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Work警示录:过高估值、过多权力的创企有多危险

WeWork警示录:过高估值、过多权力的创企有多危险_第1张图片

WeWork警示录:过高估值、过多权力的创企有多危险_第2张图片

在这种情况下,像诺依曼这样的创始人利益不一定与公司本身和其他投资者的利益一致。

WeWork警示录:过高估值、过多权力的创企有多危险_第3张图片

文丨猎云网 ID:ilieyun
作者丨葛兰东 编辑轻音 仅仅过去了几个月,WeWork就从一个估值近500亿美元的独角兽宠儿,变成了颇感上当的投资者口中只值80亿美元的失败企业。 它之所以发展成这样,部分原因在于它将房地产转租业务,包裹在宣称要“改变世界”的科技初创公司的外衣之下。 软银和摩根大通等投资者是否被一位魅力非凡的创始人的炒作所欺骗,就像Elizabeth Holmes与Theranos那样? 作为一名金融学讲师和一位管理投资达20年之久的人,我认为其中有些原因,再加上行为偏见,导致人们做出错误的决定。 但我也认为,当投资者下次偶然发现一位有远见的创始人,在推广“改变世界”的品牌战略时,他们应该会有所犹豫。 “we”将改变世界

WeWork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主打联合办公的企业。 但亚当·诺依曼为他的公司设计并提出了一个愿景,其范围远远超出了办公室共享和房地产。 他说他所建立的“we”文化将改变世界。 “我们将对这个地球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和冲击,”他在一次类似音乐节的静思会上对员工说。 他在会上还表示,公司可以“解决孤儿问题”,甚至可以消除全球饥饿。 这种说法在他那里并不少见。 但更重要的是,它们完全符合救世主般的硅谷科技世界,在那里,企业相信它们的发明实际上可以“解放世界”。 最近,随着投资者对该公司计划中的IPO感到失望,诺依曼雄心勃勃的计划遭遇了现实的打击。 10月23日,现有投资者软银同意向这家陷入困境的公司提供数十亿美元的额外资本,以换取将持股比例提高至80%。 尽管之前的投资早已打了水漂,诺依曼也最终出局,但他仍将获得17亿美元。 诺依曼的“出局”方案在规模上可能不同寻常,但在其他方面,类似的命运也降临在了许多其他创始人身上,比如Theranos的Holmes和Uber的Travis Kalanick。 即使是特斯拉的首席执行官、SpaceX的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在Twitter上发表的反常言论似乎也常常与自己不光彩的结局相去甚远。 这些领导者身上都体现出了不同的特质,这些特质激发了投资者近乎狂热的追随,他们投入了数十亿美元,想要成为崛起中的一分子。 在特斯拉和Uber这样的例子中,尽管首席执行官们有缺点,但这些公司还是成功了。 Theranos和WeWork的例子说明,如果创始人同时是一家风险投资支持的初创公司的所有者和执行者,可能会出现问题。 委托人和代理人

从金融学中委托代理关系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对几乎所有企业和组织的管理都至关重要。 委托人是一个参与方或团体,它征集代理来管理某个资产或流程以使其获得最大利益。 在一个健康的公司结构中,委托人和代理人的结合是通过治理和高管薪酬政策来实现的,这些政策为管理层提供激励,促使他们以所有者的最佳利益行事。 例如,首席执行官的薪酬可能包括公司的股票,这些股票要在几年的时间内兑现,并取决于具体的业绩目标。 在WeWork的案例中,诺依曼身兼两职: 他是控股股东的主要投资者,是负责管理公司的高管。 甚至连这家公司命运多舛的IPO招股说明书中都有这样的措辞: 他本可以一辈子控制公司。 为什么这会成为一个问题

你可能想知道这种安排有什么问题,因为管理者通常是所有者,就像小企业和家族企业一样。 当他们的钱受到威胁时,他们肯定会为自己的最大利益着想,对吧? 在这种情况下,是的,下行风险由所有者承担。 这类公司与WeWork和Theranos等公司的区别在于,初创公司通常拥有大量的外部投资资本。 软银也是WeWork的主要股东之一。 在这种情况下,像诺依曼这样的创始人利益不一定与公司本身和其他投资者的利益一致。 例如,在WeWork的发展过程中,诺依曼以自己持有的公司股票为抵押借入了数亿美元,这让他和WeWork的风险敞口取决于股票未来的估值。 他还向自己的公司收取了590万美元的“we”商标费(在受到激烈批评后,他把这笔钱还给了公司)。 即使是在离开公司的时候,他也能争取到一笔丰厚的离职补偿,包括套现近10亿美元的股票,并获得1.85亿美元的咨询费。 与此同时,该公司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并将解雇2000名员工(由于无法支付遣散费,该公司推迟了裁员)。 当投资者成为委托代理问题的牺牲品时,失业工人和资本浪费就是附带的损害。 不幸的是,这不会是最后一次。 -END - WeWork警示录:过高估值、过多权力的创企有多危险_第4张图片 推 荐阅 读

俞渝手撕李国庆“拿走1.3亿现金”私生活混乱,李国庆回应:狗急跳墙

2019,CEO成了高危职业

中国2.4亿单身群体中,你“单身经济”了吗?

染病丧命,巨头被查,电子烟迎来至暗时刻?

GP与LP“开撕”,钱到底进了谁的口袋?

从零到IPO:深入解读创企生命周期三阶段

剖切线上娃娃机:一个风口的消散,灭火造富的游戏

高管大清洗,资产狂甩卖,后诺伊曼时代的WeWork能否完成自救? 我就知道你“在看”

你可能感兴趣的:(WeWork警示录:过高估值、过多权力的创企有多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