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为新闻编辑室提供新的创意和研究方法?你是否打算在工作中尝试使用产品思维?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不妨试着打开编辑室的大门,邀请程序员、统计学家、生物工程师、设计师等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人才加入编辑团队。
但是,与自己心态和技能都不同的人共事并非一件易事,因为这涉及到工作人员之间的合作模式和新闻机构的整体运营策略,在磨合阶段必然会有一次又一次的挣扎与试错。在工作过程中随时会出现令人困扰的细节问题,比如,各部门工作人员是否都具备服务器的访问权限?是否必须使用严格的内容管理系统,还是可以试验全新的讲故事模式?
这些问题固然令人头秃,但“跳跃”的新闻编辑室仍然值得尝试。在跨学科团队的努力下,编辑室能够产出更优质的内容,收获更多共事的乐趣。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编译尼曼报告,为新闻编辑室的跨学科实践提供新的指导工具和管理方法。
明确使命,有机化发展团队
信息障碍实验室(Information Disorder Lab)前团队负责人Cameron Hickey说道:“跨学科团队中,成员需要像拼图一样紧密地融合在一起。”该项目在哈佛肖恩斯坦中心进行,并于今年四月份结束。项目团队与开源情报专家、开发人员、学术研究人员、记者合作,力图识别2018年美国中期选举期间各种社交媒体上的虚假信息。根据Hickey的经验,团队运行的逻辑大体为:使命→角色→个人→工作。
明确的任务划分有助于不同学科背景的成员定义自己的角色,并进一步转化为个人任务,这样才能以团队的形式制定每天的工作计划。同时,任务的目标越集中越好,如果有多个目标,那就区分出优先级。
2019年,尼曼研究员Francesca Panetta组建了许多像《卫报》VR工作室这样专注于数字沉浸式叙事的跨学科团队。Panetta通常会制定紧密的工作安排,“你必须尽快把工作安排到位,然后迅速召集团队成员。如果没有事先明确目标任务,你可能搞不清楚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你会需要何种人才、应用何种技术。”
Hickey说:“成员必须和任务共同成长,团队才有可能解决问题。”在工作的过程中,成员必须深入了解团队的发展方向以及其不断更新的需求,定时评估团队下一步的目标,及时填补技能空缺。
寻找适宜的工作模式
为新闻编辑室确立适宜的工作模式十分必要,它决定了团队和各个新闻组织的联系方式、成员之间的合作关系以及议程设置方式。
目前,根据自身的规模和专业化程度,大多数编辑室的工作模式都在“集中式——嵌入式”两个极点之间寻求平衡。前者是由固定成员组成的独立团队,这在经验丰富、训练有素的编辑室中很常见,但往往很难出现内部创新;后者则允许成员加入不同的团队,并鼓励同事之间的交流,这种模式有利于创新,但会使团队设置议程和确定工作重点变得困难。
近几年,《纽约时报》组建了摄影、互动和数字化设计等方面的大型专家团队,正从纯粹的集中化模式向嵌入式模式转型。ProPublica的机构运转则更多依赖集中式的专家团队,比如由Ryann Grochowski Jones领导的数据团队。而针对不同的项目,他们与来自编辑室其他部门的记者组成特设团队。《华盛顿邮报》也是如此,编辑室在主题导向的垂直领域(政治、经济、体育)和风格导向的水平领域(图片、视频)矩阵中召集人员来组成临时跨学科团队。
另一个例子是Kaeti Hinck《华盛顿邮报》领导的视觉叙事团队,他们尝试了集中式和嵌入式两种方法,但对团队来说都不大奏效。最终,Hinck选择在两个极点之间的中间道路,“我们为在一个独立又包容的团队中工作而感到幸福。”
使用共同的语言
翻译工作越少,工作流程中的摩擦就越少。
Shaul Amsterdamski曾领导过以色列公共广播公司的新闻动画制作团队,他说:“我们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来理解每个人的行为方式。”如果再遇到类似的工作,Amsterdamski会在开始前组织一个集训,向成员概述团队的工作模式。
加拿大电影中心的数字工作室首席官Ana Serrano说:“了解他人的技能,并将自己的语言翻译成他人可理解的能力是至为关键的。”她提出了“共享领域”的概念,这不仅意味着介绍自己的技能、工作流程和专业背景,还意味着去了解他人如何处理信息。
“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就投入到项目工作中是一个巨大的错误,花点时间来建立共同的语言会给团队带来超乎预期的工作回报。”如果时间紧迫,Serrano建议跳过一些团建活动,“我们花了十年的时间来试验破冰方法,最后却发现它的实际效果远不如成员们直接分享自己的工作领域和所长。”
具体来说,这种团队协作该如何操作?不妨尝试建立一种知识共享的结构:程序员介绍Github;记者讲授调查方法;设计师发展出一套共通的设计语言......
