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每个男人都觉得自己还不够高?

「今天你穿增高垫了吗?」

前段时间在《中国新说唱》里,一位选手在即兴发挥时说唱道,“我才是真高度,吴老师穿着增高垫。面对调侃,吴亦凡潇洒回应说当天的鞋有一些外增高,但自己从来不穿增高垫,毕竟180+的身高,也实在没什么穿的必要。


这个场景不禁令人想起“相貌平平古天乐,普通男孩梁朝伟,全班最丑郭富城”这样的互联网名梗,正因为有足够的自信,所以无论怎么被调侃都没关系。

然而如果把增高鞋垫的问题抛向更广大的男性群体,那么得到的回应可能只有礼貌而不失尴尬的微笑了。毕竟身高是很多男人心里永远的心结,增高鞋垫也是众所皆知的秘密。尤其是在平均身高低于欧美的东亚,身高更成了很多人的执念。


为什么每个男人都觉得自己还不够高?_第1张图片


如果能长高xx厘米,我愿意xxxx”是很多人内心默默祈愿的句式,然而在25岁停止长高以后,这个愿望也许只能寄希望于神灯精灵的出现。

为了变高,男人们有多拼?

“如果家里存款只有5万,你会选择每年拿出2万给个子很矮的儿子打增高针,直到他十八岁吗?

这个问题最近在直男社区虎扑引起了讨论。在回帖中,不少人奉劝楼主根据经济情况量力而行,但更多人则表示咬牙也要打,甚至有人现身说法,表示“身高真的是一辈子的自信”不开玩笑,我愿意用二十年寿命换20厘米身高。”


为什么每个男人都觉得自己还不够高?_第2张图片


所谓的“增高针”,实际上是通过对自身生长激素分泌不正常的儿童注射生长激素,来帮助其实现快速长高。

最有名的例子可能要数球星梅西。他在11岁时就被诊断出因为生长激素缺乏导致的侏儒症,13岁时的身高也只有1米4左右,相当于8岁儿童的标准。


后来巴塞罗那俱乐部为梅西提供了每个月900美元的治疗费用,帮助他注射生长激素解决身高问题,一年之内让梅西长了16cm,并最终长到了170cm,取得了世界瞩目的职业成就——尽管如此,在大众标准中仍不算高的梅西,还是会因身高被调侃,比如一个流传甚广的段子:梅西和C罗同时掉进水池里,你会先救谁?谁也不救,把水池的水抽到一米七就行。


为什么每个男人都觉得自己还不够高?_第3张图片


根据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2017年发布的《中国儿童身高管理现状调研报告》,91.2%的父母希望男孩长到175厘米以上。


增高针并非没有副作用,注射不当可能会导致内分泌系统紊乱,疲劳、乏力、虚胖等症状,但对于家长来说,能够在孩子骨骼线尚未闭合时帮他增高,仍然是令人心动的治疗手段。因为一旦骨骼线闭合,增高可能要面临更大的风险。

对身高感到遗憾、但已经停止长高的男人,应该都听说过江湖上神秘的传说,“断骨增高”手术——一种先把腿打断,再实现骨延长的方法。恢复期大约三个月到半年,之后还得进行长达一年的复健期,重新学习走路。


术初衷是为了帮助腿部残疾者,但目前也被广泛应用于整形美容领域。



手术一旦成功,就可以帮人逆天改命,增高7-8厘米。但很多医疗机构没有说的后半句话是,手术一旦失败,轻则神经受损,重则瘫痪。

因为极高的风险性以及此前曾出现过的失败案例,目前国内明令禁止将这种手术应用于整形美容领域。不过如果你不差钱,可以选择海外的医疗机构进行手术,但得先准备好一笔巨款,光手术费用(不算住院、食宿等)就可达60万-100万人民币。


