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最古老的渔港,来了一群花臂青年……

厦门最古老的渔港,来了一群花臂青年……_第1张图片

沙坡尾,厦门最老的避风渔港

古时有“玉沙坡”之美称

但随着城市化发展

沙坡尾早已被时代遗忘在身后,沦为边缘

直到一群厦门年轻人的到来


第一次听说“沙坡尾”这个名字,孙诩还是厦门双十中学的一个普通女生。


她从小在中山路长大,那是全厦门最热闹的商业街区。“当时我身边很少有人知道沙坡尾,偶尔有同学说起,口气也像在说城市棚户区。”


孙诩不会想到,她的未来,就在沙坡尾。

厦门最古老的渔港,来了一群花臂青年……_第2张图片


读完中央财经大学,孙诩在北京一家媒体做了几年文化记者。无意间得知厦门有家新成立的文化公司正在招兵买马,办公地点在沙坡尾,她很干脆地从北京辞职回了厦门,跟她一起从北京回来的,还有陈矛。


这两个胸无大志的海岛青年,回到厦门之后,却用“胸怀大志”的办法,把一直生活在厦门捧着烟草公司铁饭碗的吴伟也骗进沙坡尾。


“我们一起去沙坡尾干点别人没干过的事情,让大家知道,厦门不是只有旅游攻略上形容的那种鬼样子,我们厦门年轻人有自己的样子在。


厦门最古老的渔港,来了一群花臂青年……_第3张图片
左起:吴伟、孙诩、陈矛,这三个年轻人是沙坡尾年轻文创团队的组成核心。


令孙诩没想到的是,不久之后,她所在的文化公司,受一家投资机构委托,要对沙坡尾进行文创改造。机会,来了。


沙坡尾——一座几近荒废的老城区。它就像被城市遗忘的一段盲肠,无人问津,自生自灭。


陈矛记得2012年自己刚来沙坡尾的时候,“这里开了很多废品收购站,每天晚上过了7点,整个沙坡尾就陷入一片死寂,街道上几乎看不到人。”


“怎么才能让这样的沙坡尾重新引起年轻人的兴趣呢?”


厦门最古老的渔港,来了一群花臂青年……_第4张图片
沙坡尾虽然破旧,但有着很美的景色,以及保持了厦门最好的渔港传统。


孙诩最先想到的就是请“前辈”来出出主意。


于是公司从北京上海等地请了很多文创大师,这些大师带着制作精美的PPT,都说要把沙坡尾打造成厦门的798或厦门的新天地。但孙诩很清楚,就厦门的文化资源,不可能出现另一个798或新天地。


整个团队陷入迷茫,孙诩他们不知道应该把沙坡尾做成什么样,只能分头跑去全国各地取经。“差不多有点名气的文创园区,我们都跑了一遍,发现不是太好。”


孙诩曾经蹲守在杭州的一家号称艺术逼格极高的文创园区门口,从早上10点到晚上8点,将近3000平米的园区,总共来了37个人,其中大部分还是园区内几家画廊和艺术工作室的员工。


“这些都不是我们想象中的沙坡尾。”团队一致这么觉得,“但沙坡尾不可能做自娱自乐的高冷艺术基地或设计园区。”

厦门最古老的渔港,来了一群花臂青年……_第5张图片
孙诩和她的年轻团队,平均年龄还不到25岁。


大家不知道拿沙坡尾怎么办,虽然这里听起来有着很不错的文化底蕴,比如厦门最早的船坞渔港,郑成功当年的练兵场,离厦门大学只有几百米距离,等等。可是这些都不足以吸引年轻人。


孙诩想起团队年轻人,平时经常去外地参加迷笛、草莓等音乐节。她记得以前在北京的时候,甚至跑去内蒙古草原,只为了看窦唯隐居多年后难得的一见的公开亮相。


“不如用沙坡尾废弃的厂房做个Live House,不管能不能做起来,至少先满足自己的愿望。”


2013年夏天,厦门第一家Live House开业了,取名Real Live。


厦门最古老的渔港,来了一群花臂青年……_第6张图片

厦门最古老的渔港,来了一群花臂青年……_第7张图片
厦门最古老的渔港,来了一群花臂青年……_第8张图片

Real Live主理人之一余淳淳,90后少女,组过乐队,上过迷笛,这是她跟华盛顿中心音乐总监Burnett Thompson的合作演出。


Real Live开幕后,包括木玛、舌头、反光镜、后海大鲨鱼、万晓利、马頔、DA BANG、莫西子诗、痛仰、Nova Heart等国内乐队都在这里演出过,吸引了一大批年轻人跑来看演出。


