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是台湾的主流民意吗?

吴敦义胜选成为陆媒近期报道台湾的焦点,国民党是否能在下次大选夺回政权还是未知数,但民进党糟糕的两岸政策似乎已难以为继。

时间再往回退一点。2017年4月初我去台湾旅行,绿营治下的台湾,除了熙熙攘攘的日本、韩国游客取代了大陆客成为旅游主力军,政治议题并不常见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哪怕是民进党一再拉拢的「新生代」,更愿意和你聊的是如何「把妹」、称赞大陆便捷的移动支付以及台湾人在大陆的工作情况。

你在台湾能找到「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例证并不多。台北101人行道上若无其事摆放着轮子们无人问津的宣传广告牌。晚间的国父纪念馆,门口已被街舞少年占据,放着喧嚣的音乐,身体扭动翻滚着。「中正广场」也早已改成了「自由广场」,广场尽头的「中正纪念堂」倒是肃穆,但和「自由广场」的牌匾却形成了反差萌。这些国民党从大陆带来已所剩无几的「意识形态」,如今在大陆却也并不常见,没有接受过中国近现代史教育,逻辑上把两岸归属于一个国家并不容易。甚至,你在台湾讲「中国」,没有人认为是「中华民国」,它的含义等同于大陆。台湾就是台湾,和中国是两个概念。

所有的旅行攻略都会建议你在台湾不要和人聊政治议题,在台湾几天,我倒没有刻意避讳,和出租车司机聊起了陆客的生意状况,司机批评完马英九8年的无作为,又开始批评蔡英文削减福利以及破坏陆客的两岸政策。民进党的两岸政策的确让陆客在台湾成了稀罕物,每次打交道的台湾人得知是陆客,都会感叹下最近陆客的锐减。路上遇到的拼车台湾同胞还开玩笑,「你回去告诉大陆同胞不要老想着统一我们」,然后替我付了原本AA的车费。

「统一」在台湾人看来既无必要性也无紧迫性。

你会强烈的感到,台湾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政治和文化生态。日本殖民五十年,原住民,媒体热炒的「二二八」,三次政党轮替,这些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与大陆截然不同的社会气氛。逛诚品书店,日语已然是与中文、英语并列的服务语言,阳明山下的一座市立展览馆,公然纪念当年在此地开垦水稻的日本农业官僚——当然你可以说这是民进党治下的媚日,但那些年近七旬的志愿者给你眉飞色舞讲解当年日本人的「丰功伟绩」,你能感受到日本殖民的强大影响力,这种影响力绝非民进党一己之力能够操控。在这种氛围下,被殖民五十年似乎并不是一件令人耻辱的事。

这一点和新加坡倒有些类似。当年英国开拓新加坡的先驱Stamford Raffles现如今已经是新加坡官方郑重纪念的标志历史人物。有以Raffles命名的商业广场、酒店,市政厅旧址门口也是他的雕像。新加坡的繁荣都归功于他。

在中国大陆,「殖民是罪恶」在政治正确上是不可辩驳的论点——实际上也的确如此,资源的掠夺、杀戮远远超过了所谓殖民带来的社会进步。在台湾,荒诞的「殖民留恋」更像是一种「斯德哥尔摩综合征」,这种病态的民族情感让正常的台湾与日本的民间友好都有些令人不安——九分这个日本曾经占领的金矿区,因为「千与千寻」的取景,日本游客常常带着一种重游故地的喜悦。

你说台湾人支持「独立」吗?与大陆完全不同的政治体系、军队、经济、文化,很难讲他们的意识里对自己是中国人的认同能有多少,「台湾」反而是他们更强的身份认同。

你可能感兴趣的:(「独立」是台湾的主流民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