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好片叫“可遇不可求”。
老实说,今天本打算看一个冰岛片。
但在相似关联中,我偶然发现了这部“遗珠”。
《记住》
网友评价说:剧本太屌。
剧本屌到什么程度?
在知道结局后,第一遍和第二遍完全是两个故事,并且逻辑严丝合缝。
美国,某养老院。
清晨,近九十高龄的泽夫从梦中醒来。
第一件事就算呼唤妻子,可是无人应。
出了房门后,他被医护人员告知:妻子在一个礼拜前去世。
泽夫患有老年痴呆症,睡醒后记忆重启。
他不记得妻子去世,也不记得自己患病,更不记得昨天发生了什么事情。
在七日上,好友麦克斯给他一个信封,让他避开所有人再打开。
信封里有一封信,一沓钱,和一张火车票。
信中指明泽夫今生必须完成的任务:杀死一个男人。
泽夫和麦克斯是德国犹太,当年战争结束后搬到的美国。
他们都是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幸存者。
要杀的那个人就是刽子手叫:奥托·瓦莱什。
麦克斯在中风之前,他得到可靠情报。
奥托在战争快结束时离开德国,并且用鲁迪·库兰德的名字活了下来。
当年入境的一共有四个鲁迪·库兰德。
也就是说,当年的凶手就在其中。
麦克斯把他们的地址都写在信里,给泽夫订好酒店汽车,确保万无一失。
泽夫接下来的行动,完全由信件指引。
他买了一把手枪,顺利找到第一个鲁迪。
但他表示自己当年是德国士兵不假,但是并没有在集中营呆过。
第二个鲁迪是德国人,在集中营呆过,在泽夫准备杀他时,手臂上的数字刺青“出卖”了他。
他不是犹太,而是同性恋。
原本已经拔出手枪的泽夫,知道这些后,却趴在他身上低声哭了起来。
泽夫“过激”的行为,不禁让我心生疑惑——
我特意查了下原因:175法规。
“一个男人对另一个男人有猥亵行为的,以及自己供其作为猥亵对象的,等同于人与动物的鸡奸行为,将被处以刑罚”。
——175法规
“175法规”于1871年5月15日颁布,在全德范围内适用。
从此,同性恋在德国被正式定义成犯罪。
法规颁布前夕,德国社会的同性恋人数占总人口的7%,很多纳粹成员认为这一数字动摇国之根本。
法规开始实行后,约有10万名同性恋者被捕审判,其中,约有1万到1.5万人被送进集中营,处境可想而知。
与犹太人遭迫害不同的是,这一段历史直到现在,也鲜有人知。
第三个鲁迪没等到泽夫来找他寻仇。
他的儿子说父亲三个月前已经去世。
他还盛情邀请泽夫去家里做客,参观鲁迪留下的遗物,关于德国纳粹的辉煌历史。
时隔多年,泽夫看到纳粹旗,仍被吓得怔住。
鲁迪儿子激动地讲着这些东西的来历,像是自己经历过一样。
“水晶之夜”
“水晶之夜”是指1938年11月9日至10日凌晨,该事件标志着纳粹对犹太人有组织的屠杀的开始。
事件发生后的第3天,纳粹德国多名部长在戈林(纳粹二号人物)的召集下,制定出剥夺犹太人尊严和权利的措施。
措施内容包括:迫使犹太人把焚毁的教堂清除干净,修成停车场供德国人使用;强制每个犹太人佩带有“J”字母的侮辱性标记;甚至还强迫受迫害的犹太人向纳粹赔偿10亿马克。
看过《钢琴家》的可能都会有印象,这些措施在《钢琴家》中都有出现过。
财富上不断被剥削,像牲口一样被驱赶,戴着被鄙视嘲笑的袖章…
《钢琴家》表现的战争后的惨状,及犹太人的境遇。
想必正合泽夫的记忆。
他按住自己的内心,继续询问第三个鲁迪的更多信息。
这时就出现了偏差,鲁迪的儿子表示父亲并不是看守,而是军队的厨师。
他也质疑起泽夫的身份,在争执中他看见了泽夫的刺青。
你是个犹太?表情立刻变成恶心与鄙视。
他根本就没有参与过那场战争,但却犹太的抵触,根深蒂固。
甚至要杀了泽夫。
为了自保,泽夫不得已杀了这个纳粹。
只剩最后一个了,所有人都以为就是他了。
但最后一个鲁迪说,自己真名是克莱波特·斯特姆。
克莱波特·斯特姆说:泽夫一直在寻找的奥托·瓦莱什,其实就是他自己!
他们俩是战友。
当年战争结束时,他们给彼此纹身,逃脱历史的制裁。
你给自己改名泽夫,寓意“狼”。
你怎么能忘记呢?
情绪复杂的泽夫,先杀了鲁迪,又杀了自己。
我记得。
泽夫对于自己的过去,记得清清楚楚。
他是有老年痴呆,但并不是完全失忆,他的记忆停留在过去,那里有妻子儿子。
当然,也有他一生想要抹去的记忆。
知道结局后,再来看全片。
你会发现,他不是个背负复仇任务的老犹太。
而是个沉浸在自责与懊悔中的纳粹士兵。
看见昔日看押的犯人的悲伤,看见纳粹旗的震惊,看见纳粹分子的愤怒。
有人说最后的戏份多余,其实不然。
最后的戏份,反过来说明了“泽夫自杀”的原因。
新闻里播放着这起枪击案,坐在屏幕外的麦克斯一点都不惊讶。
在半年前,泽夫入住时,他就一眼认出了这个杀自己全家的仇人。
但泽夫那时已经得了老年痴呆,他就编了个谎,让泽夫去找回他已经遗忘的自己。
泽夫不断地让自己记住凶手照片,其实也是个谎,他以为麦克斯已经不认得自己。
但是他错了。
即使战争过去70年,鲁迪认得他,麦克斯也认得他。
尽管穷其一生去掩盖隐藏,可到最后谁都逃不脱。
那场滔天的罪孽,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恶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