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成大事的,是好人,还是狠人?这个改变华夏的创业帝有答案

能成大事的,是好人,还是狠人?这个改变华夏的创业帝有答案_第1张图片

有人的地方就有竞争,有竞争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从来都不是温情脉脉的。吞并整合是主题,弱肉强食是规律。要想上场做玩家,单枪匹马的小打小闹掀不起大浪。实力过人,还要背靠组织,才是赢家的必经之路。

能成大事的,是好人,还是狠人?这个改变华夏的创业帝有答案_第2张图片

小赵明白这个道理的时候还不晚,才二十一岁。既然是传奇创业故事的主角,最终肯定是惊天动地的成功。确实如此,以致后来人们甚至都不直呼其名。我们也从众一回,小赵在家里排行老二,哥哥早亡,他是事实上的老大,就叫他赵大吧。

赵大的父亲赵弘殷是大公司的基层干部,家里日子挺不错。赵大脑子活、胆子大,单单吃饱肚子远不是目标。跟千千万万的年轻人一样,他觉得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到底是我的,所以很早就离家出去闯荡。理所当然地,外面的世界也给了这个愣头青迎头痛击,让他上了人生一课:成功,不是肚子上的赘肉,想有就会有。

能成大事的,是好人,还是狠人?这个改变华夏的创业帝有答案_第3张图片

出来打拼,没点出息也不好意思回家,普天下的年轻人都有这股傲气。可傲气不能当饭吃,想来想去,就投奔父亲的同事王彦超,想在那里的分公司谋个职位。王叔苦着脸直摇头:不景气,不景气。事少人多,没法安排哇。要不我个人送你些路费,你上其他地方看看机会?

这就尴尬了。赵大拒绝了王叔的“一片心意”,悻悻然道别去了襄阳。

能成大事的,是好人,还是狠人?这个改变华夏的创业帝有答案_第4张图片

襄阳也没有飞黄腾达的机会,但在那儿,他遇见了一个神神叨叨的老和尚。

当时是在庙里。老和尚见了赵大,两条白眉乱抖,伸手一把拉住他:“善哉,少年,我看你骨骼精奇,世界和平全靠你啦。”

赵大警惕地护住瘪瘪的钱袋:“我没钱。”

老和尚神秘地呵呵一笑:“我不但不收钱,还要给你钱做路费。”

“去哪里?”

“北漂。”

