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打破时间和空间距离 让医疗更加公平

医疗篇

关键词 公平


5G的落地,为医疗领域带来革新,远程医疗、移动诊治步入人们的生活,加载5G技术的人工智能和AR/VR设备正在通过自身的功能参与其中,为医疗赋能。无论是5G还是AI,均处于发展的初级探索阶段,要真正实现5G医疗,专家指出,至少还需要5-10年的积淀。


远程医疗中医更适合


“针有可能要再深一点点”“罗阿姨听我的,腿顺时针转圈。一、二、三。好,反一个方向……”这是上海市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以下简称上海岳阳医院)与遵义市习水县中医院(以下简称习水医院)在远程会诊视频中的一个片段。记者看到,习水医院的患者罗阿姨坐在视频的画面正中间,抬起的右手臂被站在一旁的医生进行针灸,右腿则按照发出指令的一个声音指示在地面上画圈,而如此清晰的画面和声音竟然来自相隔1866公里的上海岳阳医院。


4月15日,岳阳医院与中国电信、华为公司合作,借助的先进网络技术,与定点帮扶对象习水医院进行了一场推拿会诊。视频这端的医生通过远端医生的指导,为面前的患者进行诊治。无论相隔千万里,实现这一场景只需配置一架AR眼镜、一个iPad并下载一个通信与协作产品HiLeia即可。呈现在眼前的视频不仅清晰,就连病历、检查报告等信息也能实时呈现在视频另一边医生的眼前。


“得益于5G的大带宽、低时延、高速率的特点,未来5G远程诊疗将解决传统远程医疗中的痛点,拉进两地空间的距离,”岳阳医院副院长梅国江表示,“此前,如果需要远程诊疗,大多都需要专家亲自前往目的地进行救治。这不仅花费大量的时间成本和人力物力,两地奔波的专家也非常疲惫。按照目前现有的网络条件来看,4G网络呈现出的画面质量不佳,还有延时卡顿,会让视频诊疗大打折扣。5G时代,医生手把手进行远程指导,不仅节省了成本还为医院提升了医生的诊疗能力。”


在梅国江看来,“5G+AR”可以很好地实现中医适宜技术远程推广、远程医疗指导、远程医疗培训等场景,尤其适用于以中医药为特色的医院,针灸、推拿等中医特色疗法。“一场推拿会诊结束,不仅患者可以亲自感受到‘手到病除’的效果,也能让医者‘触手可及’”。梅国江道。


急诊医疗,争夺抢救黄金时间


除了远程诊疗,5G医疗中另一个切入点是急诊医疗。


据了解,医院的痛点体现在方方面面。急诊医疗便是其中之一。以上海市某医院的急诊为例,尽管医院的急救早已接入了120 急救系统,但依旧有不少病患从系统之外被接进来。比如,一位急救患者通过电话拨打120急救被送到医院,因为急救车的系统与医院相连,所以医院可以第一时间获取随车医生为其做相关检查的生命信息。但也有120系统区域之外的病患。此时,这些病患如果与医院距离较远,急救信息也未与医院相连,便需要通过现场救治的医护人员通过手机微信实时传输病人的救治情况。


基于这一痛点,国内不少医院在这方面展开5G急诊医疗的部署。日前,中移(成都)产业研究院研发的全国首个5G应急救援系统已在四川省人民医院急救中心投入使用。与以往的应急救援系统不同,该系统以急救车为载体,配合5G网络、人工智能、AR、VR和无人机等应用,极大缩短抢救时间,为病人争取更多的抢救时间。


中移(成都)产业研究院行业应用中心负责人陈庆勇表示,“5G急救车需要攻破的一大难点,就是要同步传输大量高清的医疗影像等数据。特别是超声波检查影像是动态、超高清数据,如果在传输过程中出现画面卡顿或丢失,有可能造成误诊、漏诊。”凭借5G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的特性,急诊患者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上车即入院”,为医生带来了更多的抢救时间。


