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读看得懂的书,等于没读过书

如果只看合乎自己口味的书,那你永远只能知道你已经知道的事情。——蔡康永
只读看得懂的书,等于没读过书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01

看了不少书单,也见过不少童鞋留言说:

“书单虽好,但大部分书我都不喜欢。”

“我只喜欢看文学类书籍。”

“我只喜欢看学科专业书。”

“我只喜欢看消遣的书。”

还有一些童鞋更是直接留言问:

“我要不要读自己不喜欢的书呢?”

“我要逼迫自己读不喜欢的书吗?”

我的回答是:一定要。

很多童鞋接着问:为什么啊?

我用蔡康永的一句话回答他们:“如果你只看合乎自己口味的书,那你永远只能知道你已经知道的事情。”

只读看得懂的书,等于没读过书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02

1821年,山西人雷履泰,把日升昌颜料铺改成票号,专营汇兑。

于是中国就有了第一家票号。随后,票号在山西疯狂滋长,掌控了中国大部分金银流通。清朝共有51家票号,其中43家由晋商开办。所以票号英文为“shanxibank”,西方人将票号称为现代银行的“乡下祖父”。但1914年,随着日升昌的倒闭,左右中国金融百年的“山西票号帝国”彻底崩塌。

究竟是什么力量摧毁了这个金融帝国?

余秋雨写了一篇《抱愧山西》:“我认为,是上个世纪中叶以来,连续不断的激进主义的暴力冲撞,一次次阻断了中国经济自然演进的路程,最终摧毁了山西商人。”要是没有太平天国运动、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等暴力冲撞,晋商定能茁壮成长,成为全球金融之样本。

读完余秋雨的《抱愧山西》,我不禁跺脚,为晋商之“时运不济”而惋惜。

但后来有一天,听“百家讲坛”时,经济学家梁小民讲了一堂《晋商成败之谜》。

我听后,顿时“如遭雷击”梁小民提供了一个完全不同的说法:“最终摧毁晋商的,并不是这些动荡,而是晋商自己。当晋商自身强大时,可以把危机变成机遇,实现更大发展,只有当内部问题重重时,社会动乱才会变成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那内部问题是什么?

晋商没完成两种转化。

一是晋商没完成封建商业资本向现代工业资本的转化。票号的钱不是直接借给企业,而是借给钱庄,再由钱庄借出去。商人借到的钱,只能用于周转,而不能用作长期投资。

而同时期华尔街给企业家的,往往是股权投资,这才是真正的本钱。翻开摩根、高盛等投资银行的历史,都可以看到他们扶持了一大批好企业。

二是晋商没将封建钱庄金融制度转化成现代银行制度。

现代银行靠什么?抵押。你把房契、地契拿来,我才贷款给你。

而票号靠什么?信誉。万两银子一句话,我觉得你讲信誉,你说一句话我就把银子借给你。

1904年,一晋商想发起筹组银行的票号维新运动,却被当成谋反而遭扼杀。“在中国历史上,很少有人像晋商一样幸运,凭天时地利迅速爬上财富巅峰;也很少有人像晋商一样,一而再、再而三地拒绝良机,以狂热执着去抱残守缺,直到错过最后一根稻草。”

这就是梁小民的解读。

其之解读,显然比余秋雨准确得多,也深刻得多。

我以前也只喜欢读文学类书籍,但自从听了梁先生这堂讲座后,我努力啃起了经济学书籍,因为我意识到——很多事情只有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才能更深刻地把握问题的实质。

只读看得懂的书,等于没读过书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03

我们为何一定要读自己不喜欢的好书?

不仅仅是为了更深刻的了解事物,更是为了打破我们成长的瓶颈。史上最牛逼的画家当属达·芬奇了,你知道达·芬奇是怎么成为最牛画家的吗?

因为他年轻的时候突然发现:要学好画人像,必须得了解人体构造,于是他研究解剖,成了解剖学家。要画好人像及物体,还必须懂得黄金比例,他又开始研究工程和机械设计,于是他成了当时最牛的发明家。

…………

就这样,他开始了漫长的跨界,

最后还成了雕刻家、建筑师、音乐家、数学家、地质学家、植物学家和作家。

正是因为不断地跨界和融通,达·芬奇才成了史上最牛画家。

余秋雨讲过一个故事,上大学的时候,他去图书馆借书。一位老图书管理员告诉他:“我只要看一个学生的借书卡,就可以预测这个学生的前途,基本八九不离十。”

这是他几十年观察学生得出的结论:“一个未来有大前途的人,第一,喜欢研读很多学科专业好书。第二,还喜欢跨学科研读经典好书。”

这话是什么意思?

就是说,如果我们只钻一门学科,钻到一定深度,往往就会遭遇瓶颈,而打破这个瓶颈,往往需要触类旁通。

最牛的物理学家牛顿和爱因斯坦,之所以能取得大成就,就因为善于触类旁通。爱因斯坦死的时候,念叨的不是相对论,而是“我再也不能欣赏莫扎特了”。

大家可能都知道一句话:“物理的尽头是数学,数学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的尽头是神学。”

这话是什么意思?

就是说,要想在一个领域取得大成功,往往需要从另一个领域进行跨界融通。

自古牛人,莫不如此。

只读看得懂的书,等于没读过书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04

你也许会说:“不喜欢的书,我真的读不下去啊。”

“有些书,读不懂,很难进入,所以不想看。”

我觉得梁文道有句话说得好:“如果一个人一辈子只看他看得懂的书,那表示他其实没看过书。看读不懂的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

这话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刚开始学习认字的时候,觉得阅读每一本书都好困难啊,所以一开始只喜欢阅读绘本和小人书,但随着识字的增加和阅历的增长,我们又爱上了散文、戏剧、小说,诗歌……”

也就是说,兴趣是可以培养和扩大的,同时也是可以转移的。只要对自己“不喜欢”而真正管用的书,铆着劲坚持读下去,那么“不喜欢”的书,终会变成自己“喜欢”的书。

所以鲁迅先生说:“非啃不可的书要硬看。”

如果粗暴一点,可以把书分成四类:

第一种叫工具书,第二种叫消遣书,

第三种叫视野书,第四种叫干货书。

我们不能只局限于读第一种和第二种,人生要想活得开阔,就必须要学会啃第三种和第四种书。

只读看得懂的书,等于没读过书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04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沈文裕,沈文裕原本是个钢琴天才。

他16岁时,就夺得了拉赫曼尼诺夫国际钢琴比赛获第一名,弹的是难度最高的拉氏第三钢琴协奏曲。

当时,他骄傲地说:“莫扎特是有史以来最天才的作曲家,我是最天才的钢琴家。”

从技术来说,沈文裕的确值得骄傲。他的技术比郎朗还好,放眼全球,其技术也是前三级别。但他为什么一直没能成为大师呢?

那时候,张五常劝他:“不要天天参加比赛了,多读读中国的诗词,多体会一下西方的艺术哲理吧。”

张五常为什么这么说呢?

“十八年前我学书法时,苗子对我说:书法写到顶峰是写学问。今天我对小友沈文裕说:钢琴弹到顶峰也是弹学问。”

可这话,沈文裕没有听进去。所以,他至今也只是一个“技术家”。

我们为什么要读不喜欢的好书?

因为你所排斥的,就是你需要学习的。如果你只看合乎自己口味的书,那你永远就只能知道你已经知道的事情,那你永远就把自己局限在了一个狭窄的“隧道”之中。

你可能感兴趣的:(只读看得懂的书,等于没读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