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听见我说的话吗?

        某天,我到单位另一个部门办公,在休息聊天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件有意思的事儿。部门虽然只有5个人,聊天的过程却很热闹。仔细听我发现,一个话题的发起者,得到的回应内容并不是原来的话题了,而是几乎每个人都开辟了一个新话题,相当于,每个人在自说自话,最后,大家会再针对某个人强烈要求得到回应的话题聊一下,一次“热闹”又“愉快”的聊天随即告一段路。我和这个部门的同事交流我的观察,他们哈哈大笑,告诉我说,“习惯了,我们部门群聊的时候大部分都是这样”。

        这个发现当时只是作为一件小事儿,笑笑就过去了。但当我逐渐开始有意识的观察我和我周围人的聊天、对话的过程后,竟然得到了相似的结论。

        我们,很大一部分人,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自说自话是常态。

        我们可以试着回想下自己平时的沟通状态,看看下列情景有几个符合我们在沟通时的状态。

        1.打断。“你”的话题,引发了“我”的某个想法,于是“我”开始专注自我表达,忽略了“你”的话题。

        2.敷衍。“你”的话题,“我”根本没兴趣,用点头,“嗯”,“哦”等回应。

        3.否定。“你”还没开口,“我”就觉得“你”是错的,内容“我”根本不在乎。

        4.“你”的想法和“我”不一样。宝宝不开心,宝宝有小情绪,宝宝坚持自己的观点,宝宝是对的,“你”说什么“我”都听不进去。

      随着观察的深入,有个问题自然就冒了出来,我也经常用这个问题来提醒自己,“我到底为什么要沟通”?“沟通的目的是什么?”

        我的回答是,“沟通”是为了有效的传达“我”的想法,征求并获得“你”的意见建议,最终达到解决问题,获得更好结果的目的。而我们的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存在着沟通失败的情况。有可能是一次和家人、朋友的对话;有可能是一次和同事、领导的沟通;有可能是和服务客户的交流;还有可能是和陌生人的一言不合……

        那为什么会发生“沟通”失败的情况呢?“我”在沟通中,可能会有哪些误区呢?

      1.倾听才是有效交流的前提。沟通的前提是听而不是说,要注意沟通对象的反馈和回应。“我”常常忘了做“倾听者”,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急于表达“我”的观点。而“沟通”,其实是一种交流互动,“沟通”的有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先获得“你”的想法,而倾听就成了非常重要的手段。

        2.沟通的内容是为了沟通的目的服务的。一个好的“沟通”,一定是首先明确了“沟通”的目的。“沟通”的过程最好让双方互相理解,充分表达,而达到最初的目的。而一旦目的明确,我们所有的沟通内容自然就有了方向,说什么,怎么说,也自然清楚了。

      3.“情绪”是阻碍有效“沟通”的绊脚石。放下“情绪”,放下“主观判断”,才能让沟通的过程有意义。比如,生活中很常听见的一句话就是 “我是为了你好”。当“我”用这句话开头,或者做结论的时候,“我”就好像被赋予了无限的话语权,“我”可以不顾忌“你”的感受,“你”的想法,任意表达“我”的观点甚至情绪。而这样做的结果呢?所以,请别给自己的坏情绪披上“我是为了你好”的外衣。

        4.“我”也是“你”。“沟通”是有对象的,是在“我”和“你”中发生的。在不同的沟通场景中,每个人的角色不同,多从两个角度考虑问题,会获得更多的体验和反思。

        从更广义上来看,“沟通”是我们生活的常态,“沟通”无处不在。读书的时候,我们和作者沟通;我们通过自我觉知认识自己,和自己沟通……而修炼“沟通”的能力和水平,需要“我”的持续思考。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能听见我说的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