为什么每个男人都觉得自己还不够高?_第4张图片

此前在YouTube上一个华裔男生每天发视频记录自己断骨增高的过程,他打算从150+增高到180+


此前在《创造101》中,曾有过韩国练习生经历的选手陈芳语就爆料说,在韩国娱乐圈,不少身高不够的艺人都会选择断骨增高。


为什么每个男人都觉得自己还不够高?_第5张图片


不只是艺人,民间也有不少人跃跃欲试。百度“断骨增高”贴吧拥有3200+关注者,发帖累计2.3万+,不少“腿友”都在这里分享自己的手术经验。

不过对于大多数理性(且怂)的人而言,断骨增高终究只能是个传说。巨额的费用和风险,以及难以想象的痛苦都让人望而却步。因此,安全增高成了大多数人的首选,而安全增高的重中之重,就在鞋。

市面上可以买到的隐形内增高,高度一般在2-5厘米不等。一个不是秘密的秘密,男明星在公开场合露脸时为了更上镜,鞋子里往往都是有内增高垫的。


为什么每个男人都觉得自己还不够高?_第6张图片

即便大咖如唐尼,在出席活动时,一双内增高快要突破极限的增高鞋仍然是必备。



为什么每个男人都觉得自己还不够高?_第7张图片


和内增高搭配的鞋子也很有讲究:浅口鞋是放不下一块砖头了,增高3厘米左右就是极限;高帮运动鞋和切尔西靴子这类款式,搭配厚底内增高会更高。


更简单粗暴、立竿见影的方法是直接上外增高。在球鞋增高届,一双Nike LeBron 16(詹姆斯16)可以说难遇敌手;


为什么每个男人都觉得自己还不够高?_第8张图片


而和男人们心意相通的时尚界这两年涌现了不少堪称外挂的时髦鞋款,直接帮助男人们实现身高阶层跨越。如果觉得厚底鞋太过笨重丑陋,你也可以选择老爹鞋或是“鞋外有鞋”。


为什么每个男人都觉得自己还不够高?_第9张图片

为什么每个男人都觉得自己还不够高?_第10张图片

说起来,男人们对身高的追求可能比女人更早——历史上发明了现代意义上第一双高跟鞋的并不是女人,而是一个著名的男人:同时追求时髦高度和权力高度的国王路易十四,他被称为“红底鞋之父”。

为什么男人们如此焦虑身高?

男人的身高是一门玄学:170=168,175=172,178=175,180=175。随着这几年对男人身高的期待值不断增高,互联网戏谑三等残废的标准也由170以下通货膨胀到了180以下。


无论是在婚恋市场还是就业市场,虽然能力、人品等也是重要考察条件。但不可否认的是,长得高的男性在同等条件下往往会获得更多亲睐——毕竟世间能有几个杰克马?


为什么每个男人都觉得自己还不够高?_第11张图片

“高帅富”组合

数据也在证实这一点。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男性劳动者身高每增加1厘米,小时工资会提高4.81%。《英国医学杂志》的一项研究结果则显示,拥有导致较高身高基因的男性,相比没有这个基因的男性,每年的家庭平均收入要高出4175美元。

高处的空气一定更好闻吗?并不是。但是挺拔的身材的确能让人获益。


1988年的总统大选辩论中,老布什的竞选团队精心策划并刻意拉长了老布什和竞选对手迈克·杜卡基思握手的时间,来体现老布什的身高优势,最终老布什成功赢得竞选。


为什么每个男人都觉得自己还不够高?_第12张图片


在大众刻板印象中,长得矮会给人以幼龄感,随之而来的是“能力低”、“没有安全感”等等附属标签。这是自人类原始社会开始就根植在基因里对于更能捕捉到猎物、抵御敌人的伟岸系男子的崇拜,并在当代生活中不断得到加强。