沙坡尾在厦门年轻人当中渐渐小有名气。


厦门最古老的渔港,来了一群花臂青年……_第9张图片


但光有一个Real Live还远远不够,

必须填充更多的内容才行。

从工业旧厂房改造而成的艺术西区,

便由此而来,

这是沙坡尾的第二个文创项目。

厦门最古老的渔港,来了一群花臂青年……_第10张图片

厦门最古老的渔港,来了一群花臂青年……_第11张图片

厦门最古老的渔港,来了一群花臂青年……_第12张图片

为了让艺术西区更有画面感,团队找了从荷兰回国的年轻设计师王振飞,用的是参数化设计风格。

这个想法来自于团队一次聊天,

话题是各自喜欢的国外城市,

纽约的上西区,伦敦的西区,

都是最有创意的地方,

不如我们在沙坡尾也做个西区,

就做厦门年轻人喜欢的东西”。


厦门最古老的渔港,来了一群花臂青年……_第13张图片


艺术西区每天都有音乐演出,每周都有固定市集,每月都有主题派对。


孙诩带着团队对艺术西区做了精心的设计,为了保证日常人气,滑板、演出、摄影、市集、手工、咖啡、涂鸦、艺术、美食等吸引年轻人的元素,都在里面一一呈现。


厦门最古老的渔港,来了一群花臂青年……_第14张图片

厦门最古老的渔港,来了一群花臂青年……_第15张图片
厦门最古老的渔港,来了一群花臂青年……_第16张图片
现在的沙坡尾,不但是很多厦门年轻人心目中理想的拍摄场地,在最近热播的电视剧《芈月传》中扮演小芈月的刘楚恬,也跑来艺术西区拍了一组照片。


2014年开幕后,

艺术西区很快成为厦门年轻人聚集的主要场所,

并且直接带动了沙坡尾整片区域的人气。


厦门最古老的渔港,来了一群花臂青年……_第17张图片


在临近艺术西区的大学路上,各种各样的文艺小店毗邻而居,多吉、焼鸟、Juicy、4 people、三口子、闽厦渔、亲爱的汉堡、at Between……


很多小店是孙诩带着团队一家家谈下来的,最终大家在沙坡尾组成“文艺商家联盟”。年轻的店主们互相扶持、守望相助,希望这里尽量变得有趣一些,好玩一些。


“沙坡尾会不会变成另一个曾厝垵或鼓浪屿,我们也不知道。但如果真的会发生这样的情形,希望过程可以慢一点,让这里的每家店都能保持自己的个性,同时又能生存得很好,不要这么快就被游客占领。”


厦门最古老的渔港,来了一群花臂青年……_第18张图片

生活不是电影,没法用“多少年以后”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带过。


仅在两年前,还很少有人在意沙坡尾会变成什么样。而现在,随着沙坡尾的知名度越来越高,许多人跃跃欲试,想插手其中分一杯羹。


对于沙坡尾这几年发生的变化,孙诩和她的团队遇到过很多困境,也遇到过外界的误解和责难。包括外力突然介入后引起的舆论争议,比如政府去年把有着象征意义的沙坡尾渔船给清理掉了。


孙诩觉得这很正常,“做什么都会遇到同样的境况,有鼓励也有非议。不管怎么样,事情还是要一件一件去做。”


最好的改造,一定不是靠强拆强改,而是把最新鲜有趣的东西注入到当地的气息中,然后让两者发生碰撞与融合。


厦门最古老的渔港,来了一群花臂青年……_第19张图片
每次Real Live有演出,在乐队进场调音的时候,都有沙坡尾本地居民的小孩挤在台前围观。乐队对此不但不反感,反而觉得这才是真实的厦门。

(图片来自于香港The Yours乐队官方微博)


吴伟至今记得,艺术西区2014年刚开幕的时候,无数打扮时髦的厦门年轻人涌进这里,其中很多年轻人手上纹着大花臂。但对沙坡尾本地老居民来说,纹身代表的是不务正业的小混混。这些年轻人进来沙坡尾,想干嘛?


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进入沙坡尾,他们在这里开店,在这里就业,在这里消费,让这里变得更好。沙坡尾的老居民发现,其实这些有纹身的年轻人,看起来奇奇怪怪,但一个个都还不错,懂得尊老爱幼,说话也彬彬有礼。


这里开始有了运动中心,有了更方便的便民超市,有了公益免费的129茶馆,有了随时可逛的沙坡尾市集,有了小孩子周末可以学手艺的艺术工作室……


当然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旧房子变得更值钱了。


厦门最古老的渔港,来了一群花臂青年……_第20张图片


很多沙坡尾本地居民,

也开始用自己的老手艺参与市集摆摊,

它不仅是厦门年轻人的聚会,

也是沙坡尾居民的聚会。


厦门最古老的渔港,来了一群花臂青年……_第21张图片

厦门最古老的渔港,来了一群花臂青年……_第22张图片


西区园区内的,

常常能看见几个八九岁的本地小孩滑着滑板,

在弧形坡道上玩着各种技术动作。

我不知道玩滑板有没有影响到他们的人生,

但至少会给他们的童年生活增加多一点乐趣。”


厦门最古老的渔港,来了一群花臂青年……_第23张图片


入夜之后,坐在西区小酒馆的窗前,

喝着啤酒,看着那群窗外的年轻人玩耍,

成了陈矛最爱干的一件事。

“那是我们一点一滴做起来的,

也许没多少人知道,

但至少等到以后老了,

我可以指着沙坡尾的灯火,跟子女吹嘘,

“你知道吗?那可是我做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厦门最古老的渔港,来了一群花臂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