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市里的烟与火,是回不去的旧时光

文/常夏

图/网络

夜市里的烟与火,是回不去的旧时光_第1张图片

1

我是地地道道的北方人,生长哪里,便长在哪里,大学时也舍不得离家太远,在缘分交错下从北方的这里走出去,没两步又钻进另一个城市里。

这个城市叫齐齐哈尔,是达斡尔语中“边疆”、“天然牧场”之意。读出来颇有几分异域风情。齐齐哈尔人爱吃烤肉,犹以烤牛肉为最佳,在全国也小有名气,不过今天咱们不谈这个,比起鲜而不腻的牛肉,夜市,才是我心里的美食圣地。

齐齐哈尔的夜市在公园边,每年春夏的五点钟,夜市一开,微微倾斜的街道尽头不知从哪就涌来乌泱泱的一群人,独自、或两个人合力推着摆满了材料和工具的小吃车,如翻滚的乌云一般卷积推开,迅速在街边两侧排好。

随后三五声吆喝亮出来,煤气罐刷的一声打开,锅铲碰撞,竹签翻动,各色味道蔓延在上空,把街道在空间上更完整的占据。在一旁围观的吃客这才反应过来,寻着那吆喝和味道,化身为市井老饕,在每个档口伸长了脖子,对着那摆出来的“佳丽”拿目光一一扫过去,拿足了派头。

夜市比起南方的宽窄巷子、户部巷一类的古巷街道,实在是对市井气的更深一层揭露,真实得有点难登大雅之堂。大嗓门的叫卖,甚至更热情一点的,站在档口扯你的胳膊。卖臭豆腐和卖蜂蜜鸡蛋仔的紧挨着,这边鲜榨果汁里刚倒了半杯沙冰,旁边炸串铺子的油已经沸了,刺啦一声吓得人躲得老远,看中了一碗花甲粉,让店家加了两大勺蒜,再撒上一把红辣椒圈,要双一次性筷子就端着碗在旁边架起的小桌子边上坐下。决不能“讲究”,否则就失去了夜市这种自在随意的风格,上不上,下不下,倒不如去茶馆里坐着。


夜市里的烟与火,是回不去的旧时光_第2张图片
锡纸花甲粉,要现做现吃才香

2

大学时常和好友约着去逛夜市,这对我们来说是件大事。

兜里要装着上百块钱才有安全感,别看夜市的东西都是小吃,但一趟下来,没个百八的还真下不来。

一份芒果糯米饭15,一份臭豆腐6块,来个烤猪蹄10块,还少不了几根串串开胃,三、五个蛋挞解馋。遇上新奇的烤冷面卷臭豆腐,液氮冰淇淋,更是要大胆一试,手里还要拿一瓶在齐齐哈尔鼎鼎有名的“大白梨”,就着吸管满意的吸一口,才算是稍稍抚慰了肚肠。

按习惯,我们每次都先要上一份肠粉,加了鲜虾的,加了玉米的,里面裹着鸡蛋和菜叶,薄薄的米浆刚卷成了卷,一油勺酱汁就浇下去,趁热吃,烫的舌头直起泡。

先填了小半个肚子,才不至于在满目琳琅间看花了眼,再挑选起来也没那么如狼似虎,能对着“佳丽”挑肥拣瘦,显得游刃有余得多。

真正的吃货,在吃夜市也能研究出点“学问”。


夜市里的烟与火,是回不去的旧时光_第3张图片
夜市里的“港式肠粉”大概算不上正宗,但也无所谓

3

夜市是沿着公园门口延伸出一道街,门口常驻着几个卖棉花糖的,算命的,卖竹筒糕的,还有几个按摩师在做生意。一个带靠背的椅子,一块白布,剩下的就靠手艺,客人在上面一坐,10分钟10块钱,便宜得很,服务倒没减,按完了实打实的舒服。

大学四年,每次吃的肚子高了3厘米后都跃跃欲试,终于在有一天坐了上去,从手指尖一路按到天灵盖,起来后骨头缝里都舒坦,恨不得就地睡过去。

如今,我离开齐齐哈尔有半年,8个室友也都各奔东西。在轰轰烈烈的毕业季里,我们又去了夜市,在人声鼎沸中装作不经意的感叹,可能是最后一次来了。

夜市仍是那般模样,哪个摊位空了,第二天就有新的摊位顶上来,我们按着一直信奉的金科玉律,仍旧先吃了个肠粉,然后在人群的空档中穿梭,为味蕾一边寻找过去的记忆,一边又期待新的刺激。

那时的我们,都希望人生能过得如在夜市中行走一般,永远热闹,永远自在。我们希望命运的馈赠就像这里的食物一样,各式各样,任我们挑选。

我们不用着急,不用害怕失去,只要你愿意走进那烟火深处,一切都在等你。


夜市里的烟与火,是回不去的旧时光_第4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夜市里的烟与火,是回不去的旧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