北地区的干部和企业家轻装上阵,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的发展积极性。


7.从沿海地区调拨官员前往东北任职。针对东北不少官员对市场功能抱有“欲迎还拒”的心理状态,美国丹佛大学政治系终身教授孙晶提出,中央要像援藏援疆一样建立面向东北的人才对口支援机制,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调拨对发展地方民营经济素有经验的大批官员前往东北各地任职。将发达开放地区的干部,引入到东北的各个行政层次,做市场转型、创新发展思路的启蒙老师。


8.实施大东北经济区一体化协调发展战略。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力臻提出,可参照京津冀协同发展模式,促进东北经济一体化发展,将大东北经济区协调发展作为国家级发展战略。大东北经济协调发展,可以打破行政区经济的界限,形成统一的大市场,提升经济发展速度,进而用市场化手段发展中国最现代的大装备制造业、大农业、大林业和大牧业。


9.要用好金融工具。经济学者易鹏认为,一方面,企业家要更全面地认识资本市场和股权基金,鼓励企业通过各种渠道上市,特别是门槛相对较低的新三板。另一方面,用好金融工具还要充分利用金融的引导作用。东北地区要成立专项的产业基金,针对现有的制造业升级改造提供专项补贴、投资。


10.加强“软实力”建设。美国查普曼大学传播学系教授贾文山认为,如果文化上不能探索、建立现代文明价值,而是停留、徘徊在陈旧落后的过去,任何地方的青壮人口和人才只会失去耐心, 另择高地。振兴东北就是要加强“软实力”建设,建立具有鲜明时代和地方特色、富有现代文明价值内涵的文化体系,打造东北地区与民众在国内国际美好的、普获赞誉的具有开放视野和开拓精神的公共形象。

来源:城市设计(ID:LA-City-Design)综合自人民论坛、经济学人


中国哪个地方到了最危险的时候?_第8张图片

新媒体运营编辑 史晗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ID:finance_ifeng)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喜欢此文,欢迎转发和赏赞支持财经君!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哪个地方到了最危险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