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不公平!这位民族战神被我们冷落了1700年

骑长龙马,执双刃矛,血洒疆场,使汉民族免遭灭族之灾,他被尊为民族英雄。他以一敌十的战神武功,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口耳相传。他是勇猛的民族战神。

他,血洗羯赵宫庭,颁布杀胡令,一日之内截杀胡人20万,被另一些人斥之为杀人狂魔。

他的名字叫冉闵。 

太不公平!这位民族战神被我们冷落了1700年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胡人宰杀烹食5万少女

冉闵(有文献记为“染闵”,约生于322年左右,卒于352年6月1日),汉族,字永曾,魏郡内黄人(今河南内黄西北),是中国五胡十六国时期冉魏的开国君主。

冉闵出身于将门,家族世代担任牙门将,其祖先曾任汉朝黎阳骑都督。冉闵的爷爷冉隆、父亲冉良,都是乞活义军中的重要将领,追随陈午抗击胡族,为生存而战。

乞活义军是西晋末至东晋活跃于黄河南北的武装流民集团。乞活就是“乞求活命”的意思。

西晋末年,经过八王之乱的相互征伐,原本就已经脆弱的农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加上匈奴为首的五胡作乱,使得并州人民到了无法生活下去的地步,只好携家带口外出逃难,很快整个河北,形成难民潮,最后连作为西晋社会上层的官员、将领、士大夫阶层也加入难民行列。为了求生,这些难民自发组织起来对抗五胡和西晋溃军的侵扰,并逐渐规模化、组织化、根据地化,最终这股难民潮就形成“半兵半民”的乞活军。

那些年,陈午的部队一直在同石勒的军队打仗,大概在公元310年的黎阳之战中,冉隆十一岁的儿子冉良,也就是冉闵的老爸,随军在河内与刘聪、石勒作战,小小年龄,英勇骁战,临阵不怯,令交战两军肃然,给羯赵军队的领导石勒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久,陈午战败,冉隆战死,冉良被石勒俘获,石勒非常爱惜人才,让他的侄子石虎收养他为养子,从此改名石瞻,成为石虎手下得力的战将。

石勒是后赵的开国皇帝,出身于大字不识一筐的佃农,在西晋末年的动乱中,被卖做过奴隶、当过山贼。做山贼时石勒收获颇丰。

公元311年,石勒率军在平城、洧仓两地,逮住了西晋王朝的由王公大臣组成的南逃队伍,把西晋朝廷一锅端,同年,和刘曜一起攻克洛阳,俘虏晋怀帝司马炽。公元319年,匈奴刘曜在长安称帝,改“汉”为“赵”,是为“前赵”。凭借卓著的战功和多年的经营,石勒终于建立起以襄国(地名,今河北邢台)为中心的根据地。羯族人石勒和刘曜公开对立,成立“后赵”。随后,双方在今天的山西南部、河南北部地区开展了广泛的争战。石勒在襄国都城内设立小学十余所,崇文敬教,还铸造赵国自己的钱币,鼓励商业发展,可以说石勒是五胡十六国时代少有的英明皇帝。

公元328年,石勒派石虎带领四万大军进攻前赵河东地区,一时之间,50多县纷纷投诚,后赵军势如破竹,直攻蒲坂。蒲坂为河东重镇,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见要地已失,刘曜亲帅大军十万会攻石虎,两军在高侯会战,石虎大败,也就是在这一战,石瞻被刘曜俘杀,死时不到三十岁,留下6岁大的儿子冉闵。

石瞻一生大部分时候都在替石虎卖命,战场上骁勇异常,石虎自己也是个杀伐无数的屠夫,对自己这个养子是格外欣赏。石瞻死后,石虎便把冉闵收在身边引为孙儿辈。

冉闵就生活在中国历史上最为血腥的“五胡乱华”时期:内争四起,外族屠戮,以人为食,血流成河。

公元316年,司马氏篡夺曹魏建立的西晋王朝后,又经历八王之乱,国力损耗惨重,虚弱不堪,最终被匈奴人灭国,北方和西域各胡族势力趁天下大乱之机,入侵中原,大肆的屠戮汉民,视汉人如草芥犬狗,被胡族铁蹄践踏的中原汉土,一片沧凉,汉家子弟几乎被屠杀殆尽。

