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樸小记之春天遐想

图片发自App

        从去年冬天到现在,没下过一次正经的雪,也没有下过一次正经的雨,如此期盼下雨。

      之前,可能因为干旱,而导致城市里绿化的植物干枯,看见环卫工人每天都要忙着浇水;要不,就是接到通知,因为干旱,水库水位日渐吃紧,需要节约用水,于是家里就会多几个盆盆桶桶盛装废水冲马桶。这样的情况,似乎对生活没有什么影响,依旧上下班,依旧谈笑风声,依旧休闲娱乐,依旧洗澡冲凉,没有什么打紧的。

        现在,不同了。

      从两年前决定开始到农村开辟一片新天地,关心下雨,就成为我日常的一部分。

      从来没想过种大田是个什么场景,可能每个地方都不一样吧。在孙屯这片大地上,我才明白,原来这里的地是浇不起水的。说白了,就是看天吃饭。从去年入冬开始,每天早起,我都会先看一眼窗外,是什么天气,原来最烦冬天下雪影响交通,而今却无比期盼一场大雪,瑞雪兆丰年啊。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古时侯的皇帝每年都会去祭祀祈福,祈求一年的风调雨顺,这简直太重要了。亲眼见过二年前的干旱,几乎玉米地都绝收了。去年,也是因为天旱,收成减少了很多。在城里,似乎没有看到什么明显的变化,超市的货架上和市场里,仍然是充足的货物,这可能就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好处吧,可也让人越来越对大自然没了感觉。我也如此,如果没有到农村,即便我天天想着心怀感恩之心面对天地,也只是在头脑上的。

      在这里,春天,天气渐暖,最先冒出绿芽的,是小草,还有各种久负盛名的野菜:婆婆丁,荠菜,曲么菜,马齿苋,在土地还是一片枯黄的时候,早早就出来了。最喜欢采野菜的感觉,那是一种被爱和富足的感觉,这简直就是老天的恩赐,习惯了花钱买东西,而这,不需要花钱,在大地上专注的寻找,很快就有收获;心里也变的安静起来,不能采太多,要留种子。然后,开始春耕播种了,人们在大地上撒下种子,接下来的一切,就交给老天了。看着种子发芽,土地上绿油油的一片生机;渐渐长高,然后间苗,拔草;然后就开始期盼着下雨;在生长的季节里多下些雨,给予充足的水分;到授粉季节要给足时间授粉,然后结果继续成长。秋天,果实成熟,沉甸甸的,这时就不需要雨水了,给人们足够的时间收割,晾晒,入库。这一切,完全仰赖大自然的安排。该下雨的时候不下,或者下多了,不该下雨的时候下雨,都会影响收成。太阳照耀,风和昆虫的传播授粉,雨的滋润,万物自然而然生长,而人类,也从土地里获得的食物,繁衍至今。如果说奇迹,这简直就是奇迹。我经常看着地里一片绿油油的庄稼而感叹:任他谁再有钱,你能让太阳不出来的时候,马上就出来吗?能让干旱的大地,立刻就下一场大雨吗?都不能。一切与钱无关,一切又都是那么珍贵和无价,诞生的过程堪称奇迹。至此,不会轻视哪怕一张纸片。要知道那也是经过太阳的照耀而长成的树木,经过了很多人的劳动,变成了纸张,然后又经过很多人的手,到了你的手里。虽然看似我们给它标了价格,还会因为它的价格低廉而轻视它,同时,它的珍贵和其他无异。

      秋天过后,收获的粮食保证了人畜一年的口粮;农作物的杆和叶,又会是很好的燃料。然后你就发现,几乎没有什么被浪费掉了。即便是人和畜的粪便,经过一年的发酵,也变成了肥沃的肥料,看起来充满能量让人没有任何的不适,难以想象它最初的样子,这,也是大自然的运作。

        站在春天等待播种的土地上,除了去年的作物留在土里的根茎,又被翻到地里做肥料,找不到任何去年的影子了,一切都干干净净,似乎什么都没发生过,没有留下一点废物和垃圾,然后一切又重头开始,不一样的,就是土地滋养的生命在旺盛的延续。

        这又让我想起了人生,忙忙碌碌,到头,所有的钱财物质终究会散去,再美的容颜也终会衰老,再宏伟的建筑,也终会坍塌,再忠贞的爱情也会随着肉身的消失而不在,沧海可以变为桑田,找不到什么恒常不变的所在,唯有不断净化的灵魂在万物的生生灭灭中闪耀。

     

        在大自然里,还有很多很多的奇迹。例如在某个春天的午后,刚刚还风和日丽的天空,突然乌云骤起,狂风大作,看窗外辽阔的田野里,一排几米高的黄沙,滚滚而来,横扫过辽阔的田野,那阵势,绝不输千军万马的驰骋。十几分钟风沙过后,一切又风平浪静,太阳重新出来,一切依旧。     

