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创于婊姐影评 (biaojieyingping),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当然欢迎婊贝你们转发到朋友圈。
7.15日《路边野餐》(Kaili Blues)上映。年轻的导演毕赣凭借此片,一战成名。
他出生于贵州凯里,很年轻,今年才27岁。
在当导演之前,还当过婚庆导演,不过"成功的把婚庆公司干倒闭了",还考过爆破证,准备去炸山一类的工作。
最后,成功忽悠了开理发店的妈妈投资了2万块钱,重新投入到热爱的电影事业。
这就是《路边野餐》的缘起(网易采访)。
一位出生于1989年的导演,带着一帮亲戚朋友,只有2万的启动资金,边拍边凑钱,拍了一部斩获多个电影节奖项的电影。
比如:第68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上,斩获"当代影人"竞赛单元最佳新导演奖、最佳处女作特别提及两项大奖。
还有第5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新导演奖,金马奖国际影评人费比西奖与台北金马影展亚洲电影观察团推荐奖。
以及第37届法国南特三大洲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纽约时报》评价此片为:精心安排的结构充盈着情感的震颤。
这就说明一个问题:很少的资金,同样可以拍出优秀的电影。当然中国的电影界也不缺钱,投资上千万上亿的电影不再少数,缺的是什么不言而明。
可就是这么一部优秀的片子,和《百鸟朝凤》一样,排片很少。据悉,本来是六月三日就要上映的《路边野餐》,推迟到7.15上映,而且只上映10天。
其实片子原名叫《惶然录》,由于太神叨叨被叫停了,于是导演就随便起了一个名:“路边野餐”。这个名字,本应是他下部电影的名字。
但明显惶然录更符合电影气质!这是一部像诗一样的艺术电影!
看了10分钟就一脸懵比,它十分不亲和观众,全程方言,镜头摇晃,节奏慢。比如:还用长达一分钟告诉观众挖掘机是如何下坡的。
对于此片的评价,还会呈现出一个两极分化的状态。
一首诗在不同读者心目中可以有一百种感觉,也许有人会觉得莫名其妙没怎么懂,也许会有人将情绪深陷其中。
就像导演毕赣所说:
任何一个导演他都只能给你一双鞋,路还是要你自己走。
就喜欢这种能让观众思维碰撞的电影。
电影发生在导演的故乡、潮湿神秘的贵州黔东南。讲了一个看似简单却又蕴含多重意义的故事。
主角叫做陈升,在凯里的一个小诊所里当医生。
早年因为伤人做了几年牢,从牢里出来的时候,母亲和妻子都不在了,只有一个关系不太好的弟弟。
弟弟有个儿子,叫卫卫,弟弟一心惦记母亲留下的房子,对儿子不怎么负责,有了上顿没下顿的,还说要把儿子卖了。
但陈升却视卫卫为己出,还想接回家自己养。
后来,陈升误以为弟弟真的把儿子卖了,就乘着绿皮火车,去一个叫镇远的地方找卫卫,顺便帮女同事给情人——一个苗人,捎带照片、磁带和衬衫。
可是路上他来到了荡麦的一个神秘之处,后来竟然像是进入了时空隧道,遇到了长大后的卫卫、去世的爱人……
他们以改头换面的形式出现,重新与陈升产生交集。
过去和现在连接在了一起,像一个个倒转的始终,如梦似幻,影片中也出现了许多时钟,来暗示混乱的时间线。
而片中出现的“野人”,很好的作为时间节点推进故事情节,来给我们呈现出一个有条理的结构。
在这部电影里,几乎没有专业演员。
比如,陈升的扮演者陈永忠,是导演毕赣的姑父。
影片中陈升的经历,也取自于姑父的真实经历——他混过社会,14岁第一次进监狱,还去缅甸管理过赌场,现在是一名保安。
小卫卫的扮演者,是毕赣同父异母的弟弟。
因此,观众所看到的表演,都是浑然天成。
这是因为,影片的功夫几乎下在视觉语言上,镜头画面虚实交替,独树一格。
导演毕赣说:
