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致敬“两弹一星”科学家的硬核电视剧,是怎么“燃”起来的?

这部致敬“两弹一星”科学家的硬核电视剧,是怎么“燃”起来的?_第1张图片 电视剧《激情的岁月》海报


电视剧《激情的岁月》

让年轻人隔着屏幕“共情”


中国艺术报记者 吴月玲


近日在央视热播的《激情的岁月》是一部不折不扣的主旋律电视剧,塑造的是以“两弹一星”年轻科研和保障人员群体为主人公的群像,以平视的角度还原中国核工业激情燃烧的岁月,吸引了许多年轻观众,35城收视率连续多次蝉联第一,三家同步跟播平台爱奇艺、腾讯和优酷点播量持续名列前茅。有网友点评道:“感动的瞬间是科学家在做实验的时候,条件很艰苦,一群科学家在搅炸药?这是我根本想象不到的画面。在一次次爆轰实验之后,科研人员不顾个人安危冲上去取一手数据。这太真实、太感人了。”

这部致敬“两弹一星”科学家的硬核电视剧,是怎么“燃”起来的?_第2张图片

电视剧《激情的岁月》剧照


在近日由中国视协主办的专家研讨会上,《激情的岁月》制片人梁仁红说,要打破年轻人对于献礼剧的偏见和成见,做一部很“燃”、很好看的主旋律电视剧。用大历史小切口、用平民视角来还原中国的核工业历史,在情节编织上也要强调在大历史真实、科研细节真实和情感真实这三个真实的基础上,不拘泥于史实,特别是剧中情感经历这个部分都是虚构的。编剧黄剑东在前期查阅大量资料和亲身采访中,看到了那个伟大时代中一群真实、平凡又可爱的科学家,还有各行各业的人们为核事业奉献一切,将国家命运始终置于个人命运之上的精神,他们信念坚定,要让人民站起来,要让祖国早日富强,让整个世界没有人再敢欺负我们。黄剑东认为,原子弹不光是几个核心科学家自己造出来的。他决定将“创作视点向下移,降到明星科学家们身后的年轻人中间,去写那些真正默默无闻的同志们,围绕他们的事业、生活、情感,围绕‘两弹’的攻关全历程,进行一次跨专业、跨地域、多线索、多年龄的群像式刻画。”他认为,“为年轻观众书写不要迎合,而是融合,让故事的真实血脉融入现代年轻人的血脉之中,我希望两代年轻人隔着屏幕在情感上达到共情。”
这部致敬“两弹一星”科学家的硬核电视剧,是怎么“燃”起来的?_第3张图片 电视剧《激情的岁月》剧照


为了“两弹一星”,许多年轻科学家抛下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回到国内,在极端艰苦和困难的情况下搞科研,以青春、生命为代价搞实验。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李准说,是信仰支撑着他们,除了生命的牺牲外,“个人亲情、家庭幸福和爱情的牺牲,应该是更深刻的牺牲。年轻科学家是知识分子、社会精英,他们对精神世界的需求,对亲情、对爱情、对家庭幸福的需求,只会比普通人更强烈、更深刻。”剧中,钟培林对他女儿说,“不管在美国做出什么成绩,人家根本不承认你,因为你身后没有祖国。祖国就是无数个‘零’前面的‘一’,没有祖国你什么都不是。所以你所有的聪明才智、青春、才华都要献给祖国,荣誉这些都是身外之物。”李准认为,这部电视剧把知识分子的牺牲写得十分感人。

这部致敬“两弹一星”科学家的硬核电视剧,是怎么“燃”起来的?_第4张图片

电视剧《激情的岁月》剧照


这部电视剧与其他“两弹一星”题材影视作品的不同之处在于,始终聚焦于年轻科学家组成的骨干团队,以及保障团队的事迹本身。甚至人物都是虚构的,但是熟悉的人能看出这是邓稼先、王淦昌、王承书;这是海归的故事,这是401、这是404、这是221、这是九所,这是爆轰的场景……

这部致敬“两弹一星”科学家的硬核电视剧,是怎么“燃”起来的?_第5张图片

电视剧《激情的岁月》剧照


这部致敬“两弹一星”科学家的硬核电视剧,是怎么“燃”起来的?_第6张图片

电视剧《激情的岁月》剧照


黄剑东说自己想写出“英雄的日常”,他说:“英雄同样是人,有血有肉,食人间烟火,有弱点,有获得感、悲伤感,一个人之所以伟大,不是因为他将这些负面情绪从生命中抹掉了,恰恰是因为他们可以正视自己的弱点,靠信仰战胜它,集中精力为更伟大的事业奉献一切。”
这部致敬“两弹一星”科学家的硬核电视剧,是怎么“燃”起来的?_第7张图片 电视剧《激情的岁月》剧照
这部致敬“两弹一星”科学家的硬核电视剧,是怎么“燃”起来的?_第8张图片 电视剧《激情的岁月》剧照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王一川非常赞同这一点,“英雄总是崇高的,但也是日常的,只有回到日常中才可以体现出平凡的崇高。日常生活中零乱、滑稽、可爱、可笑的东西,反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英雄,还原他们作为普通人的完整性,通过完整性再品出他们的崇高性。”他点评道,剧中人物性格鲜明,钟培林的爱国赤忱、王怀民的倔强和呆痴、陶志纲的莽撞和直率、彭雄飞的憨直和刚毅,还有杨佳蓉的纯朴与柔韧、钟心的娇柔与坚强,他们各具特性,但是又体现出共性——信仰的力量。

这部致敬“两弹一星”科学家的硬核电视剧,是怎么“燃”起来的?_第9张图片

电视剧《激情的岁月》剧照


这部致敬“两弹一星”科学家的硬核电视剧,是怎么“燃”起来的?_第10张图片

电视剧《激情的岁月》剧照


对于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原则“大事不虚,小事不拘”,这部电视剧做出了较好的注脚。中国视协主席胡占凡认为,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中,如何通过小人物表现大题材、通过小人物表现大实践,始终是我们很难突破的一个困难。这部剧没有出现大人物,但观众能够感受到大人物的影子。所以这部电视剧能够用小人物来表现大实践、大历史,创作经验非常值得总结。

这部致敬“两弹一星”科学家的硬核电视剧,是怎么“燃”起来的?_第11张图片

电视剧《激情的岁月》剧照


当我们回望“两弹一星”的实现过程,会发现其中有太多可以继承的精神力量。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所长丁亚平说,《激情的岁月》把这些年轻知识分子的悲欢离合和历史的进程相映照,特别有意义,也因此让现在的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容易看、愿意看,让年轻的观众能够走进人物、走进故事,深刻地了解具有巨大奉献精神、牺牲精神的科学家。《光明日报》副总编辑沈卫星说,今天虽然历史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世界还不是大同世界。他说:“民族的振兴、人民的幸福,仍然需要国家的强大力量作为支撑。特别是在美国喊出‘美国优先’口号的背景下,这部剧让我们今天新一代的知识分子、科学家重新思考所承担的责任是什么。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们这一代人的时代担当是什么?如何为自己找到个人与国家的正确定位?我觉得这部作品提供了很多很多的思考。”
针对剧中历史感的营造和书写、感情戏是否过多等话题,专家也提出了各自的看法。

这部致敬“两弹一星”科学家的硬核电视剧,是怎么“燃”起来的?_第12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这部致敬“两弹一星”科学家的硬核电视剧,是怎么“燃”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