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关于国漫一词,又成为观众热议的对象。
《哪吒之魔童降世》不仅票房破20亿,成功登顶动画电影中国票房冠军。
同时,优良的制作也为国漫崛起的口号,增添了不少底气。
其实关于国漫崛起的口号,早在四年前的《大圣归来》就开始了。
有意思的是,这两部都是翻拍经典的作品。
这样的操作也为国漫的题材发展,铺好了一条借鉴之路。
可能是看着翻拍的哪吒和大圣,叫好又卖座。
隔壁的《葫芦兄弟》也是眼红了。
于是准备了一个令人窒息的操作:翻拍真人版。
对于这样的消息,网友们并没有很大的期待。
更多的态度是,可以翻拍,但没必要。
毕竟,真人COS葫芦娃的造型确实难以下咽。
国产剧毁经典的功力大家有目共睹。
在观众还没被辣眼睛之前,我有必要带着各位,全方位回顾一下这部童年经典动画之一
葫芦兄弟
对于大多数80后,90后来说,葫芦娃的剧情几乎能倒背如流。
“葫芦娃,葫芦娃,一根藤上七朵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啦啦啦啦...”
这句歌词绝对是最具画面感的童年标识。
《葫芦兄弟》和经典的《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属于同宗的作品。
都是出自当时亚洲第一动画制作公司,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葫芦娃的系列故事可以分为上下两部。
一部是1986年的《葫芦兄弟》。
还有一部是1989年播出的续集,《葫芦小金刚》。
至今,这两部作品在豆瓣评分均为8.9分。
同时在10年前,《葫芦兄弟》的动画片音像制品已经占到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总份额的18%。
这也从侧面说明了这部动画作品的价值和影响 。
在葫芦娃之前,上美厂已经将中国风的动画做到了极致。
从传统的二维动画,到水墨动画,再到定格的木偶动画。
除了《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的传世经典。
同时还创作出了《三个和尚》、《阿凡提》、《天书奇谈》等佳作。
《葫芦兄弟》继承了《猪八戒吃西瓜》、《金色海螺》“剪纸动画”的精髓。
这种动画形式杂糅了皮影戏和民间剪纸艺术。
无论是人物形象,还是背景美术,都体现了老一辈动画大师们的创意心血。
剪纸美术动画集大成的《葫芦兄弟》,也算得是上美厂最后的辉煌。
在它之后,上美厂再也没有做出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动画。
即使有童年回忆的《黑猫警长》和《舒克和贝塔》,但也仅限于故事上。
那种带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动画美学,几乎是一去不复返。
在2016年,上美厂和一家三流公司联合出品了官方同人续集《新葫芦兄弟》。
这样低幼的剧情,缺乏审美的画风,给出负分都不为过。
葫芦娃的故事简单到可以用一句话描述:
各怀绝技的葫芦兄弟,齐心协力打败了作恶多端的蛇精和蝎子精。
但是从今天的眼光来看,葫芦娃的讲述模式其实是相当带感的。
每个葫芦娃单独登场,展现自己的技能,到最后兄弟们集结一起打怪。
这简直和《复仇者联盟》的套路一模一样。
甚至还在第二部《葫芦小金刚》中,玩了一把葫芦宇宙,蛇精的妹妹青蛇精登场。
葫芦兄弟不仅可以单独作战,甚至还可以合体,把所有技能都汇集到一个人身上。
