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有深度,但亦有套路

《范进中举》的故事相信大家并不陌生。文中讲述的是明朝正德年间,五十四岁的范进中了秀才后,想向丈人借盘缠应考乡试,反被丈人奚落了一顿。范进便瞒着丈人考试去了。

出榜当日,因家中已无粮食,老母亲便让范进拿母鸡到集市上卖。鸡还未卖出,中举的喜报已到达范家。邻居到集市向范进报喜,但他未敢置信。直到亲眼看到喜报后,范进却因欢喜过度而发了疯,冲到集市上拍着手乱跑,一副自言自语痴笑的疯颠形象。

想想范进奋斗了几十年终于有了回报,若是喜极而泣尚可理解,作者吴敬梓为何偏偏要让范进中举后发疯呢?只是为了显示人物命运曲折吗?显然不是。

作为教材,《范进中举》也入选了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老师当时为我们做的解读是:作者吴敬梓写到范进中举后发疯,意在借此,抨击封建社会中那些腐朽的八股文以及科考制度,也讽刺了“范进”这一类的腐儒。

作为学生,经过老师的解读才知道作者这些文字里寓含着这么多深意。当时对老师的理解能力也是羡慕不已。

其实,老师们作为过来人,除了已经拥有相当的阅历之外,还拥有大量的阅读量和系统地练习,自然而然也就有了一套解读这些经典文学作品的方法。

那么,有没有适合孩子掌握的解读文学作品的方法呢?

有的。一本名为《文学课:如何轻松理解伟大作品》的书,就旨在帮助孩子学会如何捕捉文学作品中的一些重要元素,进而理解故事情节发展以及人物心理、性格和命运走向等。


文学有深度,但亦有套路_第1张图片

作者托马斯·福斯特是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专长20世纪英国、爱尔兰及美国文学,教授经典文学和当代文学课程以及创意写作,他的文学课在美国非常受欢迎。

《文学课》就是托马斯·福斯特专为青少年及文学爱好者打造的文学阅读指南。对于成年读者,在阅读这本书之后也是受益匪浅。

托马斯·福斯特在本书的引言中就说到:故事也好,小说也罢,都有大量的惯例、规则及其他可探究的东西。同样,诗歌和剧本也有约定俗成的创作方法。

可见,文学创作是有一套有章可循的规则的,这也正是帮助我们开启文学大门的钥匙。

一、故事的时代背景与作者息息相关

为什么要提到故事创作的时代背景呢?通常情况下,我们在阅读文学书籍时,都是以今人的眼光看待书中的故事和人物,以当下的一些标准,去评判故事发生后的结果和人物的行为。这样做其实会让我们错过书中的很多信息。

在古希腊作家荷马的作品《伊利亚特》中,有随处可见的暴力、杀戮与血腥、众神等。


文学有深度,但亦有套路_第2张图片

当主角阿基里斯因为奴隶被带走而大为光火时,我们只会对他的行为产生厌恶。当他借着杀死所有特洛伊人,来证明自己想要改过自新时,又会觉得他的行为非常邪恶疯狂。

当阿里基斯摧毁了自己最珍爱的东西——他一生的朋友后,最终,他自己也因傲慢战胜理智过早地死去了。

书中其实想要透露给我们的信息是:伟人也要学会低头;愤怒是魔鬼;总有一天,我们要面对自己的命运,众神也阻挡不了;等等。

想要获得这样的启示,我们就必须以荷马时代的眼光来看待这些事。因为对书中人物来说,这样的暴力、奴役、杀戮与复仇等都是正当行为。

再看看一些解读经典文学的高手的作品,我们很容易就发现,这些高手们的解读从来就脱离不了对原书作者时代背景的剖析,为的是更深层次地挖掘这些经典文学的精华。

二、讽刺胜过一切

在文学作品中,如果事情没有朝着人们预期的方向发展,这种写作手法就是讽刺,这也几乎是每个作家都会用到的写作手法。

如果说剖析一部文学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有助于我们理解作品的底层逻辑,那么,作家们所用的各种写作手法,就会让我们感受到一部作品很丰盈,很有深度。

