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俗世中的世俗之人吗?

分享以冬的单曲《世俗呀 - 翻唱》:http://music.163.com/song/35331599/?userid=471812121(来自@网易云音乐)


今天想推一首歌,由以冬翻唱的《世俗呀》,原曲是钟嘉欣的《钢琴哭》。本身《钢琴哭》的曲子就很好听,配上《世俗呀》的填词,几乎是完美结合。而我推荐这首歌的首要原因便是欣赏它的歌词。

你是俗世中的世俗之人吗?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这首歌的歌词可以说是极尽直白、犀利地批判了这世俗。从歌词内容来看,其态度是坚定的,行事是洒脱的,言辞是尖锐的。

不惧人言

不畏脏水

只待一人打家劫舍

跨入泥淖来去洒脱

这俗世说我有多癫疯

拨开皮肉谁不是那一架骨

被这俗世烹煮过你我

我赤身躶体走入这俗世中

待来日你我要走 要蔽体否

这首歌听起来,让人产生一种我就是要不避世俗,谁管你怎么想的快感。你走你的阳光路,我过我的独木桥,看到底谁厉害!谁还不是个宝宝了?

图片发自App

其实,生活于这个俗世,我们每个人都免不了受世俗影响。不按照世俗规定的道路走,就会被视为奇葩异类。

积极融入世俗的人,成为了世俗之人,反而能生活得如鱼得水,但不见得多么高贵。在乎世俗眼光,而又不想成为世俗之人的人,往往想要跳脱出世俗却又不被世俗理解,因此会活得很累。而真正不在乎世俗眼光的人,却要受到最多的非议和指责。但其实,这种人也是最令人羡慕的。因为不论在什么时代,能够真正做到不在乎世俗眼光,随性而活的人,都是凤毛麟角。

在我看来,西汉的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算得上是不在乎世俗眼光的人吧。两人在当时都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却丝毫不顾那个时代极其讲究的道德礼仪、纲常伦理,也不在乎别人的指指点点,携手私奔,幸福生活在一起。这也算是十分大胆而不羁了吧!至于后来司马相如负与不负之说,就另当别论了。

说到不顾世俗,李贽应该是当之无愧了。李贽以“离经叛道”著称于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异端”思想家,他自己也以“异端自居”。简单的说,他就是个奇葩。他也是个十分有趣儿的人。他“自幼倔强难化,不信学,不信道,不信仙释,故见道人则恶,见僧人则恶,见道学先生则尤恶”。他痛恨束缚人思想的程朱理学和八股取士,却迫于无奈参加科考,为了生计而步入仕途。他虽然不喜做官,但也正因为他异于常人的做法,政绩却十分显著。后来,他辞官后,并没有回家,而是隐居好友家,跟好友谈学论道。好友过世后,他又削发为僧,但是照样喝酒吃肉。用现在的话说,李贽就是喜欢和世人唱反调。世人都道秦始皇是暴君,他却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世人都认为女子不得干政,武则天更是“篡政”,他却评价武则天“胜高宗十倍、中宗万倍”;世人皆斥卓文君伤风败俗、不知廉耻,他却认为卓文君“善择佳偶”。李贽还认为,“天下第一等好死”就是自杀殉道,于是他被赦免不死时,却选择了自杀狱中。说他离经叛道,是完全没错的。他就是一个不顾世俗、不按常理、不按套路出牌的人啊!

图片发自App

魏晋时期也是个有意思的时代,出了许多有意思的人。不顾世俗之人,我印象最深刻就是阮籍、嵇康和陶渊明了。阮籍经常坐牛车,也不认路,走不通了就嚎啕大哭,换条路再不通,他又嚎啕大哭。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不过是路走不通而已,大男人一个哭什么哭呢?不是徒招人笑话吗?当时的世人都对此嗤之以鼻。然而,又有几个人能真正理解他的哭呢?余秋雨曾解释说:“他这种哭,既不是针对古人,也不是针对世道,也不针对自己。那是一种宏大的哭,具有象征意义的哭……好像是在哭人生途穷、长天冷漠……他追求的是一种隐秘的、纯个人的体验……”只能说,吾等常人不得而知了。

嵇康也是个很有个性的人。他愤世嫉俗,心直口快,不媚权贵,放浪形骸,喜好养生。他是历史上有名的美男子,能与潘安相媲美,潇潇洒洒,卓尔不群,气质非凡。他是曹操的长孙女婿,却抛弃官职,跑去打铁。好友山涛当官后一番好意举荐了他,他却气得与山涛绝交。最有意思的是,他不愿意在司马昭手下做官,说了几条理由:他喜欢睡懒觉,做官了就睡不成了;他喜欢独自弹琴漫步,打鸟钓鱼,做官以后行动就不自由了;做官天天得去衙门里端端正正地坐着,腿发麻也不能动,抓虱子也不方便;做官以后人情世故多,需要逢场作戏,到处应酬,他不喜欢这些俗套,做了有违本心,不做又招人怨恨。总的来说,他就是想要洒脱自在、不受拘束地过活。当然,这些更多的是一种推脱之词。但也不得不说他就是敢说敢做、不在乎世俗眼光啊!

陶渊明是我非常喜欢的诗人,他算得上是逃离世俗之人吧!管你俗世如何纷乱,我就喜欢过远离尘世的神仙生活。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多么惬意的生活啊!当然,也有人说这是消极避世。但是,人活于世,不就是图个快活吗?当你改变不了现实时,干嘛给自己徒增烦恼呢?自己的选择自己负责,自己的生活自己满意就行了。

我就十分向往陶渊明的这种生活,想着自己先在这凡尘俗世走一遭,等到告别“樊笼”后,就择一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幽静之地,效仿古人“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就算做不到隐居,但也可以洗涤心灵、陶冶性情吧!

图片发自App

杨绛先生曾说:“我们曾花费七八十年的时间去期盼得到外界的认可,而到了最后才发现,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人们往往为了别人的眼光、别人的认可而活,却忽略了自己最原始的需求和最真实的感受。其实,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世俗就是现实,没有人可以做到完全地脱离世俗。但是,立于俗世,我们要学会自动过滤,择其有用者而为之,其无益者而滤之。就好比跳广场舞的大妈们,一开始谁不认为一把年纪还在大庭广众之下手舞足蹈是件丢人的事儿?但是当你不去在乎那些眼光,跳的人越来越多时,不仅自己锻炼了身体,身心愉悦,而且还催生出了一种大众文化。谁又能说抛却世俗不是件快事儿呢?

曾在知乎上看到过一句话,我觉得很有道理:我在乎在乎我的人的看法,我尊重尊重我的人的意见。所以啊,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你是俗世中的世俗之人吗?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是俗世中的世俗之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