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与赢

输与赢_第1张图片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耳熟能详的话如今高频率的挂在我们周边家长嘴上,但是在你盲目的把这一观点施加到孩子身上时,可能已经把他的一生输光了。对,今天的话题是教育!让我萌生写这篇文章想法的是一名“白发苍苍”的小学生,虽然只是擦肩而过,但带给我的冲击却非常强烈。在和朋友谈起此事时,对方告诉我这有可能是一种先天遗传的白发病。于是我查阅了一些关于白发病(实名“白化病”)的资料;经对比得出的结论是,这名小学生并不是得了白化病;首先肤色是正常的,而且头发的颜色比起白化病的雪花白,明显相同于我们平时生出的白发。不排除有些人受基因的遗传确实比较容易生白发,然而我并不认为一个在正常生活节奏下的孩子会轻易生长出如此多的白发,这种白发的产生让人立刻联想到的就是精神压力。一个小学生能有多大压力,小小年纪就熬出一头白发?现在网上对于学生压力增幅的调查和数据屡见不鲜,我想不必在这里引用一些数据来证明当今学生的压力是多么的可怕,那么做有点多此一举。就此事我想谈谈现在教育层面的问题,以及学生和家长应该怎么看待教育,或者说我们应不应该局限于现行教育体制下不断给孩子增加学习压力。

从早期的教育我们可以看到人们接受教育最基本的发心。十年寒窗苦,一朝高考时;无论古今中外,接受教育都是为了升官发财养家糊口。现在到学校去问学生“你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得到的答案十之八九是“为了找份好工作”。即便我们开始更多的强调德智体美劳多方面发展,也有人提出学校不应该是社会和企业的过滤网,但接受教育的动机仍不失为获得某些资质和能力以保证在走入社会后能找到一份称心的工作。绝大多数人不会把提升个人修养放在接受教育的主要动机上,人们接受教育的基本动机是无法动摇的,我并不反对人们把教育看做为社会和企业提供的一张过滤网,但站在行业职责的角度上我们应该更多的去考虑根据这一需求,并结合当下市场和文化述求我们应该提供什么样的教育体系,也就是在围绕需求开展教育工作的同时我们应该做出哪些引导?教育工作应该是一个带动社会的工作,而不是顺应需求的工作。就拿现在来说,学生们都在努力为将来的工作打基础,然而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与学习压力不断增大成正比的是失业率的高升。那么,问题来了。是什么造成了这样一个不相称的局面?我们还是要先从当下的教育模式上来剖析。

首先还是回归到应试教育的体系当中。我并不反对应试教育,因为它的存在是为了满足绝大对数人对工作的渴望,而着手一份工作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对该行业、工种知识的掌握,应试教育考核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达到学校给定标准,并在走上社会后能告诉这些企业“我具备能够证明满足贵公司人才选用标准的资质”,包括市面上很多认证考核也是一样的道理,虽然教育不完全等于认证,但作为教育存在的价值而言它应该涵盖这一机能。知识的传授永远是教育最基本的职能,我们先不说教育不仅仅只是面向基本岗位需求的知识传授和认证考核,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我们的考核标准都已经和社会需求完全脱轨了,学校虽然有针对各类行业和岗位设定专业科目,但学生平日里在学校内学到的那些专业知识已经不足以使他们在社会上立足、甚至起步。我们在人才市场上经常看到一大群老面孔在周旋徘徊,这是很可怕的现象,虽说经常有新闻写道《某某招聘会多少大学生成功就业》,但这里面真正找到本专业工作的又有多少?相信绝大多数都因长期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要么“屈尊”要么被忽悠进高流动的销售队伍当中。可能10000人的招聘会,6000人没找到工作,剩下4000中找到专业工作的只有500人(姑且不论学校提供给他的专业知识能否让支持他们呆下去,仅仅是达成最基本的共识),剩下3500人进入没什么门槛销售岗位,第一个月离职500人,第二个月离职1000人,第三个月离职1000人(这个数据虽然没精细调查,但相信也不会差远)。也就是三个月下来在一个场次招聘会上真正找到工作并勉强呆在公司里的只有不到1500人,而且剩下的这些人因为知识的脱轨和市场的严重饱和,我们也难免不为他们捏一把汗,至于那些已经离职的人很可能在这三个月内仍在人才市场或者低门槛、高离职的漩涡中徘徊着。对于专业本身和学历的实用性方面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有不少因为辍学提前走上社会的“差生”会比在校的“优等生”混得好,我们要知道学习成绩好并不意味着就比别人聪明,如果出一张《社会交际学》或者《商铺经营学问》的卷子恐怕两类人群的“身份”就要对调了,同样在学习、同样在动脑,区别仅仅是放在了不同的科目上。区别仅仅在于这些“学科”没有得到学校认证,但这些“学科”反而和社会接轨的更加密切;因为体系越庞大,运转和更新的速度也就越慢,教育就是如此,所以为什么那么多人毕业后要经过社会上职业技能培训才能找到相应的工作。目前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在知识的接轨上,如果连知识都没法接轨,那么对于能力、心灵和道德层面的教育和考核更是天方夜谭。