而在这些写作手法中,“讽刺”是最特别的。它既可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同时也让读者时刻保持警觉,目的是让读者透过文字本身探求作者真正的用意。

在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这部小说的结尾中,主人公弗雷德里克的情人在一场大雨中因分娩去世,孩子也没有活下来。事情一发生,弗雷德里克就立即一头扎进雨中。透过文字,我们能感受到的只有死亡、悲痛、无助和绝望。


文学有深度,但亦有套路_第3张图片

通常在影视剧中,我们都能看到在一场大雨之后,要么就是有一个新生命诞生带来的喜悦,要么就是主人公在淋过这场大雨后,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犹如获得新生一般。

而在海明威的文字中,这场大雨不但没能冲刷战争给弗雷德里克带来的伤害,更是让原本应该相亲相爱的妈妈和婴儿杀死了彼此。

看到这样的结局,我们除了感到深深的惋惜之外,也不禁会问“为什么是这样的结局呢?”

这就是讽刺,相比于其它的写作手法,它更能引发人们对“这样的结局是因何而起?”的思考。

可以看出,在文学作品中,这样两条鲜活的生命一定不会毫无意义地在一场大雨中逝去,关于这类文字背后,一定都蕴藏着一些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意图。

三、天下的故事都是雷同与差异并存

《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

两部作品虽然国别不同,年代不同,内容却都是男女主人公彼此爱慕,都因为女主的父亲一心想包办女儿的婚姻,女主摆脱不了被嫁的结局,最终两对情侣也都双双殉情的凄美爱情故事。

所以,托马斯·福斯特说:世界上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原创文学,天下的故事都是一样的。

虽然故事都是雷同的,但两个故事间又有什么差异呢?这样的差异对我们又会有什么样的启示呢?这就需要在两个故事间进行关联来寻找答案。

梁山伯与祝英台同窗三年,一直都没有认出祝英台的女儿身,生性木讷。当他知道祝英台即将出嫁,尽管已经相思成疾,也从未想过要努力争取自己的爱情。

在传统的封建思想里,儿女婚姻自然是要顺从家长的意志,因此,祝英台也并未对家里包办的婚姻真正起过抗争。

而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罗密欧与朱丽叶两人性格热情奔放。尽管罗密欧与朱丽叶两家是世仇,也不能阻止两人大胆地追求自己想要的爱情。

罗密欧为了爱情,可以做任何事。朱丽叶为了罗密欧,甚至不惜与父亲决裂。他们都认为父辈的恩怨不应该牵涉到他们,更不应该牵涉到他们的爱情。

这样一对比,我们就可以初步感受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以及人物的价值取向不同。

你看,故事间正是有了雷同,并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异,才显得内涵丰富、文字生动有趣。这就犹如两本书之间的对话,而且这样的对话会一直进行着。

当然,文学作品中可以解读的元素还有很多。比如天气不仅仅是天气,代表着许多现象与情感;地理环境也至关重要,它可能代表着主题,也可能有助于我们观察人物的内心活动;还有旅行与探险等等,不一而足,都有助于我们理解作者真正的意图。

但是对于一部文学作品来说,只知道一些解读的元素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我们做刻意练习。只有保持大量的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带着问题去思考与理解各种解读元素,辅之良好的阅读习惯,才真正有助于提高我们的阅读水平,最终真正理解一部文学作品。

都说阅读文学作品,特别是经典的文学作品,就等同于站在作者的高度观察世事的变幻。因此,经过长期的阅读练习和积累,我们不仅能在作品中发现那些固定的套路,更是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自己对各种事物的认知能力。

这样的阅读,收获与乐趣并存,何乐而不为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学有深度,但亦有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