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恨的事,就是越来越像我的父母

我最恨的事,就是越来越像我的父母_第1张图片

文末有免费赠书福利哦


在传统的观念中,家庭是这个世界上最温暖的避风港。而今天,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却成为一个时代性的话题。
无论是原生家庭还是婚后的再生家庭,与之相关的新闻和影视剧经常刷屏网络,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
比如电视剧《都挺好》控诉了原生家庭对孩子的伤害,《小欢喜》展现了中产阶级的育儿焦虑,而今年大热的日剧《坡道上的家》则将关注点放在了对“丧偶式育儿”的批判上。
可以说,如今人们对于“家庭”这两个字的反思是史无前例的,但这种反思大多是从个人层面出发,分析具体的家庭问题和困惑。
今天要分享的这本《成为更好的父母》,是《三联生活周刊》文丛“新家庭”系列的首部作品,聚焦当下年轻人组成的新家庭。
这本书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不仅限于个人层面的思考,而是从历史发展、社会心理分析“家”的变迁,让你换个维度思考家庭问题。

被时代发展阻隔的父母与子女
小时候,每当我们与父母发生矛盾时,相信很多人都曾默默对自己说过:“我一定不会成为你们这样的父母。
而现在,许多年轻父母谈及孩子的教育时,最常提到的一个词是“原生家庭”,常见的句式则是“我小时候……”。
童年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多少次,你对孩子脱口而出的话,会让你猛然想起小时候父母对自己说的。
这几年,中国从“70末”一直到“90后”,似乎掀起了一股声讨伐原生家庭的浪潮,我们用现代平等意识去反观自己童年时期的经历,抱怨父母的生硬、缺乏感情沟通,控制欲过强等行为。
这种代际之间的矛盾一直延续到我们成人之后,比如父母对于儿女工作的干涉,强制孩子考公务员、教师,再比如逢年过节就会引起热议的催婚催生。
为什么我们这一代与父母之间的代际矛盾会如此普遍呢?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M.米德对“代沟”的分析或许能解答你的疑惑。
他认为,有的文化演变十分缓慢,属于“未来重复过去”型,也称“后喻文化”。
在这种文化中,孩子可复制父辈的经验,成年人具有较高的权威。
有的文化则演变得很快,属于“现在是未来的指导型”,也称“互喻文化”,其基本特征是每一代人的行为都不同于父辈,强调青年人向同辈人学习。
很显然,今天的我们处在“互喻文化”的历史阶段。
社会的运行节奏明显加快,承载的信息量成倍递增,新一代接触新鲜事物的能力更强,老一辈的经验无法复制,这促生出代际间的分歧和冲突。
我最恨的事,就是越来越像我的父母_第2张图片
这一点在中国体现得尤为明显,在过去的几十年,经济发展迅速,生活方式日新月异,城市化使人口大规模地迁徙,这不仅使两代人之间的物理距离变得更远,更是加剧了两代人之间观念的冲突

新一代父母与父辈的成长环境、生活方式发生了质变,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对立,在两代人之间充分体现。
父母与子女之间被时代的发展阻隔,我们的父母以他们那个时代的文化养育了我们,然而新一代的父母走向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时代。
这些都势必让我们对自己的童年际遇产生深刻的反思,对“如何做好父母”产生更多的思考与不同的理解。

在新家庭中,第一次单打独斗成为父母
在《成为更好的父母》这本书中,反复提到“新家庭”这个概念,那么我们该怎么理解“新家庭”的新字呢?
美国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艾莉森·戈普尼克曾说,“父亲”和“母亲”在英语中是很古老的词,“父母”放在一起作为一个词“parent”稍晚,大概在14世纪。
但“parenting”这个词却是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突然流行起来。
因为在60年代,一系列的社会变化导致了大家庭解体,原子式的小家庭开始普及。
在大家庭里,你在生儿育女之前,从家族经验里都知道该怎样教育一个孩子,但当大家族解体后,新的父母们对于照顾孩子没有半点经验。
新家庭的”新“字代表着全新的社会分工与家庭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我们无法习得过去的经验,尤其当社会分工、生活方式发生巨变时,父辈的育儿经验并不一定适用。
所以面对新的变化,自然会面临诸多困境与挑战。
比如普遍讨论的丧偶式育儿,在父权社会,父亲都是令人畏惧的不可忤逆的绝对权威,他不仅是家庭的领导者,也是教育者及精神支柱。
传统的好父亲就像《红楼梦》里面的贾政,他有俸禄和田产供养家庭,为孩子选择教师,并亲自把关他们的教育,为他们能够子承父业,为官作宰提供经验和资源。
但今天,一个传统好父亲的职能被逐一消解。