揣着老和尚的钱,赵大真的打算北上找机会。

能成大事的,是好人,还是狠人?这个改变华夏的创业帝有答案_第5张图片

机会总是有的。父亲服务的那个公司,业务部门正在招人派往北方。算不上什么高薪职位,就是一线业务员,很累很苦的那种,而且马上就要去北方抢夺市场,有一场恶仗要打。

赵大想了想,据说成名要趁早,自己今年已经二十一,再这么蹉跎下去,要被同龄人抛弃好几回了。不能再好高骛远,踏踏实实从底层干起吧。于是报了名。

赵大跟着业务部门负责人郭威一起去山西,在那里做成了人生第一笔业务。从此以后,就在老郭手下玩命干,南征北战跑业务。

团队里的业务骨干柴荣,是老郭老婆的侄子,也是老郭的养子。柴荣业务能力超强,比赵大年长七岁,赵大亲热地喊他大哥,跟着他着实学了很多业务知识。

能成大事的,是好人,还是狠人?这个改变华夏的创业帝有答案_第6张图片

赵大兢兢业业地在基层打拼,日复一日,老和尚的话逐渐也就淡忘了,直到三年后发生了一桩大事。

公司的大老板刘总去世了,儿子小刘总接了班。郭威是经营班子成员,受刘总的临终嘱托,和几个老兄弟一起辅佐小刘总。

可是年少气盛的董事长不领情,把郭威这些老资格的部下当作眼中钉。为了立威,掀起了人事清洗的血雨腥风,对郭威等几个老臣子狠下杀手。

比狠,郭威从来没怕过。纵横商场多年,能力、实力、人脉都没有弱项。他登高一呼,带着手下人揭竿而起,把小刘总赶出了公司。随即召开临时董事会,自己坐了董事长的位子。

郭威上位,一荣俱荣的干儿子柴荣当然也火箭式上升。柴荣没有忘记小弟,把赵大升了职带在身边。

赵大就此踏上管理岗位,有了自己的办公室和一班手下。


又过了三年,赵大的命运再次迎来重大转折。郭威病故,老板换成了柴荣。

一朝天子一朝臣,柴荣的班子里,少不了赵大这样的亲信。赵大的社会阶层再次升级,做了部门负责人,并且归董事长直管。

在柴荣这种精明过人、业务娴熟的老板身边,亲信也不是好当的,必须不断证明自己的能力。老板开个公司,不是为了养一班哥们吹牛打屁。破格升你的职,不是交情够,而是看你能力够。把你放在重要岗位,是要让你的忠诚度发挥作用,坚定不移地维护公司利益。

赵大地位变了,初心没变。依然在一线忘我拼杀,为公司开疆拓土。一年又一年,用出色的业绩回报昔日大哥、今日老板的重用。

到了第六年,柴荣因病去世,把公司扔给了他七岁的儿子。

这下子人心散了。跟着屁大的孩子能做什么大事,没个奔头啊!当时赵大担任公司主要业务部门的头头,能力强、又仗义,很具威望。人心惶惶的时候,大伙都慢慢地把目光转向他,眼中似乎有一团团希望的火焰燃起。

于是,郭威曾经召开过的临时董事会,又一次重现。赵大众望所归,被大伙披上一件黄袍,推到了董事长的宝座上。这次改变历史进程、影响华夏各民族命运的重要事件,发生在河南新乡的陈桥驿,史称“陈桥兵变”。

是的,赵大就是宋太祖赵匡胤。

能成大事的,是好人,还是狠人?这个改变华夏的创业帝有答案_第7张图片

从应募加入后汉军队,到踏上人生巅峰,成为宋朝的皇帝,宋太祖花了十二年。时间不算长,但也不算短,作为传奇故事的主角,还差点什么。

所以要加上他的非凡成就。自从大唐灭亡,天下分裂。七十多年里,中原地区历经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周边地区更是有吴国、南唐、吴越、闽、南汉、前蜀、后蜀、楚、南平、北汉等十来个小国,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

动荡离乱的分裂时期,百姓在战乱中活得不如一条太平犬。赵匡胤大展神威,一步步消灭割据势力,统一了当时华夏的大部分地区,从而改变了天下百姓的命运。他开辟的宋朝,作为那个时代全球最大的国家之一,庇护了我们的先祖长达三百多年。


行伍出身的开国皇帝,放到现在的“成功学”课程里,应该会是个野心勃勃、终于出人头地的成功案例。用“厚黑学”分析,一定是个脸皮厚、心肠黑的厉害角色。

赵匡胤的人设其实不是这样的。也曾斩将夺旗,也曾破城灭国,但他始终有别于那些残忍狠决的乱世枭雄。他杀过人、发过狠、犯过错,但本质上是一个好人,更像一个实诚厚道的邻家大叔。

赵匡胤帮柴荣打工的时候,就是清廉正直的典范。他骁勇善战,威震敌国。南唐皇帝秘密派使者找到这个手握实权的大将,送上白金三千两。既是拉拢,又是离间君臣关系。赵匡胤想都不想,第一时间上交,进一步赢得了柴荣的信任。

要了解一个人,还可以观察他的朋友。好人惺惺相惜,坏人臭味相投。曹彬曾在柴荣手下掌管茶、酒等营利事业。赵匡胤喜欢喝酒,有一回向曹彬讨酒喝。曹彬正色说:“官酒不能给你。”自己掏腰包买了酒给赵匡胤。这种不沾小便宜、不欺老板的正派人物,大投赵匡胤的脾气。宋朝建立后,赵匡胤引为心腹、委以重任,曹彬后来成为战功赫赫的一代名将。


一个人身处高位时,更能暴露本性。赵匡胤做了皇帝,没有为所欲为、快意恩仇,还是那个仁厚过人的大丈夫。

赵匡胤在军中被黄袍加身时,与众将约法三章:不能冒犯太后和小皇帝,不能凌辱朝中大臣,不能抢掠百姓。从陈桥驿带兵返回京城后,与宰相等重臣相见,赵匡胤呜咽流泪道:“我辜负天地,现在竟然到了这种地步。”