比起后来日漫的什么合体进化,这种创意和剧情的爽点,当时的动画人早就用到了。
当然不止这一点,如今再回看葫芦娃,才发现其尺度相当大。
在那个年代,动画人还有相对宽松的创作自由度。
影片里面充斥着,大量的血腥暴力画面,断头流血屡见不鲜。
同时影片中,还出现了一些暴露的情色镜头。
用今天的标准是完全过不了审的。
比如,在第四话《梦窟迷境》中,蛇精施法迷幻二娃。
蛇精不仅全裸出场,诡异的画风和音乐,极有cult电影的风格。
《葫芦娃》甚至大胆到在画面中直接露出“小丁丁”,而且不止一两次。
虽然是小孩无伤大雅,可换做今天的翻拍,要么打上马赛克,要么直接做无性化处理。
▲《大鱼海棠》
在第二部《葫芦小金刚》中,小金刚和小蝴蝶的感情。
使之成为第一部有早恋启蒙的中国动画。
当年的我却以为只是好朋友的友谊,看来还是太单纯了。
和上美厂之前的经典动画一样,《葫芦兄弟》也是一个带有时代社会印记的作品。
如果说《大闹天宫》讲得是反抗权贵的精神,《哪吒闹海》反抗父权的精神。
而《葫芦兄弟》便是带有许多对社会的隐喻和讽刺。
除了葫芦娃略带喜感滑稽的造型。
其中一些剧情设计,也非常值得玩味。
比如,每个葫芦娃是怎么栽在妖精手里的。
大娃力大无比,却因为鲁莽被引入泥潭。
在第二部大战青蛇精时,甚至掉进了钱眼里。
这无疑是嘲讽经济开放初期,一切向前钱看的社会风气。
二娃千里眼顺风耳,心思缜密,行事小心谨慎。
但最终还是受了蛇精美艳的魅惑,最后瞎了眼睛,聋了耳朵。
三娃铁骨筋刚,刀枪不入,武力值爆表。
最后因为傲慢自大,输给了蛇精的“软刀子”。
四娃和五娃,火烧水淹,技能强大。
最后在蛇精的宴席中,麻痹在了酒杯之下。
到了七娃,虽然有逆天的葫芦宝器。
却失了心智,直接认贼作父。
在第二部里各种讽刺越发明显。
葫芦兄弟大战青蛇的过程中,妖精的一切妖术都有对应。
“穿小鞋”,“烧大锅饭”,“戴尾巴”,“扣帽子”,每个背后都是特殊时期下的历史痕迹。
葫芦兄弟合体成为葫芦小金刚后,在妖精洞里闯关打怪。
听听这些妖怪的名字,“伸手大王”,“黑吃黑”。
虽然小孩弄不清楚背后的含义,但是创作者无疑是注入了思想表达。
但是在那个年代,电视媒介并未完全普及。
而主要对象的小孩对于剧情理解又存在思想断层。
这也导致了这部作品完全失去鉴赏能力。
不过在信息化的今天,《葫芦兄弟》再次进入人们视野之中。
网友不仅挖掘出了背后的含义,同时脑洞的猜想也是越来越大。
或许关于穿山甲和爷爷的真实身份猜想,连创作者也没想到。
葫芦娃的创作,不仅是一部脍炙人口的佳作。
更是老一辈上美厂的大师们,将动画艺术和现实的一次融合。
这样的结果再次证明,动画不只是给小孩看的。
▲《疯狂动物城》关于种族和社会问题的隐喻
事实上《西游记》、《封神演义》、《白蛇传》的动漫翻拍。
虽然展现了,传统经典IP为国漫提供题材故事的强大动力。
然而反复之下,又存在着故事原创能力的不足的现象。
不止中国,迪士尼这几年大量翻拍真人版电影,也隐约出现了这样的问题。
钱是赚了,但是口碑评价却大量下滑。
“真兽版”的《狮子王》就是最直接的例子。
葫芦娃的翻拍真人版的动机,不能说得太绝对。
但一定有情怀圈钱的因素。
经典加创意改编是一条活路子,玩得好是《哪吒》。
玩得不好,就成了山寨的cosplay。
翻拍经典不可耻。
但是躺在经典之上亵玩,坐吃山空的人才是最可恶的。
最后向不久前去世的“葫芦娃之父”胡进庆老师表示敬意。
国产动画正是站在这些老艺术家的肩膀上,在不断的创新中慢慢崛起。
近 期 热 点
直接点击即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