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前的今天,被称为「台湾社会手术刀」的导演杨德昌因癌症离世。作为台湾新电影运动的领袖人物,他的一生贡献了「七又四分之一」部电影给世人。杨生前好友,著名编剧,作家吴念真不止一次说过,「这个王八蛋,拍片速度太慢了,不然怎么会只有那几部电影呢。」
同在1947年出生的杨德昌与侯孝贤,是台湾新电影两大旗帜人物。
与在影棚里摸爬滚打,从低做起的侯孝贤不同,理工科硕士杨德昌很晚才进入电影领域。跟那一代台湾知识分子一样,他读完大学,留学美国,做一份看似成功的差事。三十岁生日的时候他突然想:「我老了,我想做点改变生活、我喜欢的事,我开始想试试看怎么做些改变。」
那时,曾在计算机行业工作七年的他已经收到了哈佛建筑研究所的入学通知,朋友问他:「如果你念了建筑,还会不会想拍电影?」他说,「嗯,有可能。」所以只能义无反顾地去了。
回到台湾之后的杨德昌如鱼得水,在台北济南路69号的杨氏旧居马上聚集了一票文艺青年,比如侯孝贤,吴念真等,他们天天在这个穷得不用上锁的屋子里高谈阔论,相互扶持着拍电影。
今天,跟随杨德昌的「七又四分之一」部电影,读一读这位导演的人生,回顾那个台湾电影摩拳擦掌的时代。
文 | 田歌
2000年:《一一》
《一一》享誉国际,戛纳影展颁发最佳导演奖,美国影评人协会、洛杉矶及纽约影评人协会都颁授最佳外语片奖。
贾樟柯在法国巴黎多伦多影展做宣传时,和妻子赵涛一起看了《一一》,他说:「我无法将《一一》与他从前的电影相联系,因为杨德昌真的超越了自己。他可贵的生命经验终于没有被喧宾夺主的理念打断,在缓慢而痛苦的剥落中,裸露了五十岁的真情。而我自己也在巴黎这个落雨的下午看到了2000年最精彩的电影。」
以下是贾樟柯自述对于这部电影的评价,不做删减:
这是一部关于家庭,关于中年人,关于人类处境的电影。故事从吴念真饰演的中产阶级扩展开去,展示了一个「幸福」的华人标准家庭背后的真相。我无法将这部电影的故事一一道出,因为整部影片弥漫着的「幸福」真相让人紧张而心碎。结尾小孩一句「我才七岁,但我觉得我老了」更让我黯然神伤。杨德昌的这部杰作平实地写出了生之压力,甚至让我感觉到了疲惫的喘息。
影院的灯亮以后,我发现赵涛眼圈微红。我没想到像她这样喜欢卡通片的女孩会看完这么长的电影,也没想到满场的法国观众几乎无一人退场。大家鼓起了掌。面对银幕,面对刚刚消逝的影像,我们都看到了自己。赵涛问我大陆为什么看不到这样的电影,我无法回答。我们的电影不寻找真相,幸福就可以了,幸福没有真相。
1996年:《麻将》
《麻将》获柏林影展评审团特别奖、新加坡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麻将》里,四个青年组成了敛财骗色的小团伙,将罪恶进行得心安理得。少年早熟,他们自以为完全摸透了这个社会的游戏规则,自以为打得一手好牌,结果还是仓皇落败。
电影里的红鱼有句话:「人不知道他们要什么,所以你要告诉他们。」杨德昌认为当时的感觉台湾社会要注意,尤其是年轻人很容易被操弄,所以,杨德昌说:「《麻将》里我对青年提出的一个问题是:你们有可能被操控,你们要小心。」
1994年:《独立时代》
《独立时代》,获金马奖最佳原著剧本奖。英文名说得更明白——《Confucian Confusion》(夫子的困惑)。
故事里的每一个人,都呈现出比其他作品更多的说教姿态。杨德昌说,从小我们的教育就不断地灌输我们如何做才是「正确」,任何个人独特的想象力及创意,都会遭受强大的排斥及否定,以致每个人都需要戴上假面具扮演一个别人熟悉的角色,来隐藏内心的许多感触,以免被怀疑为「与众不同」。