入塞胡族中,羯、白匈奴、丁零、铁弗、卢水胡、鲜卑、九大石胡等部落主体都是金发碧眼的白种人,这些来自蛮荒之域的野蛮胡族还保留着原始的食人兽性,其中以羯族,白种匈奴,鲜卑族三族最为凶恶。

东汉末年,曹操掌权,为了抵御蜀国的锋芒,一改“北防匈奴”的政策,将大量内附的匈奴人迁到关中协助对抗蜀军,首开引狼入室先河。

公元304年,幽州刺史王浚引进段氏鲜卑来对付成都王司马颖。

鲜卑乘机大掠中原,抢劫了无数财富,还掳掠了数万名汉族少女。回师途中一路上大肆奸淫,同时把这些汉族少女充作军粮,宰杀烹食。走到河北易水时,吃得只剩下八千名少女了。王浚发现后,要鲜卑留下这八千名少女。鲜卑一时吃不掉,又不想放掉,于是将八千名少女全部淹死于易水,易水为之断流。

至于羯族更是“食人恶魔”。羯族军队行军作战从不携带粮草,专门掳掠汉族女子作为军粮,称之为“双脚羊”,意思是用两只脚走路像绵羊一样驱赶的性奴隶和牲畜,夜间供士兵奸淫,白天则宰杀烹食。在羯族建立的羯赵政权统治下,曾经建立了雄秦盛汉的汉民族已经到了灭族的边缘。

      血洗羯赵宫庭,冉闵颁布杀胡令

冉闵成年后,身高八尺,骁勇善战,勇力过人又多计谋,历任北中郎将、游击将军等职,位列为中国古代十大猛将之列。冉闵每次临战冲锋在前,骑朱龙马(难得一见的一种千里马),左手使双刃长矛(两头施刃,锋利无比的古代兵器),右手持连钩戟,其勇猛无人能挡,每战总是杀敌无数。

冉闵在军事上闪亮登场的时候,才15年。后赵建武四年,发生在棘城的大战令冉闵威名大起。这一年,石虎发兵30万攻打段辽(北方鲜卑族部落),年仅15岁的冉闵也在其中,讨伐段辽取胜后,石虎又想顺便率领大军灭掉慕容鲜卑。当时石虎率10万之众围攻燕国棘城,燕国因兵力不足,采取了固守不战的策略把石虎耗在城外,十多天后石虎不得不下令撤退。

这时,燕国年仅14岁的慕容恪率领2000骑兵追了出来,石虎竟然溃不成军,弃甲而逃,被斩杀了三万多人。在这次大溃退中,只有冉闵的军队没有受到一丝损失。从此,冉闵善于带兵的威名远播。

第二年九月,冉闵在沔南大败晋军,杀死蔡怀等晋将,接着又打败叛将梁犊等人,威望节节攀升,胡、汉各族宿将无不畏惧他的勇猛。就这样,冉闵逐渐成为羯赵帝国的高级将领,最后登上了最高军事统帅的高位。

永和五年(后赵太宁元年,349年),羯赵强人石虎去世,石虎年仅10岁的小儿子石世即位。石虎一死,羯赵帝国立即陷于了群龙无首、王子夺嫡、自相惨杀的内斗纷争中。石世在位不过33天,石虎第九个儿子石遵便废掉石世而自立。

石遵篡夺皇位后,命冉闵担任都督,总管内外兵权,成为最高军事统帅。冉闵位高权重,便日渐受到石遵等人的猜疑,兵权逐步被削弱。在权臣孟准等人的劝谏下,石遵对冉闵起了杀心。这引起了冉闵及其部属强烈不满,一场腥风血雨即将来临。

