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蓑烟雨任平生—读苏轼传品苏诗苏词(二)

一蓑烟雨任平生—读苏轼传品苏诗苏词(一)

5.老夫聊发少年狂

1074年冬,苏轼告别杭州知密州,便遇见飞蝗横空而来的可怕境况,忆起在杭州目睹蝗灾情景:

前时渡江入吴越,布阵横空如项羽。

在捕蝗过程中,与老农交谈得知雨水可解蝗灾,于是苏轼沐浴焚香,素食斋戒,前往常山求雨:

庶将积润扫遗孽,收拾丰岁还明主。

与杭州的秀丽繁华相比,密州显然清苦、寂寞了许多。穷乡僻壤、莽莽荒原,替代了江南水乡安逸的舟船,疲于应付纷繁的公务,替代了杭州的丝竹饮宴,这种清苦的北国生活,对苏轼词风起到了很大的影响。就连本该热闹的密州上元节令,也提不起兴趣,对杭州思念更深: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乍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词分别描写了杭州、密州的上元节情景,强烈的对比,表现出苏轼此刻的苍凉感受。

清苦孤寂的生活,苏轼重读庄子,获得了启发,很快便走出了沮丧的情绪,并以全新的姿态接纳密州的生活,北国苍茫广漠的景色,也同时激发出苏轼狂放豪迈的一面:

相将叫虞舜,遂欲归蓬莱。 嗟我二三子,狂饮亦荒哉。

为答谢常山山神赐雨,苏轼命人修建了常山庙,祭祀归来途中,举行了一次会猎,晴朗的秋日,金风送爽,红叶飘飞,湛蓝的天空下,骏马奔腾,旌旗猎猎,这场面壮阔的围猎,令苏轼心中涌起效力疆场的豪迈激情,他倚马而立,写下《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诗人自比为三国时年轻英武的吴主孙权,表达出建功立业的心愿,整首词感情奔放,昂扬奋发,词中老夫并不老,苏轼当时年仅四十。至此苏轼的词迈出了划时代意义的一步,一种崭新的词风正在形成。

次年中秋,皓月当空,苏轼想起了分别七年的苏辙,写下另一首名作《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上学时一直把最后两句当做情人之间的寄语,后来才知道是怀念苏辙苏子由的。这首词是苏轼在密州时期所经历思想的苦闷与超越的总结,充满了浓厚的庄子齐物论思想。在无始无终的时空之流中,探寻自我生存的位置,审视人间的悲欢离合,所有的忧患和沉重都显得淡如烟霏,人生的离合就如月亮盈亏,不可避免,但只要人常在,纵然关山千里,也能共赏一轮明月。

6.乌台霜气夜凄凄

1079年春,苏轼奉命知湖州,途径扬州平山堂,苏轼忆起恩师欧阳修,沧桑往事引发苏轼又一次深深的陷入到关于人生终极性问题的哲理思考,行舟水上,苏轼辗转难眠,于是披衣起床写下了这首《舟中夜起》

微风萧萧吹菰蒲,开门看雨月满湖。舟人水鸟两同梦,大鱼惊窜如奔狐。

夜深人物不相管,我独形影相嬉娱。暗潮生渚吊寒蚓,落月挂柳看悬蛛。

此生忽忽忧患里,清境过眼能须臾。鸡鸣钟动百鸟散,船头击鼓还相呼。

苏轼知湖州期间,朝中政局已经大不相同,变法派、反变法派核心人物均已不在朝中,苏轼由于二十年前“两宰相”的盛誉,已经成为一些人的“眼中钉、肉中刺”,于是一个周密的围剿计划出笼了。当年6月,何正臣上章弹劾,附上当时一本苏轼诗集作为罪证,指责苏轼:“轼所为讥讽文字传于人者甚众”,要求对苏轼“大明刑赏,以示天下”(东坡乌台诗案)。神宗一连数天接到弹劾苏轼的奏章,于是传下圣旨,将苏轼交由御史台根勘闻奏。圣旨到,苏轼被革职押往京城,途径吴江写下:

