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的自荐书为什么那么生硬?

韩愈的自荐书为什么那么生硬?_第1张图片
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

翻阅《古文观止》,无意中见韩愈两篇《上宰相书》,觉得很有意思。韩愈当时一共写了三篇,大约《古文观止》嫌第一篇太长,未予收录。

   三篇的大体内容分别是这样的。

  第一篇引经据典,首先说明宰相职责是应该培育人才,然后介绍自己专心致知,有所成就,但目前寒不得衣,饥不得食,穷困至极。最后说明如果自己被引荐了,会吸引山林里那些贤人出来辅世。并且随文附送几篇自己的文章。

   第二篇是19天后所写,进一步说明自己身处水火之中,宰相应当出面救助,并以管仲等人当年举荐盗贼等事为例,说明举荐自己更应该。

   在此封信再次石沉大海后,韩愈怒写第三封,用古代周公吐脯,一沐三握来对比当代宰相,质问他是不是做到了。他说现在天下一统,如果自己不能在当朝得到重用,就没别的选择,同时,自己心怀天下,也无法归隐山林。再次恳请宰相。可惜,三篇终归都没有得到答复。

   实际上,这三篇文章曾经颇被文人诟病,批评韩愈过分自贱,姿态太低,媚态明显。我读了之后,这种感觉倒是不明显,只是从文章内容看,“我”性太重,迫气过强。

    三篇文章用高帽子道德绑架宰相,说明贤相就应该举荐人才,同时强调自己是个难得的人才,存在很高的价值,只是快饿死了,宰相不能见死不救。尤其第二封信里,用管仲举荐强盗来对比自己至少比强盗强,举例非常失当。

   最后在前两封信无果后,韩愈气急败坏了,甚至开始谴责宰相,你说你做到周公那样了吗?最后一段倒是流露出一些真心话,说明自己心怀天下,但是却只愿报效祖国,不愿投奔夷狄,同时说明自己世心重,不能归隐。

    我很赞赏他这点真性情。只是前面迫气过重,所以这点真性情被盖住了。估计当时的宰相看见他的信,嘟囔一句又是这个狂生,然后直接就丢开了。

    韩愈的自荐书,显然不会是鲁莽之作,肯定也是深思良久,尤其首篇,非常注重谋篇布局,也可以看出他深厚的古文功底。但是语气为什么那么生硬呢?

   这应该跟他的出身有关系。

   韩愈三岁丧母,被寡嫂拉扯大,生活一直非常困顿,所以从小就懂得努力读书,准备靠读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但这种经历,虽然让他变成了一个有才华的人,却也变得刚愎脆弱,容易对一件事情太过执着,尤其是入仕这件事,直接关系他的前途。因为太执着,反而发挥不好。这就是文里“我”性的出处。

韩愈的三上宰相书没有起效,这也成为后来韩愈每次谈到举荐人才就非常愤愤的原因。虽然韩愈自己在举荐人方面不遗余力,却对自己当年这点挫折一直难以忘怀。

   出身贫贱的孩子努力起来都非常拼命,但是成长的不易也给他们的内心注入了很多不良影响,他们一边咬牙奋斗,一边等待出人头地光耀四方的那一刻,这种等待就是他们的心魔,因为这种心魔,他们对自己的成长要求变得苛刻,有一点不成功便成仁的味道。反而那些家庭要求比较宽松的人,这种纠结会比较少,所以表现反而更出色。

   对比一下苏辙的自荐信。

19岁时,苏辙在给当时的枢密使韩琦写了《上枢密韩太尉书》。在这封信里,苏辙首先说自己喜欢写文章,而写文章最重要的是要有文气,孟子、司马迁都是因为有文气才写出千古文章的。其次,苏辙说文气是由丰富的外在阅历培养的,所以他走出小地方,遍历名山大川,来到京城,看到各种堂皇,并且见识了欧阳修的文章和秀美容颜。但自己还一直没机会拜访与欧阳修齐名的韩琦,实在是一个巨大的遗憾。最后,他说少年读书,当心怀远大,目前自己已经取得了功名,但是适逢母丧,自己还可以争取时间再多读几年书进步,如果韩琦认为自己是个可以培养的人才的话,希望能结识一下。

这样一封自荐,读起来是不是赏心悦目,让人立刻对这个小伙子刮目相看?

当时的苏辙少年得志,和父亲苏洵,哥哥苏轼一同进京赶考,得到欧阳修慧眼赏识,一时文名京城。同时家里父慈母爱,家境也相对比较富裕,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的苏辙自然比较平和,做事就圆润许多。

   在自荐里比较闻名的其实还有一篇文章,就是李白的《与韩荆州书》,这篇文章当年虽然没有得到韩荆州重视,但是因为李白的自信华丽风,得到后世颇多喝彩。尤其开首那句“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高帽子戴的豪气干云。

在文章里,李白说自己可以“日试万言,倚马可待”,一篇自荐书做到如此自信,的确少见。而且文章读起来很上口,只觉得此人自然可爱,一点都感觉不到狂气。这也是性格使然,李白天性直爽,游侠四方,且自认自己是十六国时凉武昭王李暠之后,内在自带一分贵气,所以在写自荐的时候,就把自己和韩荆州放在非常平等的位置上,希望青萍宝剑,结缘美玉,一起提升价值。

   今早天气阴阴的,感觉自己很懒。读了几篇古文,顿觉灵台清明。

你可能感兴趣的:(韩愈的自荐书为什么那么生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