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习随时随地,未来就是现在(二)

让学习随时随地,未来就是现在。

这句话可以展开成三句话,上周的《让学习随时随地,未来就是现在(一)》讨论了第一句“随时随地学习,随时随地玩耍”,这周接着说第二句:

做好后处理,碎片化学习才有效果


1

碎片化学习的一大误区是:听过那么多道理,记住那么多知识,仍然过不好这一生。

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知道的东西那么多,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

你以为你知道的是真的知道吗?未必!

比如说,你在初中物理学过热传导,背过概念,做过练习题。时隔多年,看到或听到“热传导”这个词,大脑会有反应,“噢,我听过,我知道”。

但是,如果我问你铁锅为什么要装个塑料手柄?糖炒栗子为什么要用砂炒?你会想到热传导这个概念吗,会用它来分析问题吗?

如果你的答案是否定的,那么,说明你并不是真正知道“热传导”这个概念,它是它,你是你,你们俩之间没有关系。

我们在进行碎片化学习的时候,就经常会遇到类似的问题。

在地铁上看几页书,听几节微课,又或是周末参加一个座谈会、工作坊,会接触到很多新事物、新名词。

如果到这里,你的学习就结束了,收获就仅限于“听过”,别人谈起来,你能及时附和“我知道”,甚至补充几点。

但是,仅此而已。

未经思考的道理不属于你,未经消化整合的知识不在你的知识体系里。

之所以过不好这一生,是因为你只是听过很多道理和知识,而不是知道


2

想要“知道”,就要在听过之后加上“后处理”。

想要日常碎片化学习产生效果,就要在读几页书、听几节微课后加上“后处理”。

后处理只需简单两步:

1)用自己的语言复述。

2)把它纳入已有知识体系中。

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说起来似乎很简单,做起来却不像你想象的那样容易。

复述,不是简单地把别人说的话照着说一遍,而是合上书,合上笔记,用自己的话梳理中心思想和要点一二三。

(没错,就是中学语文考试那一套,应试教育让人反感,但并不是说我们学的东西没用。恰恰相反,很有用,中学阶段各学科学习打下的基本功,是后续发展非常重要的基础。)

我们常说“教是最好的学”,就是这个道理,要给别人讲清楚,自己不明白怎么行呢?

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很多小伙伴觉得很抽象。你可以把自己的知识体系想象成一张很大的思维导图,它有许多枝干和分叉。

让学习随时随地,未来就是现在(二)_第1张图片

任何新知识都要想办法挂在某个原有的枝干上,尽量避免从最中央的部位新伸出一个枝干。

这点很好理解,如果你遇到一个新知识都从中心点伸出一个新枝干,没多久,你的中心点就被扎成了一个刺猬,很凌乱。

在你查找或调用某个知识的时候,就要在杂乱的枝干里翻找,效率特别低。

而如果你把新知识挂到原有的枝干上,保持中心点伸出的主干尽可能少,查找和调用知识的时候就能够顺藤摸瓜,而且可以把相关的知识全部串起来,便于联想和类比。

举个简单的例子:

最近将迎来“小雪”节气,这是一年当中第20个节气。“小雪”的气候含义是:黄河以北将迎来初雪,但雪不大,还不是非常寒冷;南方大部分地区降温,真正入冬。

当你读到这段话,如果只是把它作为一个简单且孤立的事实记忆,就相当于在自己的中心点上伸出一条细小的枝干,光秃秃的。没多久就会遗忘,枝干就从中心点脱落了。

而如果你把这段话分享给家人或朋友,(请注意,不是动动手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而是转变成自己的语言说出来或写下来),你就会开始思考或观察,“这说得对不对啊?确实如此吗?”

接着,再查找一下自己的知识树,“我还知道哪些节气?”,“小雪之前是什么,小雪之后是大雪吗?”,“有了现代气象预报,节气知识对我们来说还有什么指导意义?”,……

或许你对气象学不感兴趣,只是把它挂到“生活常识”的枝干上;或许你的工作与之相关,会把它挂到“工作”—“气象学”的枝干上;……

每个人的知识树都不一样,在参考认知规律的基础上,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3

后处理完成与否有一个简便的衡量方法:有没有提出新的问题?

如果有,说明你这回真的知道了:已知的多了,与未知的相交边界就拓宽了,自然会产生新的问题。

古希腊哲学家芝诺曾经说过:

人的知识就好比一个圆圈,圆圈里面是已知的,圆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得越多,圆圈也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

如果你没有产生新的问题或困惑,说明你的思考不够深入,整合不够到位,还没有真正的知道。


第二句话讲完了,明天接着说第三句。你能猜到吗?猜中有惊喜!

你可能感兴趣的:(让学习随时随地,未来就是现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