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泰创新空间:要培育创业者的“狼性”

洪泰创新空间:要培育创业者的“狼性”_第1张图片

点击图片:《中外管理》杂志20元包邮(新疆、西藏除外)

采访/本刊记者庄文静和斌斌文/本刊记者庄文静


众创空间,提供的不仅仅是办公场所,更应该是一个有文化内涵、有内容,可以激发无限可能的创业平台。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涌起,联合办公空间兴起,并被迅速复制。


曾经叱咤房地产业的前SOHO中国营销副总裁王胜江,在2015年4月也被卷入了创业大潮。他与俞敏洪、盛希泰以合伙人身份联合创办了洪泰创新空间,为创业者提供包括办公场所、孵化、投资等创业服务的生态链,并将洪泰创新空间明确定位于“创业服务运营商”。


既然做“创业服务运营商”,就意味着创业链条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不可缺失。有着10年以上商业地产经验的王胜江,作为洪泰创新空间创始人兼CEO,在办公场所选址、项目运营上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而“创业教父”俞敏洪在创业方面的资源优势毋庸置疑;华泰联合证券公司前董事长盛希泰则有投资领域的经验和人脉,这使得洪泰创新空间一诞生就拥有“黄金三角”的聚合力。


王胜江将目前的众创空间分为两个类型:一类是房地产型,这类占比最大,主要是以联合办公空间为主的房地产运营模式;第二类是创业服务模式,为创业者做服务、做生态以及投资。


“我们的定位是创业服务运营商,而房地产服务仅仅是创业服务链条中的一环,是将创业者导入洪泰创新空间这个创业生态的入口。”王胜江自豪地对《中外管理》说。


因此,认为众创空间仅仅是简单的“房地产+服务”是一种误读,服务才是众创空间的灵魂,否则只有房子而没有做透房子里的内容,又与以往的写字楼有何区别?那么,服务型创业空间到底能为创业者做什么?又在如何运营?


用Uber模式做创新空间


为创业服务的孵化器早已有不少。


但目前,不少孵化器的同质化程度很高,而一些产业也想借创业浪潮的政策红利捞一把,打着“众创空间”的名义“挂羊头卖狗肉”。对于这些乱象,王胜江的评价是:真正为创业服务的创业平台会留下来,而七八成会死掉。


如何做好创业服务?洪泰创新空间打出了一个由第三方创业者为创业者提供服务的概念,“实际就是为创业者对接资源,而我们就是做这项服务的平台。”王胜江说。首先,俞敏洪和盛希泰作为合伙人,将自己的资源不断导入洪泰创新空间这个平台,而资源与资源进行交互后,其资源量又被无限放大,形成网状、多重的平台化优势。因此,无论是创业者还是提供创业的服务商,都可以在这里实现资源的共享乃至增值。


“众创空间是典型的共享经济下的产物,而洪泰创新空间就是要做创业领域的Uber。”王胜江对《中外管理》特别强调这一点,“我们要做创业者与众多服务商的‘媒人’。”


在洪泰创新空间,每月定期都会有多场路演活动,会有投资人和投资机构参与其中,创业团队可以直接和投资机构接触;空间还会定期举力大型的CEO分享沙龙,每期有几十位CEO齐聚,畅谈自己的商业模式,互相学习借鉴,甚至还可能找到商业合作机会;还有一些第三方服务机构,经常会到创业空间里驻场服务;而空间内,还设有专职的客服人员,可以及时将创业团队的需求与资源方进行对接,或者给予其他个性化服务。


培育创业者的“狼性文化”


现在,中国遍地兴起了众创空间,但王胜江也意识到,似乎还缺少一些情怀和文化。而洪泰创新空间就是要打造与众不同的、有灵魂的、有创新精神的创新空间,要培养创业者的“狼性竞争力”。


在水泥文化氛围浓厚的洪泰创新空间望京办公区,没有悠闲的办公节奏,甚至没有上下班概念,几乎每天都有住在办公室的创业者,他们在默默地暗地里较劲儿。看到其他创业团队还在加班、拿到投资或者产品发布时,对他人难道不是一种刺激和激励吗?


