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新解

“美”的新解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两天的工作坊结束,邀请小伙伴用一个字或者一个词来表达这两天的感受,作为Check-out的一个方式。然后,我收获了一个有意思的字——“美”。

谈话棒回到我手上时,我补充了对这个字的连接和想法。

它让我想到了大二的《美学概论》,当时教授问我们,“什么是美?”我们回答不上来,就只能拼命翻书。书上的定义干涩难念,一点也不美。

教授说,“什么是美?美是饥肠辘辘时的一块红烧肉,美是闲暇时听到的雨声。”

今天来看,我对“美”的理解,就是不刻意,做回自己,一切都是刚刚好的模样。比如,我很喜欢的顾成的诗,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

晚上兴致勃勃去试了搏击课,45分钟的高强度有氧,我在30分钟的时候歇菜,本想休息会儿再继续,可是大脑发出的信号仿佛是“今天就到这里吧”,于是我的第一堂搏击课就以早退15分钟告终。

在沙发上休息时,我喘着气,仔细回想身体在刚才半小时里的感觉,发觉蛮有意思的。我上搏击课是咨询师建议的,因为之前的运动方式都偏向柔韧,我需要有一些暴露疗法来让自己的内在变得有力,去承接外在突发的状况,挥拳是个好的方式。

我带着这个目的上课,也同时在感受身体(情绪)对这种自己并不偏好的运动的反应。结果是这样的:我知道自己不喜欢,爆发力几乎没有,挥拳无力,速度太快的变化,让我跟不上、不协调、甚至有本能的抗拒。期间,老师的音乐放得很响,他戴着耳麦一直大声说要有力再强一点,只是我能感觉到自己很辛苦。

这是和我以往习惯的运动完全不一样的体验,毫无缓冲,全靠瞬间的爆发力,弹跳、踢腿和挥拳,大概没几分钟就累了。我的内在有一个声音在说,挥出去踢出去就好了,你是可以的。作为客体的躯体却没能争气,觉得疲惫,迈不开,在踢腿时我甚至有害怕的情绪。

后来我就问自己,究竟在害怕什么?在上周的咨询里,我明白了突然间的加速度对我而言意味着什么,而今天踢腿的害怕呢?首先肯定是害怕站不稳,我的主力腿没力量嘛。练芭蕾脚位时也是一样的,我的腿会抖,但是我没那么害怕,也可能是因为是着地的练习,或者联系的节奏本身是舒缓的,抗拒的成分就少了点。

小哥哥问我还准备继续练习搏击吗?我决定继续的。其实我没有给自己定目标,比如我要把心肺练好,或者要打成什么水准,我只是想通过搏击,让自己变得勇敢一点。仅此而已。

这又让我回想到今天收获的“美”,蒋勋说过“美就是不急迫”,有空间也有时间。不求一次达成,在不断修正过程中的每一次审视,都是美的体现。比如,专注于当下的感觉,和情绪,去连接去聆听内在。

懒先生给我们的公众号取名“目遇成色,美而无言”,大概就是这个寓意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美”的新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