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第四章-行为和态度

态度可以界定为个体对事情的反应方式,态度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来评价世界
态度由三个基本要素组成(ABC):

  • 感觉(affect)
  • 行为倾向(behaviour tendency)
  • 认知(cognition)

态度决定行为吗

我们精通并擅长为自己的行为寻找原因,但却非常不善于做我们已找到原因的事 —— 罗伯特·埃布尔森

社会心理学家艾伦·威客(Allan Wicker)得出结论:人们表现出的态度很难预测他们的行为
同时人格特点在预测行为上同样无效

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到我们的行为,结论是:

  • 社会影响力因素很大,大到能够诱发人们违反他们最深层的信念
  • 宗教态度能够很好地预测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个体总体的态度行为
  • 当我们观察个体总体的或通常行为而非单独的某一次行为时,态度对于行为的预测效应会变得更加明显
  • 特定且相关的态度确实能够预测行为:1)将影响态度和行为的其他因素最小化;2)态度与观察到的行为存在具体的相关;3)强有力的态度能够更好地预测行为
  • 当我们思考自己的态度时,态度才会影响我们的行为,人们进行自我觉知可以加强言行之间的一致性

菲什拜因与阿杰提出,个体的 1)态度 2)知觉到的社会标准 3)控制感共同决定行为意向

行为何时决定态度

  • 我们扮演的角色会影响我们的态度
  • 当一个人的话语没有令人信服的外在解释时,语言就会变成信念
  • 登门槛现象改变态度
  • 如果威慑强大到能引发某种需要的行为,或者温柔到让他们觉得有主动选择权的话,他们会内化这种凭良心做的行为。道德行为,特别是主动选择而被迫做出时,会影响道德思维

为什么行为会影响态度

三个可能性原因:

  1. 自我展示理论认为,处于某些重要的原因,我们会表现出一定的态度,以使我们看起来一致
  2. 认知不协调理论认为,为了减少自己内心的不适,我们说服自己某些行为是合理的
  3. 自我知觉理论假定我们的行为可以揭示自我

自我展示:印象管理

我们表现出与自己一致的态度

自我辩解:认知不协调

认知不写理论:假定当两种想法或者信念在心理上不一致时我们就会感到紧张(失调)
不协调理论主要用来解释行为和态度之间的矛盾关系
不协调理论预测:如果我们的行为不能完全用外部报酬或强迫性因素来解释,我们就会体验到失调,我们可以通过相信自己的所作所为来减少不协调

当人们外在理由不足时,会调整态度适应行为
当人们拥有选择权时,或当他们可以遇见行为结果时,态度依从行为的效应是最强的
当做出重要决策以后,我们经常会过高地评价自己的选择而贬低放弃的选择,以此来减少不协调

定理:如果我们觉得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话,我们的态度就会依从行为

自我知觉

自我知觉理论提出,它假设当我们观察自己行为时我们会做出类似的推断。

行为可以修正自我概念。
比如”情绪传染“,在欢乐的人群中也感觉快乐,在沮丧的人群中会感觉沮丧

当理由不足的时候,自我知觉解释为:人们通过关注周围情境来解释自己的行为。
该理论认为不必要的报酬有时候带来一些隐性的代价,没有预期的报酬并不会破坏内在的兴趣,因为人们仍然可以将他们的行为归因于自己的动机
当个体很明显是为了控制别人而事先付出不相称的报酬时,就会发生过度合理化效应。关键是报酬意味着什么,是针对成就则会增加内部动机,如果为了控制,则会降低内在动机。

理论比较

自我展示理论解释了为什么表面上看起来行为会影响态度,其他两种理论解释了原因:

  • 不协调理论假定我们认为自己的行为是正当的,并以此来减少我们内部的不适
  • 自我知觉理论则嘉定我们观察自己的行为并对自己的态度做出合理的推断,就如同我们观察他人一样

对不协调理论强有力支持的在于不协调的激活。自我知觉理论认为当我们的行为和态度不一致时并不会产生紧张。它只不过是假定当我们的态度不坚定时,我们会用自己的行为和环境来解释那种态度。

但是如果你觉得你要对一件令人厌恶的事件负责的话,你就会体验到不协调的激活。自我肯定理论解释说,不快的事情会让我们觉得自己很愚蠢,破坏了我们的自我能力和善良感,我们需要证明自己的行为和决定是一种自我保护。

不协调理论无法解释过度合理化效应,因为在有报酬的情况下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应唤起高度的紧张感。

总之:

  • 不协调理论可以成功地解释行为与明确的态度冲突时出现的结果:由于感到紧张,所以我们调整态度来缓解紧张。那么,不协调理论就解释了态度的改变
  • 在我们的态度还没有完全形成的情况下,自我知觉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态度的形成

你可能感兴趣的:(社会心理学第四章-行为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