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造访伦敦,沿泰晤士河南岸的混凝土艺术群漫步,英国国家剧院(The National Theatre)是不可错过的重点。
比起过去,NT Live的登陆让中国观众对英国国家剧院不再陌生,坐在放映厅里,世界顶尖的舞台技术和剧场巨星“纷至沓来”,也是因为这样,这座现代感十足的fashion建筑成为了中国剧场发烧友规划“世界剧场之旅”蓝图时无法忽略的一站。
2014年,NT50周年纪念时的泰晤士河南岸
今年春天,就读于南京大学戏剧影视艺术系的阿乐赴英国交流学习,课程之便全方位地参观了NT剧场和后台。
阿乐的朋友圈
望梅止渴也好,或是作为未来攻略也好,跟着阿乐走进NT后台——
我是阿乐,在英国交换一个学期,学习电影和戏剧。
早就听说Stages and Styles课程计划中有一项内容是参观英国国家剧院(National Theatre,以下简称NT)——走进剧院,穿过帘幕,参观后台。对于一个学习戏剧的学生来说,大概很难找到比这更兴奋的事了。
泰晤士河
有人吐槽过,每个国家最丑的剧院总是国家剧院,而作为混凝土艺术建筑,NT却有种敦实又利落的气质。站在剧院正门口,一抬头,就可以看见伦敦眼。
剧院早上9:30开门,9点左右,NT的正门口就有不少人在排队。剧院每天会放出少量当天场次的特价戏票,很多人会早早守在门口等票,对于那些想要花最少钱看最多戏的人来说,他们损失的不过是一个懒觉。
进去之后,工作人员给我们发了后台之行的工作服,穿上背心,大家都很兴奋,打扮fashion得不行,一看就是混时尚圈的。
工作人员比我们更兴奋,涨红着脸,神采飞扬地问:“Are you ready?”
NT版《哈姆雷特》剧照
NT由3个分剧院组成,分别是奥利弗剧院(Olivier Theatre)、利泰尔顿剧院(Lyttelton Theatre)以及多尔夫曼剧场(Dorfman Theatre,前身是Cottesloe Theatre科泰斯洛剧院)。每个剧院的规格、风格都不同,可以适应不同类型剧目的需要。
奥利弗剧院是NT最大的剧场,以希腊的埃皮达鲁斯(Epidaurus)圆形剧场为原型设计的扇形观众席可容纳1150名观众。很多到访NT的观众惊叹于复杂舞台设计下的平稳换景,对于奥利弗剧院来说,馆内升降式旋转滚筒是完成这一切的奥秘。
《弗兰肯斯坦》奥利佛剧院演出剧照
剧场名源于NT首位导演Laurence Olivier,同时他也是20世纪英国杰出的演员。
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演员站在舞台正中间时可以观察到每个观众的表情,所有观众的视线都向着舞台中心发射。
剧场内有可以移动的楼层,观众可以选择任何他想要的高度,任意一个座位都是绝佳视角,没有遮蔽。
奥利弗剧院
与我同行的一位意大利姑娘在进入奥利弗剧院后也非常兴奋,她甚至激动地抱住我,也无以表达她感受到的震撼。
她说:“我想在这里工作,迫不及待地想要站在舞台中央。”
我们参观时,《第十二夜》正在“翻台”,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因为同一段时间内总是会有好几部戏在同一个剧场上演,所以他们需要不停地换舞台。
《第十二夜》,供图:Rita
另一位同行的同学问“演员需不需要戴胸麦”,工作人员笑着说不用,剧场在建设时就考虑到了这一点,演员不用麦,声音也能够清晰地传到剧场每个角落。
身边顿时响起各种抑扬顿挫的“amazing!”
利泰尔顿剧院,剧场名源于NT的首位主席Oliver Lyttelton。
不同于Olivier的圆形舞台,Lyttelton的舞台是镜框式的,剧场设有890个座位,坐在其中任意一个位置,整个舞台都可以一览无余。
如果说Olivier让人在庄严中热血澎湃,Lyttelton则给人一种冷静客观的感觉。演员在自己创造的世界里嬉笑怒骂,观众凌驾于舞台之上,不动声色地观察着戏中人的一举一动。
我们参观时,Ivo van Hove导演的《海达·高布乐》正在彩排,看起来是值得期待的作品。
Ivo van Hove作品《人声》曾首演参加第二届乌镇戏剧节
多尔夫曼剧场是个小剧场,它实际上是一个长方形的房间,三面是画廊,还有一面是舞台。观众席和舞台都是活动的,因此可以根据不同剧目的需要重新排位及调整空间,通常在这里上演的是一些实验性剧目。
我们熟悉的《深夜小狗神秘事件》即是在这里上演。
《深夜小狗神秘事件》剧照
英国的剧场里都设有bar或是cafe,我第一次看到每个人晃着一只高脚杯走进剧场时都惊呆了。我和我的老师交流了这件事,我问这会不会和一种信任机制有关,礼仪与信任的相互关系。老师想了想,调皮地眨眨眼说,也可能只是为了赚钱。
NT工作区
穿过迷宫般的办公区,我们来到后台。
这里有很多工作车间,分门别类:木料间、道具制造间、油漆间、绘制间……说实话,在国内我也去过一些剧院后台,但从来没见过规模如此之大的,NT完全是一个可以自给自足的戏剧工厂,从建组、做剧本、选演员、排练、设计道具、生产制作、置景、演出,非常成熟的一条龙生产流水线。
我在NT了解到,剧院每年会制作25部以上剧目,每年整个剧院的运营费是1亿英镑,其中只有1500万英镑是来自政府补贴,因此很大程度上,票房收入成为支撑其运营的一个重要来源。
然而,即便是拥有西区这样世界数一数二的戏剧天堂的英国,对于很多人来说,在国家剧院看戏依然是属于精英阶层的一种生活方式,因此,剧院生存成为一大难题。
2009年,英国国家剧院启动了“NTLive”项目,通过高科技手段,对演出进行高清拍摄与传播。2015年,借着中英文化交流年的契机,NTLive系列放映活动在中国开启,先后在上海等18个城市26个影剧院播放400场,吸引观众超过8万人次。
也是因为这样,远在中国的我们离NT演出如此之近。
如今,因为林兆华戏剧邀请展、乌镇戏剧节等重量级戏剧盛会,我们在中国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国际顶级剧场作品,时代恩赐,常常感激。
参观NT时我想,我们都知道中国戏剧未来有很长的路要走——所有人都知道。单看到这些戏,惊呼“Amazing!”很容易,但若从我们的剧场出发,后台是精准的舞台技术,台下是全院满座的观众席,那该是多么值得赞叹的事啊!
(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安妮看戏wowtheatre)
▼
【上海】英国国家剧院现场呈现《哈姆雷特》
2017年5月6日、19日
▼
【上海】英国国家剧院现场呈现《科利奥兰纳斯》
2017年5月7日、28日
▼
【上海】英国国家剧院现场呈现《一仆二主》
2017年5月14日、25日
识别下图二维码,掌握更多演出最新动态~还会有各种优惠和福利哦,你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