1991年:《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引起广泛讨论,并先后获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奖与最佳原著剧本奖,东京电影节评审团大奖,法国南特三大洲电影节及新加坡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日本《电影旬报》选为年度外语片第二名,杨德昌更因此获选为最佳外国片导演。
它是杨德昌集十年大成的经典之作,电影长达4个小时。杨德昌说:「《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不是一个单纯的谋杀案件,促成杀人事件的是整个环境,凶手是整个环境,甚至小明自己都是凶手。」
影片以杨德昌中学时发生在台北市立建国高级中学夜校生的一起少年情杀事件为题材。杨德昌用自己稳健的影像描绘了20世纪60年代灯光昏黄的台北夜市,压过马路的坦克车、打靶场的枪声、警察总部的大块冰砖,这些与时代有关的信息符号深刻反映台湾当时的压抑生活,「没有一点自由,想法则不受拘束。」
《华尔街日报》著名影评人约翰安德森评价此片:「一出受难剧,一首挽歌,一部东方版的《西区故事》,是杨德昌对1991年之前所有作品的综合和再想象。」
1986年:《恐怖分子》
《恐怖份子》获国内外众多奖项的肯定,包括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奖、佩沙罗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及罗加诺电影节银豹奖等。
一个恶作剧的匿名电话居然摧毁了一个家庭。杨德昌放大了生活中的偶然,表面上的牢固婚姻实际上脆弱不堪。厌倦了一成不变的作家妻子和朝九晚五的丈夫无法沟通,隔膜造成疏远,又演变成背叛。丈夫在万念俱灰中迁怒于人,举起屠刀。
每个人都可以是潜在的恐怖分子。杨德昌说:「电影可能有两个结局,但其实只有悲剧的结局,不是伤害别人就是伤害自己,结果只能是伤害。」
1985年:《青梅竹马》
杨德昌导演的《青梅竹马》由侯孝贤资助,并担演男主角,蔡琴担任女主角。此片获罗加诺电影节国际影评人联盟奖。
《青梅竹马》讲述一对恋人因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最终决离的故事,其真正目的是点出急驰的社会节奏正一步步地将迟缓的传统思想和人事挤入了无处容身的境地。阿隆与阿贞,一个是布店老板,一个是外企高级助理,一个活在过去,一个思在将来,阿隆的骄傲停留在成为少年棒球赛手时的意气风发,阿贞则希冀到国外去过更好的生活,对于当下,一个格格不入,一个却如鱼得水。
1983年:《海滩的一天》
《海滩的一天》中杨德昌兼任导演和编剧,通过两个女人(分别由张艾嘉与胡茵梦饰演)的一场对话,交代出30年来整个台湾社会的面貌。意识流的故事,风格化的摄影,长镜头加女性意识觉醒,做足了西方文艺片的风范。电影语言跟过去的台湾电影彻底决裂,复杂的结构方法和开放式的结局都是台湾电影前所未有的创举,也奠定了杨德昌日后作品的基调。
从影15年的台湾影星胡茵梦,在回忆录里形容自己演出的几十部电影是「哭笑不得」,称得上佳作的只有《海滩的一天》。
该片先后获休士顿电影节金牌奖,亚太影展最佳摄影奖。
1982年:《指望》
《指望》即是杨德昌的「七又四分之一部」作品中的「四分之一」,它与其他三位导演的作品组合成为《光阴的故事》。电影的剧情很简单:一个少女发现自己月经初潮的无助和孤独。她听的是披头士的《你好,再见》,青春期少女在男房客和姐姐的暧昧关系中懵懂寻找成长的滋味。这种三角关系需要考虑到当时的政治框架中的隐喻。《光阴的故事》在当时政治宣传片和琼瑶爱情片喧杂的市场异军突起,标志了台湾新电影的开端。
侯杨二人因这部电影结识,同在中影工作的他们在录音室门口聊天,侯孝贤对杨德昌说:「如果我先看了你的海滩,我相信风柜会比你的海滩拍得更好。」这样隐晦的赞扬使杨德昌听了很感动,决定「这个朋友交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