可以说他在演戏,史上皇位非正常传递时,这一幕时有发生。但是自黑到如此程度,也看得出他对于夺取后周孤儿寡母的政权,不是得意洋洋,而是心怀愧疚的。人有愧疚,知羞耻,行为就不会没底线。据记载,宋太祖在宫中立了一块碑,每个新皇帝即位,都要跪读三条誓言:

一、保全柴氏子孙;

二、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

三、子孙违誓,天地不容。

皇帝忠厚,没有大肆杀戮“前朝余孽”,没料到手下有个狠人跳了出来。

赵匡胤人气超高,得到了大部分人的拥戴,总还是有反对派存在。有个叫韩通的高级将领意图抵抗,大将王彦升迫不及待地表现了一把,将韩通诛杀。赵匡胤对于这种违背自己“秋毫无犯”命令的行为,心中厌恶。王彦升能打仗,还是陈桥驿兵变的功臣,不能加罪,否则寒了众将士的心。但是,此后终王彦升一生,都没有得到重用。太祖皇帝的好恶,在这件人事安排上体现无遗。

这个王彦升不是东西,那个当初不肯收留赵匡胤的王彦超,情商就很高。

各地的节度使到京城述职,谈完公事,君臣一起小酌几杯。太祖皇帝笑眯眯地问老王:“当初为啥不收留朕啊?”

王彦超不慌不忙对答道:“刚到马蹄的浅水,怎么住得下神龙?陛下如果留在小地方,怎么会有今日?”赵匡胤闻言大笑。皇帝胸怀广阔不计旧怨,臣子机智灵活善颂善祷,成就了君臣佳话。

赵匡胤又对诸将说:“你们常年戎马,实在太辛苦,这不是朝廷优待功臣的本意啊。”有几个不解风情的武夫拍着胸脯,唾沫乱飞地自吹“俺还能再干二十年”。王彦超却是闻弦歌而知雅意,立即表示想要告老回乡,余生只愿岁月静好、富贵太平。赵匡胤也不亏待手下,厚赐钱财,皆大欢喜。通过两次这样的“杯酒释兵权”,谈笑间解决了唐朝藩镇割据的后遗症,巩固了政权。人主不妄杀,功臣得以善终,大宋的崛起少了许多戾气,具备了一个文明的开端。

能成大事的,是好人,还是狠人?这个改变华夏的创业帝有答案_第8张图片

当然,宋太祖远非完人,也会犯错误。

他是马上皇帝,自身武艺高强。身处高位没有上阵的机会,就喜好打猎,过过舞枪弄棒的瘾。有一次打猎的时候,坐骑马失前蹄,让他摔了一跤。赵匡胤是个直鲁汉子,大怒道:“我能威服天下,还驯不服一匹马!”当下拔刀杀马。

过会冷静下来,赵匡胤后悔了,自责说:“作为皇帝,本不该屡次游猎。又轻易杀马,这是过当的行为。”从此终身不再打猎。

何等自律的天下至尊啊。


明君都有一个共同的优点,容得下不同意见,宋太祖也不例外。

有个官员立了功,赵匡胤鄙薄他的为人,就是不给升职。重臣赵普反对皇帝的做法,说:“刑罚和赏赐,是天下人的权利,不属于陛下一人,不能以个人的喜怒决定。”赵匡胤很生气,拂袖而去。赵普跟着他不放。赵匡胤进了内宫,赵普就站在宫门外等着。赵匡胤后来醒悟了,下令给那个人加官。

还有一次,赵普想安排某人到某个职位。赵匡胤觉得不合意,没有答应。第二天,赵普又上奏这件事,还是不答应。第三天又上奏,赵匡胤恼了,把赵普的奏折一撕两半扔在地上。赵普脸色自若,慢吞吞地捡起奏折,回家缝缝补补,第四天又上奏。赵匡胤拗不过只好同意。此人后来果然称职。

皇帝虚心纳谏、闻过则改,才能造就君明臣贤的开国盛事。


经历多年混战,天下百废待兴。赵匡胤又以身作则,提倡节俭、共克时艰。

宫中的帘子,用的是普通青布。身上的衣服,反复洗涤舍不得扔。身为公主的女儿爱美,用翠羽装饰衣服,老赵语重心长地阻止她:“你长在富贵人家,要懂得惜福,以后不可再用这种奢侈的饰品。”

有个不识相的家伙申请用一根大木料制作精致器具。赵匡胤恼了,批复:“破大为小,要不斩你的头吧!”这是要求物尽其用。

后蜀皇帝孟昶(读如厂)被俘后,赵匡胤发现他的夜壶用七种珠宝装饰,立即砸碎:“用七宝装饰这种东西,那么该用何等宝物做餐具?如此骄奢淫逸,不败落才怪!”