      又例如,先生在院子里挖了水塘,心心念念能有青蛙在里面,夏日夜里蛙鸣阵阵,也是一派繁荣的景象。离水塘最近的水源,是百米开外的一条小溪水,我想,青蛙能嗅到我们家水塘的味道?然后跋涉百米,越过大门,进入院子里,然后找到水塘,噗通一声跳下去吗?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挖完水塘的第一个夏天,就有了一只青蛙。这,简直就是奇迹。让我不仅想起了佛陀所教导的缘起法,当因缘具足,果就呈现了。

      在这里,又不得不让人热爱土地,金贵土地。我了解那些往地里喷洒农药和化肥的農人,即便如此,也是把土地金贵的不得了,哪怕是一根陇的地方,也是要理论一番的。他们看不得土地里长草,看不得农作物上长虫子。曾经因为我们自然种植的地里长了草,邻居就去帮忙翻陇盖草。只是,農人越来越少了,村里最年轻的劳动力,也都50岁往上。我跟一个60岁的阿姨说:阿姨,咱花生别扣地膜,地膜太污染土地了,秋收后就全在地里飘着,然后又翻到地里去了,如果不扣,也不打药,我帮你卖。她说,那不行,干不起活,除不起草。几十亩地,就她和同样60多岁的老伴伺候着,闺女有时能帮忙。去年收了一万斤的稻谷,因为打过药,不符合自然种植的标准,我们没有办法帮着售卖,阿姨也天天惦记着赶紧卖掉。劳动力太少了,即便如此,也看不到荒地,農人都是到实在干不动的那天,才想到地要租给别人种,那也是万般的不舍。

    喷洒着农药和化肥,最伤害的,也是農人自己。喷洒的时候不戴口罩,农药的水雾直接吸入身体里。喷洒完毕,太阳暴晒下,农药蒸发在空气中,農人也都呼吸到身体里。我常想,科学有时是多么的自相矛盾啊。我们常听科学家说:生物的多样性,能让这个生命系统更加健康;又听科学家们说,使用农药和化肥,能让土地增收增产。不提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对土地这个系统的伤害。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当土壤里微生物特别的丰富,品种繁多的时候,土地的营养也越丰富,土地会散发出自然的香味,松软有活力,而生长在上面的农作物就越健康,越能抵御虫害。跟一个健康的人的生命系统如此的一致。而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剥夺了土壤里微生物生活的空间,土壤里没有微生物,植物只能靠化肥的养分成长,土地板结,贫瘠的连蚯蚓都没有。如果没有杀虫剂,植物根本无法抵抗天敌虫害。因为土壤里鲜少有微生物,农药和化肥没有得到及时的分解,积累甚多,土壤也渐渐的病了。就需要更多的化肥,更多的杀虫剂。想想是不是和人的身体有些相似呢?人体内积累了很多无法被身体自然分解的毒素,于是就生病了,于是就需要更多的药物来治疗。

    曾经有过一段时间,我甚至对达尔文的进化论有些质疑了。关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句话,从小就会背,也是考试时经常会考的考点。可是根据我的观察,却并非如此的简单。对于自然农法适当除草,不杀虫的要点,我也是心存疑虑的。第一年,看着院子里站在草丛中的苏子,我总想做点什么,好歹被先生批准,可以把草割低一点,让作物晒更多的太阳。再下个周末进院子一看,傻眼了。鹤立鸡群般的苏子, 顶端都生了虫子,打卷了。再看看杂草中的苏子,一个一个的都还好,健康着呢。这真是百思不得其解。土地贫瘠爱生虫,我是知道的,院子里也是第一年不打药和化肥,土地贫瘠的相当可以。可是,长在草丛里的苏子,怎么还完好,而相邻的鹤立鸡群的苏子,并没有想象中因为获得了更多的阳光而茁壮,还起了虫子呢?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南墙外80多棵月季花上。第一年刚移栽的月季花,也就一尺高,到了盛夏,基本上都找不到了,完全被杂草覆盖。我想,大不了明年再接着种。想不到秋天,当杂草开始枯萎的时候,我惊喜的看见,一棵一棵的月季,茁壮的在草丛中探出了头,快一米高了。那个当下,我得出了一个结论:在自然界中的植物,是依靠互利而共荣,而不是竞争。当一个物种为它所在的系统贡献和利益的时候,它就有了在系统中生存的必要,而不是和其他的物种竞争,独大。如果那样的话,就离灭绝不远了吧。因为如果它的天敌来了,谁还能给它提供保护呢。利他,才是生存之道。

  说是吃自然种植的食品一定让身体健康,这个我自己也说服不了自己。吃的再健康的食物,有个不健康的灵魂,估计也还是要生病。貌似吃自然种植的食品,是为了自己的健康而做出的选择,我认为这是小看了。地球是个生命的系统,人类只是这个系统中的一环,不是顶端,这个系统中任何生命的灭绝,都会引起变化,都会打破平衡,人类能独善其身吗?如果地球上的土地里,都没有微生物了,那将会是什么样子呢?所以,在我心里,真真是支持自然绿色种植,就是在利益地球上其他的生命,支持这个生命的体系,而不是只为了自己。还因为,地球,也是净化灵魂的圣地。

  所以,多多的支持在做自然农法,绿色有机农产品的農人吧。

厚樸小记之春天遐想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厚樸小记之春天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