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分享教学·56

9.3.3创新性人格是创新能力的给养

创新,需要极强的创造意识,需要独特、新颖的创造性思维。但创新更需要创新性人格,它是创新性能够得以持续的基础。任何创新性活动,都收到其人格或个性的影响或制约。吉尔福特(1897-1987,美国心理学家)曾提出创新性人格的八条特征:有高度的独立性和自觉性;有旺盛的求知欲;对事物有深究的强烈动机;善于观察且知识面广;学习或工作追求准确与严格;有丰富的想象力;富有幽默感;意志品质出众,能够长时间地专注于感兴趣的问题之中。因此我们老师应该洞悉学生的个性特点,然后在创新性环境的营造上多多给力,为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培养打下基础。

当然,培养创新性人格的同时,还不要忘了人格的另一种体现的培养——情商培养。情商(EQ)又称情绪智力,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以往认为,一个人能否在一生中取得成就,智力水平是第一重要的,即智商越高,取得成就的可能性就越大。但现在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情商水平的高低对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也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有时其作用甚至要超过智力水平。心理学家认为,情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认识自身的情绪,因为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成为自己生活的主宰;二是能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即能调控自己;三是自我激励,它能够使人走出生命中的低潮,重新出发;四是认知他人的情绪,这是与他人正常交往,实现顺利沟通的基础;五是人际关系的管理,即领导和管理能力。心理学家们还认为,情商水平高的人具有如下的特点:社交能力强,外向而愉快,不易陷入恐惧或伤感,对事业较投入,为人正直,富有同情心,情感生活较丰富但不逾矩,无论是独处还是与许多人在一起时都能怡然自得,特别是情商高的人,创造力更大!

在语文分享教学的课堂上,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要“根据素质教育对语文教学的要求,以及语文教学对学生发展所能形成的现实影响,语文教学必须体现教学内容时代化、教学过程探索化、教学活动开放化、学习评价多样化等特点。”当然有人会说,有创新的确是人的发展最高境界,但是如果千篇一律,要求每一人都会创新,那也,要么就会流于空谈,要么就会赶鸭子上架,最终会造成高要求高标准下牺牲一大片。对此,语文分享教学认为:第一,创新是个相对概念,不是绝对概念,其不要求每个人都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是相对自己的发展而言,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创造自己的最大财富;第二,我们可以仿照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的做法:“合格 + 特长 + 创新”。“合格”:规定全面的基本素质要求,有效克服学生“偏科”,教师“片追”等应试教育的弊端;“特长”:激励学生生动活泼、有特色地发展,避免了“千人一面”;“创新”: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活动。这种“基础+特长+创新”的评价要求,有利于引导学生全面、主动地创造性发展。

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也指出:教育奠基中华,创新引领未来。改革创新是当代中国的时代主题,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教育改革创新是时代的呼唤和要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哪里有改革,哪里就有活力,哪里有创新,哪里就有新局面。

创新,是教育之魂,创新,是语文分享教学的最高境界!

你可能感兴趣的:(语文分享教学·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