赵匡胤还是个秉性率真、不喜务虚的直肠子。

京城皇宫落成,他在正殿就坐,下令大开诸门,里外都能一览无余。他说:“这就像我的心思,没有那些弯弯绕绕的邪念,大家都能直接看到。”

又登上皇城的城楼,不解地指着匾额问赵普:“‘明德门’写成‘明德之门’,为毛多个‘之’字?”赵普心里暗暗鄙视:初中语文课没好好听啊?一边回答:“这是语气助词。”皇帝摇摇头:“之乎者也,助得甚事。”赵普无言以对。

赵匡胤丘八出身,言行质朴。但懂得文化的重要性,好学上进,并非全无文采。

能成大事的,是好人,还是狠人?这个改变华夏的创业帝有答案_第9张图片

年轻时参加PARTY,有人写了一首“日出”诗,词句工整但是意义浅陋。赵匡胤不以为然。那人不服气,搞事说:“你行你上!”赵匡胤傲然起身,应声朗诵:

太阳初出光赫赫,

千山万山如火发。

一轮顷刻上天衢,

逐退群星与残月。

日后的帝王气象,这里已经隐隐可见。

做了皇帝,更注重读书。大宋兵锋直指后唐的时候,金陵城内的文人皇帝李煜派来一个使者徐铉,这也是个大文豪,更兼口才了得。徐铉仗着满腹经纶,想要口吐莲花让大宋收兵。在殿上,徐铉盛赞李煜博学多艺,把他描写月亮的诗篇拿出来炫。赵匡胤大笑道:“这种寒士语气,朕瞧不上。记得年轻时路过华山脚下,醉卧田间,醒来天上一轮明月高挂,就念了这句:

未离海底千山黑,

才到天中万国明。

满殿皆惊,徐铉折服。正所谓天纵英才,能者无所不能!


华夏历史上的明君,最为人称道的,无过于唐宗宋祖。总体而言,两个人都是心胸宽广,应该不是巧合。别看唐太宗李世民杀兄屠弟,那是无可奈何、你死我活的皇位之争。日常生活中,也是可亲可敬。

唐太宗在玄武门摆酒请客,手书几张飞白字赐群臣。大家一哄而上争抢。散骑常侍刘洎(读如计)甚至跳到御床(榻)上,伸臂抢到一张。太宗不以为怪,哈哈笑着掉了句文:

“昔闻婕妤辞辇,今见常侍登床。”

(婕妤辞辇:班婕妤守礼,辞谢汉成帝同车的典故。)

如果这个皇帝平时阴狠残酷,哪个大臣吃了熊心豹子胆,敢这般御前失礼?

唐宗宋祖,成就了天下最成功的大事,仍然秉持宽厚待人的本性。是不是也可以反过来说,惟其不失为心存善意的好人,所以才能一览天下小,踏上事业的巅峰?

成功离不开一个高素质的团队,而带头大哥的人格魅力,恰是团队最重要的凝聚力,创业帝的成功绝非偶然。并且,这样的带头大哥,可以同患难,也可以共富贵。

很显然,是好人,而不是狠人的团队,格局更大,顶点更高,回报更多。

历史是最高明的编剧,了解一些史事,也永远有其现实意义。以后谁再说读史无用,就把这篇文章甩给Ta。

能成大事的,是好人,还是狠人?这个改变华夏的创业帝有答案_第10张图片

本文综合《宋史》、《续资治通鉴》、《历代诗话》、《邵氏闻见录》、《尧山堂外纪》等典籍而成。与公众号内的其余原创文章一样,绝无杜撰。我是经典文化的搬运工,不负责编造史事。

你可能感兴趣的:(能成大事的,是好人,还是狠人?这个改变华夏的创业帝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