到了349年11月,石遵动手了。他把三兄石鉴(石虎的第三个儿子)等叫进宫里,在郑太后面前密谋杀掉冉闵。郑太后说:“棘奴(石闵的小名)从小无父,功大,无他便无今日,小事应忍让,不可随便杀人!”郑太后一反对,三兄石鉴就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了,原来,石鉴觊觎皇位已久,他想借冉闵之手除掉石遵,自己当皇帝。于是他出宫后,立刻派宦官驰马把石鉴密谋诛杀的事报告了冉闵。

冉闵果然大怒,指使将军苏亥、周成率领30甲士拘捕石遵,并在琨华殿将石遵杀死。

石遵死后,石鉴如愿以偿得到皇位,为了麻痹冉闵,他假装任命冉闵为大将军、封武德王,但暗地里,却对冉闵预设杀机。他派遣石苞及中书令李松、殿中将军张才等人深夜准备在琨华殿杀掉冉闵、李农等人,不但事未成功,还造成了宫中惊扰混乱。石遵这人天生胆小怕事,他害怕冉闵造反生事,就假装不知此事,连夜将李松、张才、石苞等人斩杀灭口。

这时另外几股石氏势力也加紧了诛杀冉闵的步伐:石祗(石虎的另一个儿子)在襄国集结了军队传檄诛讨冉闵;中领军石成、侍中石启、前河东太守石晖也在谋划诛杀冉闵。冉闵周围杀机四起。

一天,龙骧将军孙伏都、刘铢等人集结了三千羯兵暗中埋伏在胡人居住的区域,寻机杀掉冉闵。当时石鉴正在中台,孙伏都带领三十余人想登台挟持石鉴而发起进攻。石鉴见孙伏都在破坏阁道,询问原因。孙伏都说:“李农等人谋反,已经聚集在东掖门,我带领着卫士,谨先告知你。”石鉴说:“你是功臣,好好效力。我从台上观望着你。”于是孙伏都及刘铢带领士众攻打冉闵和李农,未能获胜,只得驻兵凤阳门。冉闵、李农马上集结数千士卒毁坏了金明门突入宫中。

正在紧急关头,石鉴再次认怂,他害怕冉闵杀了自己,主动打开宫门接纳冉闵士卒,对他们说:“孙伏都谋反,你们应当立即讨伐他。”冉闵、李农进攻杀了孙伏都等人,从凤阳门至琨华殿,横尸遍地,血流成河。

冉闵发布命令告知宫廷内外,六夷凡敢动用兵器者一律斩杀,斩一个胡人首级送到凤阳门的,凡文官进位三等,武职都任牙门。一天之内,杀了数万胡人。冉闵亲自率领士卒诛杀胡羯,不论贵贱男女长幼一律杀头,死者达二十余万。

永和六年正月,冉闵想彻底消除石氏,便更改国号为卫,改姓李氏,实行大赦,改年号为青龙。350年,冉闵改年号为永兴,国号大魏,史称冉魏,并恢复冉姓,追尊祖父冉隆为元皇帝,父亲冉瞻为烈祖高皇帝。

        以小胜强,汉家铁骑威名扬

《杀胡令》颁布后,各胡深惧其下场将如同羯族与白奴人,于是组成联军连番围攻冉魏政权。面对胡族联军的疯狂反扑,冉闵沉着应战:率军于凌水河畔大败鲜卑燕军二十万,斩首上将以上三十余名,焚烧粮台二十万斛,夺鲜卑北燕郡县大小二十八城,威震中原。挟胜利之势,突袭各路胡军,先后经历六场恶战。

第一场,首战。汉骑3千夜袭匈奴营,杀将数名,逐百里,斩匈奴首3万;

第二场,再战。5千汉骑大破胡骑7万;

第三场,三战。汉军7万加4万乞活义军破众胡联军30余万;

第四场,四战。先败后胜以万人斩胡兵4万;

第五场,五战。以汉军6万几乎全歼羌氐联军10余万;