最佳伙伴:AI和VR


想要实现5G医疗,仅有5G还不够,配置相应的智能硬件是“标配”。


在上海岳阳医院与习水医院进行远程诊疗过程中一项设备引人注目——AR眼镜。通过AR眼镜,上海岳阳医院的医生不仅可以直观地看到病人的状态、与病人互动,还能借助AR智能终端为习水医生的诊治做出精准的标注。


据了解,该设备来自增强现实(AR)产品与服务提供商亮风台。亮风台的AR通讯与协作产品HiLeia是一套软件系统,支持多方用户共享第一视角画面,其中首创冻屏指导功能,让远程用户暂停通信画面,实时标注可以直接在画面中“指”出位置等信息,并将结果同步展现在现场用户的视野。在岳阳医院与习水医院的远程诊疗现场,上海的医生通过智能终端看到了习水医院医生头戴AR眼镜看见的第一视角,并对患者的针灸推拿部位进行了标注。通过5G网络,这一过程快速呈现在了习水医院医生的眼前,该医生再按照指示进行操作,继而完成了为患者的“坐位调膝法”治疗。


实际上,在5G医疗的各类场景中,AR智能眼镜及AR通信与协作产品HiLeia仅是一个缩影。目前,不少科技公司在该领域展开了布局。以深睿医疗为例,该公司医疗产品Dr.Wise医学辅助诊断系统目前被应用于肺癌早期筛查、乳腺癌早期筛查等方面。


目前,深睿医疗的肺癌筛查项目已在上海市胸科医院进行试点。在医院放射科的一间办公室,《IT时报》记者看到,在电脑系统中输入患者的特定号码,左侧两台设备便清晰地显示出患者CT片中的详细信息。“检查项目:胸部CT平扫图像三维重建。可疑病灶7个,右肺下叶/内基底段长短径32.8×31.0mm,恶性概率89%……”点击图像上的某个部位,该区域的详细信息则会清晰地显示在屏幕右下角。点击图文报告,经医生判断后,一张AI肺叶筛查报告单便立即生成。


“这一AI辅助诊断工具可以提高30%以上的效率,多用于初诊和体检方面CT肺结节的筛查。”上海市胸科医院放射科主任叶剑定说道。若拿人机的筛查速度做对比,起初医生与机器的筛查时间不相上下,但随着筛查时间变长,对医生而言不仅耗时还耗眼,筛查大量的CT影响之后人会疲劳,效率也会随之下降。但机器则可以分秒不歇地继续筛查,目前,机器检出率高达90%以上,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医生的工作强度。


另眼看5G

优质数据太少,产品落地至少需5-10年


在网上搜索关键词“5G医疗”,各地医院的5G医疗应用正在相继落地。媒体报道,在广东佛山市中医院、市一医院的5G应用为骨科机器人手术远程视频指导、线上视频问诊;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正在推进5G人工智能机器人、医联体AR远程医疗;在江苏,江苏省人民医院通过移动5G网络实时传送的高清视频画面,在江苏省人民医院本部开展远程指导;在其浦口分院的手术室,还为一名早期肺癌女性患者成功开展了左上肺联合亚段切除术……实际上,无论是5G医疗还是AI医疗,目前都处于初级阶段,其中政策的推动和产业的积淀是关键。


在叶剑定看来,5G医疗也好,AI辅助诊疗工具也罢,尚处于初级阶段。“AI的深度学习,需要大量的优质数据。这些优质数据来源于AI工具首次筛查及医生对其数据的二次审核。但通常出现在医院的实际情况是,由于医生的数量、精力有限,想要实现对机器的训练则十分困难。再加上AI医疗设备或工具的开发对开发人员有着兼具医学背景和技术背景的要求,AI辅助诊疗等工具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但想要有真正实用的产品落地,目前看来至少还需要5-10年的时间。”叶剑定说道。不仅如此,想要真正实现5G医疗、AI医疗,还需相关政策的跟进和完善。


编辑:挨踢妹

图片:壹图网 网络

来源:《IT时报》公众号vittimes


517专题报道

5G打破时间和空间距离 让医疗更加公平_第1张图片

5G打破时间和空间距离 让医疗更加公平_第2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5G打破时间和空间距离 让医疗更加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