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韵陈腔

晋韵陈腔(戏评)

(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陈转英声腔艺术欣赏)

——阎建明

(2019年11月24日)

题 记

本人是一个只爱听不会唱的晋剧戏迷。在晋剧青衣行当里,特别喜欢听陈转英的演唱,但多少年来只听其声而未见其人,她的一出戏也没有看过(不包括网络欣赏)。今日写这篇小文谨出于对陈转英艺术造诣的敬畏,也感激这位艺术家多年来对我乡愁的滋养。由于本人对戏曲的认知水平有限,文中疏漏之处难免,想舛误之处亦不少。在此,敬请读者见谅。

陈转英是我国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主工青衣,师承“晋剧皇后”王爱爱。陈转英在吸收、继承恩师“爱爱腔”艺术精华的基础上,承前启后,博采众长,不断创新,勇于超越,逐步形成了具有自己声腔艺术特色的演唱风格——晋韵陈腔(本人定义)。意思就是陈转英的声腔艺术超越了流派的籓篱加持了晋剧的韵味儿。突出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受之于天籁趋步于毫厘

“爱爱腔”是晋剧艺术大师王爱爱以她那种清脆嘹亮的独特嗓音和玲珑剔透的声腔技巧以及有别于人的舞台表演风格等多种元素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戏曲流派。从“爱爱腔”出现在晋剧舞台后,就深受广大观众和戏迷的青睐。近半个世纪以来,追随者不计其数而比肩者却寥寥无几,超越就更难了。可见,“爱爱腔”在晋剧舞台上是一座高不可攀的艺巅峰。

然而,进入八十年代末,陈转英的唱腔与“爱爱腔”如出一辙地悄然出现在了山西晋剧舞台上。于是,晋韵陈腔便像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呈现在了广大观众和戏迷的面前。

如果把王爱爱与陈转英演唱的同一首曲目录制成光碟同时播放,咋一听就是源于一处,声出一人。师徒之间这种声腔艺术效果达到如此难分伯仲的程度,在梨园内极为罕见。诚然,在王爱爱大师的弟子中出类拔萃者不乏其人,但能够与王爱爱大师比肩的弟子除陈转英莫属。

一般来讲,师傅传授的是一种流派的声腔技巧和演唱风格,而传授不了的是师傅与生俱来的嗓音条件。由于在一个流派中,众多弟子的嗓音差异往往会出现同派不同腔,同门不同声,同师不同音的声腔现象。因此,嗓音条件是在戏曲传承过程中很难跨越的一条鸿沟。失去了这个先决条件,你的演唱技巧再好也不是师傅的那股味儿。然陈转英却以她天生一副与“爱爱腔”逼真到家的好嗓子跨越了这条道鸿沟,以一口原汁原味的醇正“爱爱腔”倾倒了无数戏迷。

晋韵陈腔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二、拱出于籓篱汲纳于博采

齐白石老人说过这样一句名言:“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句话深刻阐释了学习继承与发扬光大的关系。意思是说,向我学习的人可能会成功,但是只知道一味的模仿而不懂得创新的一定会失败。

绘画是这样,戏曲传承也同样是一个道理。站在大师肩膀上学戏成功的几率可能会大,但这种成功绝不是去简单地复制一个大师出来。学大师的技艺如果没有超越大师的心素,只是为了相似而一味地去模仿就媚俗了,唱的再好也没有自我,顶多就是个名义上的徒弟而已。因为,没有了自己的演唱风格,到底也不会有出有息。

正因为陈转英悟出了这个道理,从而使自己在声腔艺术的凝练过程中敢于拱出流派籓篱,在继承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条件挑战新的巅峰。就声腔而言,陈转英的嗓音条件与“爱爱腔”接近无二,但她的音域比“爱爱腔”更为宽厚绵润一筹,音色更为甜美温馨一点,板式转换更为平滑婉转一些。这些优越的条件与“爱爱腔”融会贯通后,形成了自己平颤相间,收放自如,抑扬顿挫,游刃有余,气定神闲,满弓满调的声腔艺术特色。

