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意义,也是一杯风情满满的咖啡

旅行的意义,也是一杯风情满满的咖啡_第1张图片
第一次手绘插图,献给我最喜欢的巴黎


读林达的《带一本书去巴黎》,翻开巴黎街景,不管是塞纳河还是巴黎圣母院,不管是埃菲尔铁塔还是卢浮宫,不管谁街边的小书店还是咖啡馆,都充满无限魅力。

这就是巴黎。当我们踏上这段旅程,在塞纳河边的露天咖啡馆点一杯黑咖啡,再翻开一本自己喜欢的书,这就是我畅想的旅行最好的状态。我甚至因为迷恋这种法国风情,而去剪了一个苏菲玛索同款的刘海;或者给女儿买了件胸前印着“bonjour"的连衣裙,再教她念这个词。我以为这样就足够“法式”了,然而真正的法式风情绝对不仅仅是体现在表面上的。

法国的文化,不能说是多元,但一定是波澜壮丽的。

初读这本书时,体验到的是与《一路走来一路读》截然不同的两种场景,后者描绘的是美国短暂的历史面貌和朴实无华的人文景观,而前者,除了悠久而复杂的历史,其他的,我只有用“华美”来形容了,就连教堂内部的装饰也是如此鲜明的对比。而法国的艺术家们,法国的大文豪们,法国的学者们,甚至是法国的普通民众与王室宫廷,都对法国文化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大思想家们的作品往往都是在抨击旧都体制。这在任何王朝都会被视作“谋逆”,然而在法国,王室贵族们一边害怕这种思潮,一边又对这种奇妙的进步思想充满好奇心,所以才有了一次又一次的变革,。路易王朝对伏尔泰写的作品恨之入骨,却又欲罢不能。法国当政者们,其实非常清楚历史的潮流无法逆转,却又无法彻底放弃旧制度。而法国的整个社会就这样在当政者们一次又一次的矛盾中进步,并且脚步还不算慢。这是一种幸运,因为法国当政者认为法国是欧洲文化中心,那一件件艺术品,那一本本文学著作,以及那些建筑物,在这样一种氛围中保存了下来,这也是为什么世界上几乎所有的艺术家都对法国趋之若鹜的原因。

世界上只有一座巴黎圣母院。

这是一座闻名于全世界的教堂。其实在欧洲,这种哥特式建筑并不缺,然而唯独这一座闻名于世,原因只有一个,那个叫维克多·雨果的大文豪在一百多年以前来到这个地方,构想出一个故事,从此这里便成了全世界的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首先,它是一本文学著作,其次,它才是一座建筑。

我当年也是因为这本书,到了这个地方。我记得很清楚,2008年的圣诞假期,天空阴阴的,塞纳河畔的风不小,偶尔会有小雨,让原本就阴冷的冬天显得更加苍凉,然而这也无法冷却我心中对巴黎的热情。这是一座至今依然在经营的教堂,我惊叹于它除了平时的正常运营,还要接纳每天那么多络绎不绝的游客,却依然保存着自己原本的面貌。

本书中也有提到关于这一点,并与中国的寺庙作了对比——欧洲古建筑材料大多是石头,容易保存也容易修复;而中国的都是木材建的,一场大火说烧没了就烧没了。当然,这跟当政者对古建筑的态度也是分不开的。在法国的高校里,建筑学专业是被归到艺术学院里的,所以法国人对于建筑的态度,应该就是像对待艺术品那般吧。

艺术与宗教与政治,谁也离不开谁。

法国大革命时雅各宾派核心领导人马拉被刺杀身亡后,路易大卫便创作了一幅《马拉之死》。而这幅作品也因为政治原因将大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雅各宾派统治时期用的是恐怖主义政策,马拉原本应该算是个暴君,一言不合就砍人头。然而大卫在画作中将其美化,塑造了一位能博得民众同情的革命家的形象,自然会成为有争议的艺术家。大卫可以算是一位优秀的画家、艺术家,却不是一个成功的革命家。

当政者通过艺术的手段达到宣传的效果,从而控制思想,这是不管在哪个国家,哪个朝代都存在的现象。而宗教也是有这种效果,在法国的中世纪,身为天主教徒的亨利二世对新教打压,到后来亨利二世的遗孀凯瑟琳王后将对异教徒的迫害更是发展到极致。这些剧情在美剧《风中的女王》里也有体现。不得不说林达是一位擅长说故事的作者,说得不拖沓,却也把该交代的都交代清楚了,叙述方式看似平淡,却引人入胜。

那次在巴黎同行的朋友告诉我,在欧洲游览时,到一个城市首先要去看的就是这座城市的教堂,因为在这里你会发现很多关于这座城市的内容。

后记

作者说自己会选择带上雨果的《九三年》去巴黎,我想他应该是对法国大革命这段历史情有独钟吧。在了解到一个国家或者是一座城市的人文历史后,再去游览这个地方,会有和“逛吃逛吃”或“买买买”完全不同体验,就算领略到眼花缭乱的法国艺术作品,也要知道这个国家曾经所经历的那些黑暗的历史,不然去过卢浮宫的收获仅仅是回来能跟朋友说“我看到蒙娜丽莎了”而已。

巴黎这座城市,完全值得我去这样做。有了丰富的知识储备后再去游览,才能品味出那杯咖啡里蕴藏的种种风情。

你可能感兴趣的:(旅行的意义,也是一杯风情满满的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