不打算拍所谓“最好”的电影,而是希望去尝试其他的导演没有用过的创新手法。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电影中,还有一段牛逼的42分钟的长镜头。
所有的秘密,都藏在这42分钟里。
而这42分钟的长镜头,等于是让观众游历了一遍大雾弥漫、水汽升腾、绿林郁郁的南方小镇风貌。
这42分钟里镜头的视角从陈升到导游少女洋洋最后再回到陈升。其中陈升为理发店的女孩唱《小茉莉》那一段,虽然五音不全,但听起来却句句击中内心深处,最是喜爱这段。
这42分钟长镜头排练了半个月,一共拍了三次,过程十分困难辛苦,每一次尝试的设备也不一样。
但最终选用了第一次拍摄的素材。有点小瑕疵,比如:颤动,换人。这是一种新的尝试,也足够优秀。
“它具体是四十分钟还是六十分钟都无所谓,我要的只是那一段完整的时间”
“虽然有瑕疵,但是更纯粹。我想模糊真实与虚无的边界,有的观众会觉得是一场陌生的相会,有的会觉得是一次魔幻现实的重逢”,导演说。
去影院看的话,更能身临其境。
这也要提到《路边野餐》的配乐了,本片配乐由侯孝贤和贾樟柯的御用配乐师林强完成。
电影也很有侯孝贤《南国再见,南国》的味道。
很多人不懂导演的拍长镜头的用意,毕赣也解释道:
“时间像一只隐形的鸟,我怎么让观众持续地去注意到它,我需要一个笼子把它关进去,这个笼子就是持续的完整的段落镜头。至于这个笼子有42分钟还是56,我都不关心。另外我也需要给这只鸟涂上颜色,这个颜色就是电影里梦幻的文本,这样大家就可以看到这只鸟的样子了。”
没错,电影中,导演卯足了劲去模糊现实和梦幻的边界,让这只时间之鸟清晰可见了。
在烂番茄上有网友说,《路边野餐》的风格像泰国独立导演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和贾樟柯:
巧的是,关于现实与虚幻这个概念,贾樟柯在谈日本导演是枝裕和的《下一站,天国》时就曾说过:
“我一直想,如果一个非常现实的东西,现实到极点,会不会出现某种表现主义、抽象的东西,但我一直没能做到,看到是枝的影片,他做到了。”
虽然英文片名是Kaili Blues,但是婊姐觉得这部电影更像一首迷幻摇滚,充满慵懒的魔幻主义的色彩。
对于观众喜欢拿《路边野餐》和贾樟柯的作品做对比,毕赣也坦言:非要比的话,他制造了火车,我想发明飞机。
婊贝们,是不是看到这里整个人都感觉诗意起来了?
实际上导演毕赣,原本就是一位诗人。诗人痖弦、夏宇的作品曾深深地影响了他。
电影中的台词更是融入了许多毕赣的作品。
比如:
为了寻找你,
我搬进鸟的眼睛,
经常盯着路过的风。
没有了音乐就退化耳朵,
没有了戒律就灭掉烛火。
但生活中的毕赣并不是很不文艺的,而且还会在家和家人一起看流行的东西,比如《翻译官》:
“文艺不是我的生活方式,私底下我是个爱喝酒、爱炸金花的普通青年。”
对于这部新颖的电影,毕赣导演也不是一步到位,曾经自己花钱拍了短片《老虎》和《金刚经》。
但是毕赣却完全走出了属于自己的路子,完成了一部无法复制的电影处女作,更有价值的是,它极好地展现了中国边缘城市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
婊姐看完这片后,随着影院灯亮,沉默后观众一阵热烈的掌上,这掌声实至名归。
在这个烂片扎堆的时候,坐在第一排葛优躺着看这部“水与雾气弥漫”的《路边野餐》,然后被导演的镜头晃晕,这是最好的选择。
本将在6月上映的《路边野餐》,经历了几次改档,7月又到了国产片保护月。
不过,毕赣对票房倒是很淡定:
“我的电影就像一场大雨,但你们不要带伞”。
这部电影不一定适合所有人看,也不是所有人的都很看得懂。导演也说:如果实在看不懂,那么看几遍也看不懂。
但是,婊姐要五星推荐。这是我今年目前为止看到的最好国产片,对于这个烂片扎堆骗钱的时代,它对中国电影来说十分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