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rewell,胶片时代的电影摄影大师

文 | magasa


岁末年初,好莱坞接连失去了两位电影摄影大师,他们是哈斯克尔·韦克斯勒(Haskell Wexler)和维尔莫斯·齐格蒙德(Vilmos Zsigmond)。


Farewell,胶片时代的电影摄影大师_第1张图片

哈斯克尔·韦克斯勒和维尔莫斯·齐格蒙德


韦克斯勒和齐格蒙德有很多相似之处,两人都参与塑造了上世纪70年代以来好莱坞电影的视觉风格。从他们的作品开始,摄影不再是为了装点明星的姿容,光影、色彩和运动的协调一致更加重要。两人都获得过奥斯卡奖和美国电影摄影师学会的终身成就奖,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都入选有史以来影响力最大的十位电影摄影师,和格雷格·托兰、黄宗霑、斯托拉罗等巨匠并列。


Farewell,胶片时代的电影摄影大师_第2张图片
哈斯克尔·韦克斯勒


韦克斯勒1922年生于美国芝加哥。他的电影生涯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即同时在商业电影和纪录片两个领域游刃有余。在成为好莱坞大牌摄影师之前,他已经是激进的纪录片电影工作者。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韦克斯勒学着拍真实电影风格的纪录片,他和欧文·柯什纳(后来是《星球大战之帝国反击战》的导演)一起尝试将真实电影的技术和手法融入到故事片的叙事传统中,从那时起,他奠定了自己手持摄影和街头拍摄的名声。


Farewell,胶片时代的电影摄影大师_第3张图片
《灵欲春宵》


为迈克·尼科尔斯拍摄《灵欲春宵》时,韦克斯勒运用手持拍摄方法增加几个人物之间的情感张力。这部影片为他带来历史上最后一座专为黑白电影设置的奥斯卡摄影奖。


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位大摄影师竟然是色盲,他对颜色的感知异于常人,这也让他的工作方法并不循规蹈矩。他根据自己的这个与众不同之处,发展出了一种更加强调对比和阴影的视觉风格。


Farewell,胶片时代的电影摄影大师_第4张图片

《对话》


Farewell,胶片时代的电影摄影大师_第5张图片

《飞越疯人院》


因为生性桀骜不驯,韦克斯勒和很多大导演处不好关系,他也没有太多固定的合作对象。为科波拉拍摄《对话》时,两人爆发矛盾,科波拉炒掉了他。接下来,他帮米洛斯·福尔曼拍摄《飞越疯人院》,拍到一半的时候,因为质疑福尔曼的能力,和制片人迈克尔·道格拉斯也有分歧,韦克斯勒又被炒掉。


Farewell,胶片时代的电影摄影大师_第6张图片
《天堂之日》


有很多人不知道,电影史上伟大的自然主义美学杰作《天堂之日》有一半都是韦克斯勒拍的,他顶替了当时必须离开的内斯托·阿尔芒都。


Farewell,胶片时代的电影摄影大师_第7张图片
《冷酷媒体》


韦克斯勒偶尔也做导演,他执导过一部揭露媒体本性的电影叫《冷酷媒体》,学习新闻和传播的人恐怕都知道这部影片。该片以上世纪60年代美国民权运动为背景,不仅批判性地探讨了媒体在社会运动中起到的作用,还将纪录电影的手法与虚构故事相结合。此片后来被选入美国国会珍藏片目。


Farewell,胶片时代的电影摄影大师_第8张图片
维尔莫斯·齐格蒙德


比韦克斯勒小八岁的齐格蒙德1930年出生于匈牙利,1956年匈牙利爆发抗议苏联的革命时,他和好友拉兹洛·科瓦奇(后来也是好莱坞最出色的摄影师之一)决定冒险把运动过程拍摄下来。他们从学校借来一台摄影机和若干胶片,把摄影机装在纸袋里,透过小孔偷偷拍摄。后来两人携带3万英尺胶片经奥地利辗转逃往美国避难,拍摄素材被剪进纪录片在CBS电视网播出。


Farewell,胶片时代的电影摄影大师_第9张图片
《目标》


两人曾在公园捡垃圾谋生,慢慢找机会拍一些小成本电影或电视。科瓦奇后来被彼得·博格达诺维奇挑中为其处女作《目标》掌镜,从此崭露头角,他成名后又拉了老朋友一把,将齐格蒙德推荐给大导演罗伯特·奥特曼。


齐格蒙德受的欧洲电影教育要求它抑制鲜艳的色彩,着重表现光线微妙的层次,这让他和美国同行比起来非常不同,这也是好莱坞导演最欣赏他的地方。


Farewell,胶片时代的电影摄影大师_第10张图片
《花村》


Farewell,胶片时代的电影摄影大师_第11张图片
《黑色大丽花》


罗伯特·奥特曼是齐格蒙德生涯前期合作最多的导演,他们一起拍过《花村》《幻象》和《漫长的告别》。另一个他固定合作的导演是布莱恩·德·帕尔玛,他们一起拍摄了《迷情记》《虚荣的篝火》和《黑色大丽花》。后来齐格蒙德成了晚年伍迪·艾伦最喜欢的搭档,《双生美莲达》《遭遇陌生人》《卡珊德拉之梦》均由齐格蒙德掌镜。


Farewell,胶片时代的电影摄影大师_第12张图片

《第三类接触》


本来齐格蒙德可能成为斯皮尔伯格的御用摄影师,两人拍了《横冲直撞大逃亡》,之后又一起合作科幻巨片《第三类接触》,后者为齐格蒙德带来一座奥斯卡金像奖,但两人在拍摄过程中发生冲突,从此分道扬镳。


今天许多人不再记得导演迈克尔·西米诺的名字,他最有名的两部作品《猎鹿人》和《天堂之门》,也都是由齐格蒙德担任摄影师。


Farewell,胶片时代的电影摄影大师_第13张图片
《猎鹿人》


单只《猎鹿人》一部作品,也足够齐格蒙德名垂青史了。片中有一场婚礼戏,当时是夏天,而影片要求是秋天。于是剧组把街边树上的叶子摘下,齐格蒙德降低了外景戏份的饱和度,让画面呈现出一种萧索和离别的气氛。


Farewell,胶片时代的电影摄影大师_第14张图片
齐格蒙德


晚年齐格蒙德和朋友一起创立了“全球电影摄影学院”,目的是训练数字时代的摄影师。他生前发表过一篇文章叫“电影摄影正在发生变化”,从中可以看出他积极面对当代电影从胶片到数字转型的努力。他指出,摄影师要重新完成自我教育,跟上时代的转变。他说这话时的心情,一定和他60年前刚踏上美国土地的那一刻并无二致。


2016年1月1日,齐格蒙德去世,享年85岁。在此之前几天,2015年12月27日,韦克斯勒去世,享年93岁。


点击或输入以下关键词,查看过往精彩内容

华语烂片 | 文革片单 | 足球 | 高仓健 | 真探 | 希区柯克 | 原力觉醒 | 师父 | 同性恋电影 | 卡罗尔 | 惊悚片 | 性意识 | 八部半 | 最好华语片 | 边境杀手 | 侯孝贤 | 绝命毒师 | 电影院 | 柳升完 | 福尔摩斯

Farewell,胶片时代的电影摄影大师_第15张图片 编辑:任小佳 [email protected] Farewell,胶片时代的电影摄影大师_第16张图片 扫描二维码 下载虹膜付费版


你可能感兴趣的:(Farewell,胶片时代的电影摄影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