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且听枫吟的公司在新三板挂牌上市。距离他在2011年12月成立这家公司,不到5年时间。现在,他既然已经是上市公司的CEO,那么我终于可以说出他的真名了:沈一鸣。
熟悉我的读者应该知道,在博客时代、微博时代、乃至微信公众号时代,我都一直在推荐且听枫吟的产品。在我的微信公众号里,也多次推荐过四叶媒体旗下的APP。如今,四叶媒体变身为今日科技,从网络公司变为上市公司,我不禁回想起我和且听枫吟第一次见面的情形:
那是一个夏天,我们约在北京东四十条钱粮胡同的树美术馆咖啡见面。当时,树美术馆是北京文艺青年的圣地,鹦鹉史航也是在那里开始他的讲座之旅。我们彼此认识,是因为都写博客,而且都是自己架设。我的博客叫《槽边往事》,他的博客叫《Leica中文摄影杂志》,外加一个Leica中文社区。
我们有许多共同话题,小到如何让图片在博客里具有悬浮效果,大到北京有什么好吃的饭馆,都在我们的讨论范围之内。所以,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在走进树美术馆之前,我们首先在钱粮胡同口吃了一顿驴肉火烧。当时的情况是一个留着长发的小胖子,背着巨大的双肩包,挎着一台莱卡相机,在盛夏下午3点半北京的深巷里和一个没有头发的大胖子网友见面。第一句话是:我还没吃,你呢?
咖啡换成了驴肉火烧,且听枫吟的个人风格从来都是那么鲜明。他是天津人,但是热爱上海的精致和美好,所以去了上海再不愿意北上。他喜欢摄影,很多年前身上清一色的苹果设备,在开公司的头4年里,只向用户提供基于IOS系统的APP,绝对没有安卓版。他的APP里有大量精选图片,即便在最早最困难的时候,他都是出钱购买海外图库版权,一定要得到最漂亮的照片。为了得到最合适的小伙伴,他和联合创始人Saic在全球8个时区雇佣员工。不是跨时区协同作业显得很酷,因为合适的人刚好就在那个时区。
在5年时间里,他和他的团队制作了41个APP,其中30款得到了苹果应用商店的推荐,每日环球展览更是获得了苹果年度最佳称号。在许多创业公司疯狂烧投资人的钱刷榜刷好评的时代里,他们却可以获得这种类似苹果私生子的待遇,我问过且听枫吟是什么原因?是不是认识苹果中国的那几个香港佬?
他的回答非常简单:仔细阅读苹果下发的设计和交互指南,严格按照上面的规范去做,甚至要比苹果自己的产品还要去做。当你和苹果的人一样地思考,和他们一样地去做产品,那么他们的人会在成千上万个APP里,凭借熟悉的产品质感,一眼就把你的产品挑出来。因为,它看上去就像是苹果家自己生产的APP一样。
这件事情太简单,也太过枯燥,相当于用苹果的思路给自己洗脑,所以哪怕这是公开的文件,也并没有多少人会去执行。人们宁可省下学习的时间,把这个时间拿去付费刷排行榜。可是,如果苹果在应用商店里做一个哪怕是分类推荐,自然流量引发的下载也是极为可观的,这就更不用说在总榜上进行推荐了。中国人太聪明,且听枫吟比较愚笨。聪明人拿钱容易,而笨人只能一点点在5年里攒了5900万用户,覆盖七成以上的大陆苹果用户。
且听枫吟并不想创业,也不想上市。他的创业经历,就是一个80后受气包的绝地反击。当初他来北京找我,就是因为Leica中文社区遇见了麻烦:几个60后大哥哥要投资他的社区,而且准备按照他们的想法改组社区,快速实现商业化。且听枫吟连反驳的机会都没有,都是大哥哥们劈头盖脸地教训他,怎么做才是最正确的,他们已经为他安排好了最正确的道路。
和我吃完驴肉火烧之后,且听枫吟转身就逃走了,远离那些大人。他随后帮人打造了当年火爆已极的iPad应用iWeekly,自己设计、自己制造、自己编辑、自己推广,然而最后的结果却非常不愉快,他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再一次,且听枫吟转身逃开。在半夜里打电话给我吐槽,抒发内心的不快。那一晚我给出了我有生以来最为明智的建议:
如果你对你的审美如此坚持,如果你如此喜欢你自己做事的方式,如果你那么讨厌听命于50后、60后,讨厌别人对你的粗暴干涉,讨厌别人对你的错误理解,那么,你为什么不去创业呢?为什么你不开一家公司自己做呢?凭借你的能力和手艺,能做到第一年不会饿死吧?