第六场,六战。以步卒不足万人敌慕容鲜卑铁骑14万。

几番大战,打出了汉家铁骑的威风,各地汉人纷纷起义响应,史载“无月不战,互为相攻”,一举光复山东、山西、河南、河北、陕西、甘肃、宁夏等地。匈奴、羌、氐等胡人势力被迫撤出中原。石遵、石鉴、石琨、石宠、石蟠被灭三族,羯族的主力军被完全消灭。

迫于冉闵和诸路中原汉军的武力威胁,氐、羌、匈奴、鲜卑数百万人退出中土,各自返还陇西或河套草原一带原来生活的地方,一些胡族甚至从此迁回万里之外的中亚老家。在返迁的路上这些不同民族的胡族相互进攻,掠杀,抢劫,甚至人肉相食,能成功回去的十个人中仅有二三人。

公元352年,燕王慕容俊派慕容恪、慕容霸(即名将慕容垂)等人深入中原,这次他们的目的不是袭扰边境、掠夺财富,而是彻底的跨越长城,入主中原。在国力匮乏的情况下,面对十倍于己的鲜卑大军压境,冉闵决定和燕军决战。

冉闵将城中的军粮分给百姓。独自带领1万人马去争粮。结果被鲜卑的14万大军(骑兵,还有数万后续部队)包围。在拼死突围的冉魏士兵掩护下,冉闵连杀三百余人,终于杀出包围圈,但那匹和冉闵一样勇猛的朱龙战马却因过度疲劳而倒下,冉闵被俘,他的手下一直拼杀到最后一人。

冉闵被俘后,被带到了燕王慕容俊面前。慕容俊瞧不起这个石家的养子,高声斥责道:“汝奴仆下才,何得妄自称帝?”冉闵不愧为一代英豪,虽为阶下囚,但仍然豪气冲天,声如铜钟答道:“天下大乱,尔曹夷狄,人面兽心,尚欲篡逆。况我中土英雄,何为不可做帝王?”

慕容俊大怒,斩杀冉闵于遏陉山,这年冉闵30岁不到。

冉闵死后,伏尸之地,七里范围草木皆枯,蝗虫大起,从五月到十二月,天上滴雨未降。慕容俊非常害怕,派人前往祭祀,追封冉闵为武悼天王。当天降下大雪,雪深过膝。一个“武”,一个“天王”,入木三分地体现了胡人对其深深的畏惧。

冉闵就义后,冉魏国的臣子绝望至极,悲天呼地,纷纷守节自杀,少部分逃往东晋,没一个投降前燕的。冉魏几十万汉人不甘受辱,纷纷逃向江南,投奔东晋。东晋军未能及时接应,使得几十万百姓中途受到截击,死亡殆尽。晋将自杀谢罪。

由于冉魏王朝时间很短,大臣又多自杀殉国,所以没人给冉闵写书立传。后来统治北方的北魏(鲜卑王朝)在史书上把冉闵大骂一顿,后代又只能根据以前遗留的资料来整理。所以,史学家所据此强调冉闵的杀胡,而不说明冉闵杀胡的原因。冉闵一声令下,中原百姓和入塞胡寇无月不战、日日相攻,可见杀胡并不是冉闵有心挑拨,确是当时的民族矛盾已经不可调和。屠胡令所到之地,中华子民纷纷响应,正因为冉闵,汉族才免于被灭族的悲剧。

冉闵战死后,因痛恨其杀戮胡人过重,胡人争剖其尸,将其遗骨弃之荒野,不许下葬,冉闵的遗骨被胡狼野兽所食,冉闵部将收尸未果,便把冉闵的衣冠靴子,带到冉闵先祖故乡魏郡内黄——今河南省内黄县高堤乡冉村,为冉闵筑了一座衣冠冢,风光下葬,这就是内黄当地的冉闵墓的来历。

太不公平!这位民族战神被我们冷落了1700年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太不公平!这位民族战神被我们冷落了17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