“创业者就像是孤独的长跑者,他们更需要归属感。”王胜江此时似乎想到了自己,他也是一个投入了全部身家的创业者,“你看,我还在用毛大庆送给我的杯子……”说着,他拿起印有UrWork的杯子喝水。


目前,洪泰创新空间的全部员工只有20人,同时要服务于目前入驻几个办公区的五六十个创业团队,还要不断布局新的空间。“洪泰创新空间同样有一个很有战斗力的创业团队,以一敌十。”王胜江对此很自豪。


资本寒冬来了,王胜江并不避讳这个说法,毕竟数据就摆在那儿:2015年第二季度,互联网行业VC/PE融资规模环比下降了一半,跌至37亿美元。王胜江不仅没有忧虑,反而认为这是众创空间的机会来了:“寒冬的到来,意味着大家更要抱团取暖,而这就给了创新空间做大做强的机会。”


王胜江一直在强调洪泰创新空间的文化:要让创业者成为冬天都可以捕获猎物的好猎手。而且,能在冬天捕到的也一定是好猎物。冬天正是培养创业者成为“狼”的好时机,只有真正强大的创业者才能生存下来,优胜劣汰是永远的商业规则。


而对于创业者来说,如何让他们顺利过冬?王胜江认为:创业服务在办公场所、法律、税务、财务、技术、投资、咨询等方面,为创业者解决问题固然很好,“但创业者更需要的是什么?是需要自己能去带兵打仗、与他人竞争、在冬天依然能生存下来的能力。”他还对《中外管理》特别强调,“我们不是开幼儿园的,不是浇花的,也不是保姆,这些观念都是对创业服务的误读。”


在他看来,创业服务的核心,正是要让创业者在这里学会怎么带兵打仗,培养出有狼性竞争力的创业团队。因此,洪泰创新空间不仅要做“创业服务运营商”,给创业者实战性的创业指导和支持,更希望做一个有温度、有创业精神和创业文化牵引力的创业平台。


像找合伙人一样选创业团队


“我也是一个创业者。”王胜江自洪泰创新空间创立以来,几乎没有休息过,不拿一分钱工资。


创业需要情怀和信念,而这也是为什么王胜江更欣赏脚踏实地、能坚持活下来、能挨得过冬天的创业者。有的创业者说得天花乱坠可以一时打动投资者,可长久的生存问题依然要靠自己,“依然要有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他坚信这一点很重要。


在有限的办公空间内,洪泰创新空间对于创业团队的选择也非常慎重,同样秉承着合伙人意识。王胜江说:“如果创业团队是我的合伙人,那我对其服务、成长和投资的角度就会不一样,这个定位非常重要。而未来,我们希望成为优秀创业者的合伙人。”


因此,以投资人的眼光去评估创业项目,王胜江就会更关注:项目的商业模式是不是成熟?市场在哪里?未来在行业中处于什么地位?估值是多少?有没有可能拿到下一轮投资?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有没有持续的创业精神。


一般情况下,一个项目经过两轮评估,历时三天就可以“审批”下来。目前,洪泰创新空间有不少项目都是经过路演或大赛,被投资人推荐过来的项目。当然,王胜江对《中外管理》也毫不讳言:“没有完美的项目。我喜欢有缺点的项目,有缺点就意味着有提升的空间。同时,认识到自身缺点才可能上进,一个自大的创业者是不可能进步的。”


在洪泰创新空间1800平米的望京办公区,目前已经入驻30余家创业团队,240个工位的出租率已达80%,而望京办公区正式开业,才仅仅三个月。


入驻这里的第一个创业团队,是女性运动互联网平台UP Lady。其合伙人王浩介绍说:他们第一天来这里考察,第二天就搬进来办公了。这里交通便利,出地铁站15米就到,而办公室是按工位出租,全部费用也就是写字楼的六七成,开支便宜很多。最重要的是,这里有非常丰富的内外部资源,以及很好的创业服务项目。此外,每天清晨,阿姨都会给创业者们现磨豆浆,健身房、休息区、冥想室等公共设施随时为创业者解压。在入驻洪泰创新空间的两个月后,10月15日,UP Lady的App正式上线。接下来,他们将进入下一轮天使融资阶段。