他没饿死,向iWeekly挥手作别,携iDaily光荣归来。只要且听枫吟出手,四叶出品,必属精品。iDaily每日环球视野几乎没有花多少时间,下载数就过了一百万,用户眼明心亮,不会错过任何优质产品。不过,即便如此,头几年且听枫吟和Sai过得也并不轻松。
当时全国做手机媒体、手机杂志的APP开发公司有成百上千家,四叶媒体只是汪洋里的一条小船。别人的资金技术渠道关系都要比他们强,铺天盖地都是各种推广和宣传。在最艰难的时候,且听枫吟和Saic甚至不得不打破了自己的誓言---绝不接受外包工程,他们为韩寒的《The One》开发了第一个版本。对此,他们一直耿耿于怀。等到韩寒自己组建开发团队之后,他们第一时间要求在APP里去掉自己的名字,就像他们并没有存在过一样。
在头两年里,且听枫吟在半夜给我打电话的频率明显增加了。每次拿起电话,听到一声长长的“唉”,我就知道他又遇见了烦心事。让他忧心的永远都只有那几样:找不到也培训不出合格的编辑,所有稿件都要自己去写,所有的图片都要自己挑。他经常对我说:“菜头,像我们这样能写字的人,难道都已经死光了吗?”合格的设计师太少,跳槽太频繁。好容易找到一个合适的,会被其它家公司迅速挖走,因为别人有大笔投资,开得起更高价格。广告公司结算周期太长,拖个半年一年才支付非常正常。但这样就会造成公司自己的头寸紧张,做得越多,欠公司的应付款也就越多,他也就不得不去做他最讨厌的工作:和人打交道,催款要账。
即便这样,他们还是从2013年开始实现了盈利。在最艰难的时刻,我问过且听枫吟:做媒体类的APP太累,竞争太激烈,有没有考虑转一下方向?他想了很久回答我说:我喜欢做媒体APP,我也就会做这个,我也能做到最好,所以我还是打算继续做下去。
我再也没有和他提过换个方向的话题。
2014年开始,四叶媒体的运转情况好了很多。我再次问且听枫吟,难道是因为找到了提升收入水平的新方法?枫吟回答我说:因为其他做媒体APP的竞争对手都死了。中国互联网如同时装界,过一两年就会更换一次风潮,大家一窝蜂去追热点。2015年的时候,早已经是O2O的天下了,谁还记得移动互联网上的媒体APP?曾经的敌人统统没有打得赢时间,在5年的消耗战里,都逐一死去。这个时候,唯一还在坚持着的四叶媒体就得以存活壮大。这一次,广告商不会再错过,毕竟4、5000万用户放在那里呢。
人人都喜欢成功的故事,我也并不例外。唯一的不同是,别人是听闻成功的故事,而我自己见证了许多个。无论是从穷街陋巷里白手起家,成长为新经济代言人的穷小子,还是十几年籍籍无名,一朝出手踏杀天下的产品经理,还是坚持自我,顽强地和成人世界做抵抗的80后小胖子,我都有幸见证过他们的全程。在他们和你我一样,都还在普通人,都还没有破茧成蝶之前,我就认识他们,看着他们一步步走到今天。
这就是且听枫吟的故事:一个80后小胖子用一双小肉手死死护着自己的画,拒绝身后的大人伸手指导,按照他们的心意修改。他要按照他的审美,他的趣味,以及100%自己的想法去完成这张画稿。哪怕因此他经常被大人和大孩子欺负,经常遭到背弃和侮辱,面临失败的打击,但是当他决定站起来,承担自己的喜欢所带来的所有压力时,世界突然同意了。
而在那么多年来,你在我的博客、微博、微信里,也和我一起见证了且听枫吟和Saic的成长。今天是他们的光荣日,此刻,我也邀请你前来,一起分享他们的荣光。祝贺且听枫吟!祝贺Saic!祝福每日科技!也祝福所有80后、90后的弟弟妹妹们!
题图来自:每日科技
槽边往事和菜头 出品
【微信号】Bitsea
请你相信我:
我所说的每一句话,
都是错的
禅定时刻
网上总有一帮傻逼喜欢说我抱大腿,却不知道当他们看到大腿成为大腿的时候,我们早已经成为朋友了很多年。那么多年里,我就看错过一个人。这种识人的本事,不应该跪求我开示才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