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课堂练习

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研究了“又”、“有”的文字演变。

3月30日课堂练习_第1张图片

我们都知道“又”字的意思是“再次”。举个例子:柳暗花明又一村;春风又绿江南岸;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几句诗里的“又”字都有重复和继续的意思。不过,最初“又”这个字跟“再次”没什么关系,它指的是人体的一个器官,什么器官呢?手,而且特指右手。

3月30日课堂练习_第2张图片

这是“又”字的金文写法,很像一只右手的形状。可是,为什么它只有三根手指呢?因为古人造字的时候就像画简笔画,有时候会加以省略,三根手指就代表全部了。

除了形状之外,老师还有一个证据可以证明“又”字所指的就是右手。

在日常生活中,左右两只手右手更加灵活,承担的工作也最多,当然,左撇子除外。而在汉字当中但凡由“又”所组成的字都跟手的运用有关。

我们来看看这只手都能抓什么东西呢?

3月30日课堂练习_第3张图片

先来看这个字,右边一只手,手上抓着的是一块纹理均匀的五花肉,这是拥有的“有”字在金文里的写法。

原来古人对“有”的理解就是能有一口大肉饱饱口福。在古人看来,有了肉就有了一切,是不是很朴素呀。

3月30日课堂练习_第4张图片

到了楷体当中,“有”字的字形发生了一些变化,表示手的“又”简化成了一横一撇,而那块美味的大肉则用“月”来表示。注意了,这里的月可不是“月亮”,而是肉肉。很多汉字像肝、肠、胃、肩膀、脚,这些字的月字旁也都是肉的意思。


今天孩子们的练习,请欣赏。





























你可能感兴趣的:(3月30日课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