晓色兼秋色,蝉声杂鸟声。壮怀销铄尽,回首尚心惊。

到京苏轼即被投入御史台意见阴暗狭窄的牢房,在奖金两个月的审讯中,苏轼在精神和肉体上都经受了难以言喻的凌辱和折磨。长子苏迈狱中送饭,和苏轼有个约定,如得凶讯,就送鱼,一日苏迈临时委托一位亲戚送饭,忘记将这个约定告诉他,这位亲戚为调换口味,特意买来一味鲜鱼送去,苏轼一见大惊失色,心中一阵悲切,他用颤抖的手提笔写到:

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

在被囚禁四个多月后,苏轼终于在各方的请愿及求情下,走出牢房,1080年正月,苏轼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

7.何妨吟啸且徐行

乌台诗案,苏轼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恐惧和战栗,作为犯官,苏轼没有官舍住,父子租住在定惠寺中。一天夜里,苏轼来到长江畔,静听潮声四起,残月挂在梧桐树梢,忽然看见一只孤雁从云间掠过,最终落在江心那片沙洲之上,一首《卜算子.定惠院寓居》写成: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黄州期间,苏轼潜心研究佛经,艰苦的生活也磨炼了苏轼的意志,思想和词风渐趋成熟。

元丰六年,因受苏轼牵连被贬的王巩遇赦北归,绕道黄州与苏轼相见,随行一位侍妾较柔奴,从小生长在京师,王巩南迁,家属都留住京城,柔奴毅然陪同前往,三年来与王巩同甘共苦,无怨无悔,苏轼问她:广南风土应是不好?,柔奴回答: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苏轼欣然写下一首《定风波》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一年之后苏轼手头积蓄告罄,官府批给苏轼一块城东门外的小山坡,苏轼为了生存,率全家早出晚归,开垦荒地,种植粮食,过起自给自足的农家田园生活,并自号东坡居士,并修筑农舍,因在大雪纷飞中建成,故命名为“雪堂”。这期间,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在苏轼心中引起极为强烈的共鸣。

但小窗容膝闭柴扉。策杖看孤云暮鸿飞。云山无心,鸟倦知还,本非有意。

噫。归去来兮。我今忘我兼忘世。亲戚无浪语,琴书中有真味。步翠麓崎岖,泛溪窈窕,涓涓暗谷流春水。

在雪堂,苏轼身边很快又聚集起一群志同道合之士。一天,苏轼在几位熟识的朋友陪同下,前往黄州去买田地,天气晴朗,大家一边赶路,一边欣赏沿途景致,没想到风云突变,眨眼之间下起了阵雨,同行的朋友觉得十分狼狈,唯有苏轼丝毫不介意。他想:大雨既然已经来了,一时也没有躲雨地方,与其东躲西蹿,还不如坦然面对,他穿着草鞋,手持竹杖,和着沙沙雨声,唱歌吟诗,大步前行,一会儿,云开日出,雨过天睛,留下这首可以对其一生写照的《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是诗人经历了人生的起起伏伏之后,坦荡旷达的人生态度的自我表白。1082年,苏轼贬居黄州的第三年,四月苏轼来到黄州赤壁游玩,站在矶头,望着滚滚长江水,想起自己一生坎坷,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著名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在此,苏轼还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文章以问答的形式,探讨万物与人类的变与不变,瞬间与永恒的关系,人在山水中逍遥适宜,与自然合一,也就达到瞬间与永恒合一的境界,万物与人类都是永恒的存在,何必羡慕长江和明月呢?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而空灵奇幻的《后赤壁赋》则是对天地万物与我一体的自然妙旨的形象注解。

次年开春,苏轼因病闭门半年之久,七月初恢复旧日习惯,依旧与朋友们结伴四处游玩,感受大自然的亲切和美好: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待到初秋,暑热尚未退却,苏轼和家人在江边乘凉,江风习习吹拂,苏轼脑海突然忆起儿时从老尼那听来的故事,后蜀国主孟旭为他的宠妃花蕊夫人所做词曲,只是已想不起全篇,于是凭着记忆,将这首蜀宫词《洞仙歌》补缀成篇: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 绣帘开、一点明年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 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 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1084年,神宗皇帝在几经波折后,亲自下令苏轼改授汝州团练副使。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蓑烟雨任平生—读苏轼传品苏诗苏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