和开店一样,选址很重要


洪泰创新空间望京办公区是旗舰店。目前,安贞、五道口办公区也已正式开业,已有20余家创业团队入驻。同时,洪泰已经开始了全国性扩张。“创业服务也需要一个生态圈,有产业支撑、商业环境和大学支撑的地域,我们都将进行战略性布局。”王胜江说。


到2015年年底,洪泰创新空间将在全国打造10个创新空间,2016年将开启30-50个。有人会说,这不依然是“房地产+服务”的概念吗?而王胜江认为,物理空间是聚集创业者的纽带和入口,只有将创业者连接起来才能让服务更好地落地。


王胜江毫不讳言物理空间对创业者的影响,“一个好的办公场所甚至会帮助创业者成功”。以望京为例,它是CBD+中关村的功能区域。CBD是商务聚集区,很多跨国企业聚集于此,缺点是交通拥挤,办公成本太高。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许多公司不必非要集中在核心区,就转移到了望京,像微软、奔驰、爱立信、施耐德,乃至阿里巴巴都扎根在此了,可以说它已具备了产业副中心的功能。既有中关村的产业元素,又有CBD副中心的商务元素,因此在北京,望京更适合发展科技、互联网之类的创业项目。


“创业者是非常脆弱的,要让他们在空间里很容易地找到市场,降低成本。”王胜江说。洪泰创新空间在每个区域进行选址时,都会考虑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同时有针对性地引入创业项目。


在洪泰创新空间望京办公区入口处,有一面二层楼高的信息墙,上面展示着空间里大部分资源方的品牌LOGO,创业者、创业服务机构、投资人等平台上的资源都聚集于此。如果你愿意将他们“连连看”,恐怕能绘制出一个完整的共享生态链。


这种情景就像梧桐树一样,不断吸引和聚合资源方纷至沓来,不断形成“1+1+1+N”的力量。


管理点评

从风险角度说,创业者数量在增加,成功率却并没有提高。众创空间的本质是提供创投服务,而资本的本质是追求投资回报率。因此,当空间的功能和孵化器相结合,第一,发起人必须有成功的创业或投资经验,至少有这样的人深度参与。第二,必须有从业务层面帮助创业者打磨项目、增加存活率的能力。第三,必须有成熟的下一步资源对接模式,否则无法形成长久有竞争力的商业模式。

点评人:京北投资合伙人、天使茶馆合伙人 桂曙光


来源:中外管理杂志

中外管理杂志公众号已开通“评论”功能,欢迎大家点击文章下方“写评论”参与拍砖,精彩的观点我们都会第一时间上墙分享给大家

不需要华丽的包装 我们坚守原创的力量

直接点击,查看近期最受关注原创文章:

1. 芮成钢:你急什么?

2. 急,因为弱者思维

3. 德国人为什么不提互联网?

4. 总导演谢涤葵揭秘《爸爸去哪儿》:集团军作战的完胜秘籍 5. 让你惊呆的日企管理 6. 谁把郭振玺逼上了不归路? 7. 中国应该向世界冠军德国学习什么 8. 八次被否定,最终成功逆袭的《我是歌手》,如何让明星再站选秀台 9.金钱永远不是早起的理由:Facebook、苹果两位CEO清华演讲的启示 10.郭美美代表了中国制造业的未来方向? 11.湖南卫视17年“变形 计”

12.北大1898咖啡馆:中国式众筹“策源地”

13.《狼图腾》背后的社会心理密码

14.别人都“掌握核心科技”了,海尔为何还在玩管理模式?

15.谁都离不开应酬,饭局上如何自保?



你可能感兴趣的:(洪泰创新空间:要培育创业者的“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