当然,共享领域也并不等同于成员需要掌握所有技能,因为知识的泛化会导致专业化进程越来越困难,团队也会慢慢失去多样性。
开发团队独特的工作流程
每个团队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运转着,但如果能寻找到适宜的工作流程和工具,团队的工作效率会更高。本研究发现,很多编辑室采取了类似的流程模式,这些模式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和参考意义。
下文所述的具体流程和工具都基本遵循Hinck强调的关键点:“努力工作,而非过多地讨论工作,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会议。”有时候,一次高效会议能够帮助人们摆脱更多的低效会议。
每天:早上开会不超过十分钟
一些小工具或许也有大作用。在团队内部沟通中,Slack软件能够帮助成员更有效率地处理信息,如果有更高的分发信息的需求,还可以使用Microsoft OneNote,它允许用户使用更复杂的索引。
团队的办公室也是一种重要资产,员工之间合理的距离能够减少沟通成本,避免不必要的会议,但也务必保证环境是安静的。最完美的工作环境是安静的和允许讨论的工作区相分隔开的,在这一方面,《波士顿环球报》的新办公室就安排得很好。
参与促进新闻职业发展
整合多元学科背景人才的工作并仅仅是为他们在新闻编辑室中提供一席之地。毕竟,对职业的热爱通常会促使人们期待自己在职场上的发展,但现实是,大多数媒体公司中高级编辑或领导者仍然是新闻学科班出身。当然也有行业领导者在努力改变现状,比如《纽约时报》的Fairfield和Amanda Cox,但人数太少,收效甚微。
《纽约时报》的Erica Futterman认为,在新闻行业中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并不容易,“这一行业涌现出越来越来的新兴职业,令人兴奋,也充满挑战”。因此,非新闻科班出身的就业者必须更加积极主动,“这些人没有多少前辈来参考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Futterman说,“新闻编辑室中大多数仍然是传统的新闻工作者。”很多人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有从事新闻工作的潜能,目前只有少数大学设置了培养潜在新闻工作者的课程,比如哥伦比亚大学的Lede项目。
对此,我们能做些什么?首先,当然要鼓励跨学科背景的人才参与到新闻工作中,多多询问他们在工作中的需求,让他们参与下一代新闻人才的培训。还要吸引这部分人员进入人力资源部门,引导人们认识到学科多元性在新闻编辑室中的重要性。如果这样的努力成功了,新闻编辑室就会吸引到越来越多的人才。同时,由于跨学科团队在行业中尚不多见,多元的编辑力量也将成为新闻产品的一大卖点。
令人欣慰的是,像《纽约时报》这样的大型媒体已经认识到了跨学科人才的稀缺性,并正在积极吸纳他们。Futterman表示:“过去几年来,《泰晤士报》一直在重点寻找来自非传统新闻和数字化专业的记者。”改变正在进行时。
最后,需要再一次强调的是,跨学科新闻团队需要充足的试错空间和来自管理层的支持。作为一种新兴的行业产物,成长的过程中,错误无可避免,但重要的是要从错误中汲取教训、不断成长,这正如《华盛顿邮报》的战略主管Jeremy Gilbert所言:“我们不仅鼓励成功,也鼓励那些聪明的尝试。我们有时会犯错,但这些错误也是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