教育已经脱离了家庭,被学校取代,过去,手工艺者、农民以及地主要从他们的父亲身上直接学习技能,而现在,孩子的职业选择很多,这种技能的传承也失去了意义。

在闲暇时间,过去的父亲教孩子怎样骑马或者骑脚踏车,然而今天,父亲已经无法教孩子使用电脑和智能手机。
在现代社会,父亲不再是家庭精神核心,他逐渐沦落为一个养家糊口者。
对于“何为好父亲”“如何成为更好的父亲”,许多人其实也是茫然无措的。
我最恨的事,就是越来越像我的父母_第3张图片
在新家庭中,母亲面临的挑战是自我价值与母性的平衡。
在中国,女性大规模地进入职场是近30年的事情,该如何调和职场与家庭的矛盾,对于妈妈们来说,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参考。

而知识信息的爆炸使得每一个教育细节都被放大。
育儿成了一场比拼,社会期待一个“完美母亲”,她要情绪稳定,智慧勇敢,掌握大量育儿知识,无条件爱她的孩子。
这样的育儿文化给母亲造成了巨大的困扰,让她们觉得必须在母性与事业之间做出选择。
可以说,新一代的父母是第一次单打独斗成为父母。
这就好像一个刚毕业的新人进了一家创业公司,在秩序未建立的情况下,要找准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定位,一切都没有经验可循,全靠自己去摸索。

我们能否成为“更好”的父母?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家庭教育首席专家孙云晓评价说:“今天的父母,比以往任何时代的父母都更爱思考“如何做好父母”这件事”。
可以说,70末80后这一代的父母是中国第一代拥有科学育儿观念的父母,从这一代人开始,西方许多心理学著作传入中国,育儿开始走向系统科学化。
面对时代带来的困境与挑战,新一代的父母也在探索解决之道,在《成为更好的父母》一书中,也记录了许多父母探索的案例。
比如书中的慕容,她的母亲控制欲极强,擅长使用语言暴力与冷暴力,慕容的童年都在母亲的“嫌弃”中度过,这对她后期的性格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然而当她有了孩子后,她选择了与母亲,与自己达成和解。
并且慕容还系统地学习心理咨询的知识,读了很多书,学会合理表达情绪,通过后天的努力,弥补童年教育的不足。
当她面对孩子时,她能做得比自己的母亲更好。
面对丧偶式育儿带来的问题,作家毛利和丈夫陈华椋的做法是,打破传统的家庭角色定位,妻子在外工作,以月薪两万的工资雇佣丈夫在家做全职爸爸。
儿子出生的头三年,陈华椋在外地工作,属于候鸟型父亲,每月回家一次。
自己带了两年孩子后,毛利绷不住了,丈夫也感受到妻子对自己的缺位多有抱怨,但夫妻二人及时沟通,做出了这个大胆的决定。
父亲能够给予孩子与母亲截然不同的教育,陈华椋带娃非常“狂野”。
他会带孩子抓蜗牛,在网上买蟑螂喂壁虎,他教儿子骑自行车,说放手就放手,孩子一路摸爬滚打,妻子对他的教育也给予了足够的尊重。
在另一个家庭中,夫妻二人依然遵循传统的模式,妻子胡苏敏辞职成为全职妈妈,丈夫李文贤在外工作,但他们“合作”方式更加先进。
为了配合妻子,李文贤跟老板提出周五在家办公,在家的三天,丈夫会承担一些家务。
夫妻两人对周末时间进行了非常精确的安排,以确保双方都能拥有自己的时间,让彼此能够喘息,因为这样安排,妻子得以很快适应全职妈妈的生活。
我最恨的事,就是越来越像我的父母_第4张图片
也许书中的案例并不一定适用于每个人,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但《成为更好的父母》更多的是给人观念的启发:

任何问题都不能脱离时代的发展去进行讨论。
当我们面对社会发展带来的一系列家庭矛盾时,如果可以换个维度,将其置身在这个大时代的背景之下进行思考,也许我们可以对父母,对自己,对另一半少一些抱怨,多一些理解。
比如当我们埋怨原生家庭造成的阴影时,可以更多地去思考时代带给父母的局限性。
父母的成长环境、生活经验深刻影响了他们的价值观,很多时候,不知不觉让爱成了焦虑与控制。
当我们抱怨丈夫在育儿上的缺失时,能够更多地考虑新时代下父亲角色的变化,理解男性成为父亲的慢热与手足无措。
以爱与理解为前提,不断努力比上一代人,比自己做得更好,让每一个家庭都能完成这样的良性循环,或许这就是更好的父母。
所以,当我们自责无法成为完美的父母时,给自己多点包容,因为你不需要成为完美的父母,你只需要成为更好的父母。
本文整理自书籍《成为更好的父母》,版权归作者及本书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免费福利


关于育儿,这里有更棒的答案 现在留言,获点赞最高的前5位闺蜜 免费获得 这本书哦
我最恨的事,就是越来越像我的父母_第5张图片 书籍:《成为更好的父母》 作者:吴琪 徐菁菁(编著) 出版时间:2019年11月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我最恨的事,就是越来越像我的父母_第6张图片 活动截止时间:2019年12月15日中午12:00,获奖名单公布时间:2019年12月15日下午14:00~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最恨的事,就是越来越像我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