从小开始,无论是军训还是出广播操,要求学生按照身材高矮的顺序列队都是一个被广为接受的现象。高个子的人总是会被作为“排头”,而矮个子则排在倒数,排队方式也是“向高个看齐”——很少有人质疑这种安排。虽然这么做是为了追求整体的美观和有序,但是以身高来划分人的方法却潜移默化形成了我们对于身高的崇拜。


为什么每个男人都觉得自己还不够高?_第13张图片

在心理学著作《身高与污名》中,心理学家雷斯理.玛代尔与亨利·比勒曾做过一个研究,要求学生评估不同身高的男子的心理与生理的诸多特质,结果无论男女,都认为身高不到165cm的男性比较不正面、不安全、不阳刚、不成功、不能干。

这势必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因为身高而影响了自信、机会与能力,进而带来了收入、人际交往的差异,从而进一步放大自卑和负面情绪。

说到这里,再看那些为身高而心甘情愿纳上智商税的男人们,也稍许能够理解了,甚至有些心疼。


他们不仅下单高额但实际效果成谜的增高钙片、增高偏方、增高仪器,还不惜求助于一些打着科学长高旗号、但明显是空手套白狼的“身高管理机构”,这些机构美其名曰哪怕骨骼线闭合也能增高,连骨科医生听了也只想笑。


为什么每个男人都觉得自己还不够高?_第14张图片


男人的形体焦虑,一点也不比女人少

所谓形体焦虑,是指认为自己的身体不符合社会和自我的期待,因而产生负面消极的自我认知。


形体焦虑似乎和女性紧密挂钩,毕竟随便刷刷朋友圈,你就可以看到一票把头像换成“不减十斤不换头像”,或是一边发美丽自拍一边感叹自己还是不够瘦的女性朋友。

由古至今,女人们为了变得更美更瘦所付出的努力无需细数。但实际上,在盛行“颜值即正义”信条的当代,男人们的形体焦虑一点也不比女人们少。

除了身高问题, 普遍困扰男人们的形体焦虑还包括脱发、肌肉形态以及生殖器尺寸等等。

如果说脱发多少和遗传以及雄激素等先天因素有关,力挽狂澜也很少能阻止潮水退去形成地中海,就算植发也得依赖于存活率。但是体型则完全是主观能动的,只要愿意下功夫,就能看到效果。那句话怎么说来着,“连自己身材都无法控制的人,何谈控制人生?”

这句话成了加在男性身上的一把“男性气质”枷锁。勤快地去健身房、午餐只吃鸡胸肉和西兰花还算是一种良性结果;另外有一部分人因对肌肉大小形态不满,转而陷入强迫性节食或服用蛋白粉,从而导致进食障碍等恶性结果。


为什么每个男人都觉得自己还不够高?_第15张图片


梦想成为完美肌霸,虽然听上去没有身高焦虑那么局促,但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形体焦虑。


一些男人通过饮食和锻炼练就了不错的身材,但是遗传基因也决定了肌肉线条和维度无法更进一步。为了打破“天花板”,他们转而寻求身体整形手术的帮助,这也是近两年腹肌手术热度只增不减的原因。


为什么每个男人都觉得自己还不够高?_第16张图片

而这种焦虑在男同志群体中更为明显。说健身房“十男九gay”也许稍显夸张,但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一项调查中确实显示,在11.6万名男性样本中,约有20%-40%对自己的外表不满,其中同性恋男性感受到的压力更大,并有更高的整形手术倾向。

一方面,长期被污名化的同性恋群体渴望展现更阳刚的传统意义男性形象,来克服作为性少数群体而承担的社会压力,这或许可以理解为一种自我物化的过程;


另一方面,在gay圈,健硕的体型也往往更容易吸引到他人。在男性交友软件上,不仅随处可见秀色可餐的身材自拍,在填写个人简介时,你也需要向他人明确你的体型范围究竟是苗条还是肌肉,粗壮还是高大。


为什么每个男人都觉得自己还不够高?_第17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每个男人都觉得自己还不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