特别是在演唱风格的凝练上,陈转英在继承“爱爱腔”清脆嘹亮,字正腔圆,音纯调正,收放自如的基础上,巧妙地揉进了晋剧陈派艺术的“咳咳腔”旋律,使得“爱爱腔”更加行腔活套,板眼灵动,声腔拔地,魅力倍增。在众多青衣皆推《富贵图》的唱段中,看陈转英的演唱就会得到一种与众不同的艺术享受,她在舞台上一开口就能让你感受到余音绕梁的那种天籁之美。从而,《富贵图》的唱段也因陈转英的声腔艺术而成为了当今晋剧观众中最流行的青衣唱段之一。

晋韵陈腔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三、专注于人物拿捏于情节

声腔艺术是为塑造舞台人物形象而服务的,声腔艺术如果脱离了舞台人物就大跌眼镜了。通俗地讲,在舞台上唱的再好如果离开了唱段中的剧情人物,就只是一个唱调而已了,如同蝉蜕后只剩下一个没有灵魂的空壳儿了。所以,有的人嗓音条件并不错,声腔技巧掌握的也很好,但让人听起来总是有一种如同嚼蜡的感觉,无滋无味儿。

声腔之所以能够成为艺术,是因为演员的声腔个性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与戏曲特定的程式要求、板式转换、剧情特点、人物个性、内心刻画等多种元素融会贯通于一体而构成的一种艺术形态。一个优秀的戏曲演员之所以能够成为大家公认的表演艺术家,就在于对多元素舞台艺术的高超驾驭,而陈转英就是这样一个出色的驾驭高手。

晋剧《龙头拐》是陈转英的代表剧目,剧中淑妃“曾记得十年前风雨夜”唱段,要表达的是淑妃面对太子生身之父刘奕,回忆哭诉当年收养、哺育太子的艰难情景。这个唱段在唱腔设计上采用了“四不像”、平板、夹板、二性、垛板等多种板式,演唱难度极高。陈转英用她那委婉的行腔,优美的音色,清脆的表达,有度的收放把剧情描述的历历在目,把人物刻画的入木三分,把板式连贯的滴水不漏,把场景烘托的引人入胜。可以说陈转英的声腔艺术赋予了《龙头拐》这个晋剧曲目特殊的魅力,使得这个剧目在晋剧舞台上久唱不衰,百看不厌。

晋韵陈腔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陈转英的声腔艺术可以用这样几句话来高度概括:起的自然又落的淡定,清脆嘹亮又柔美甘甜,行腔委婉又干净利索,放的有度又收的断然,接的自如又转的圆润,声腔起伏又行云流水。平颤相间又抑扬顿挫,满弓满调又游刃有余,力拔山河又气定神闲。可以说,陈转英的晋韵陈腔把“爱爱腔”又推到了一个新的巅峰。



晋韵陈腔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阎建明,男,山西省沁源县人,中共党员,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学学历,曾任山西省司法厅公证管理处处长、山西省公证协会会长、中国公证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公证协会培训委员会主任、中国政法大学研究员、中国法律咨询中心研究员、山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两届副主席,山西省作家协会终生作家会员。1980年以来,曾在国家、省、市级刊物上发表小说、报告文学、民间文学、散文、诗歌等各种文学艺术作品和公证学术论文100余篇(部)。特别是从1988年以来,编著出版了70余万字的《公证员手册》、20余万字的《市场经济与公证实务》、25余万字的《公证谈话笔录制作》、30余万字的《企改公证实务指南》、26万余字的《WTO与中国公证应对》、97万余字的《山西公证志》、100余万字的《公证员办证参考》等7部专著。1991年编写的三级电视连续剧剧本《社会天平》由司法部、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成为我国第一部以公证为题材的电视艺术作品,1992年5月在中央台和各地方台多次播放。2012撰写的报告文学《忠诚》在《人民政协报》于2012年2月28、29日全文发表。2013年撰写的长篇传记文学《晋剧公主的飞天梦》在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之后又在《太原晚报》连载数月。2015撰写的长篇报告文学《托起重生的摇篮》在北京《人民出版出版社》出版。

你可能感兴趣的:(晋韵陈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