接下来说说能力的培养,如果说知识是靠学习,那么能力则是靠训练。能力包括哪些?注意力、学习力、记忆力、毅力、思考力等等;目前学校在对学生的塑造还是采取“量产制”,仅提供知识层面的传授,达到及格线了就流向社会;前面说过知识已经严重脱轨,学生在学习时最大的收获恐怕不是学到了什么(因为他们几乎用不上),而是利用这些脱轨了的知识来开发自己的各项能力,但这种缺乏专业引导和训练的开发是盲目的。学生们只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潜意识的使用这些能力,的而不是下意识的去认识、理解和强化这些能力。为什么有很多白面书生一肚子墨水却做不了什么实质性的事情?因为他们只习惯于接收信息并按部就班的处理那些已知的东西。反过来为什么在获得重大成就的人群里很大一部分是没什么文化、没接受教育的人?这里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我们的企业家了,企业和产品发展创新的过程就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他们要在复杂的市场中把那些未知的问题和风险不断的拆解、组合、再拆解、再组合,直到找出一个最好的办法。要知道,真正聪明的孩子永远是拆玩具的,而不是玩玩具的。WISE2014峰会上托尼瓦格纳说过“当今世界并不关心你知道多少,而是你能用你知道的做什么”。这里我想做一点调整和精练,就是“只有知识的人会局限于在已知的范围内做些什么,而具备能力的人会灵活利用已知的东西去创造一些什么”,所以他接下来又说了“当今社会被人们广泛需要的是一种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里的“创新能力”这只是众多能力中的一种,然而这里我要额外强调的是,我并不支持所有人都具备高度的创新精神,因为盲目的怂恿全民创新是不负责任的(就像盲目宣传成功学一样),作为和创新精神共存的顺从心理也是人性中的一部分,这两种成分不同程度的分配在每个人的体内,我们同样应该平和理性的去接受和权衡它。继续把话题拉回到能力的培养上,参加世界记忆锦标赛的选手除了极个别天生具备极强记忆力以外,绝大多数是经过专业训练而成的,如果仅仅靠我们平时的看书看报、背考题、啃真题是不可能做到的。当然,我不是说每个人在某些能力上都要训练到参加锦标赛的程度,但我们的教育中应该提供相应的训练,结合学生的特质和需求指导性的促进学生各项能力的发展。

道德和心灵培养作为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现实生活中也是最受我们冷落和无视的。在绝大多数人眼里道德和心灵教育可以有,但不是必须。其实我们非常早就有思想道德和心理教育相关课程,但是对于这两项课程我们至今仍旧局限于传授知识的职能范畴内。要知道局限于思想上的灌输是远远不够的,对于个人道德和心灵的认识没有经历、教训和引导的过程是很难建立。俗话说得好“不见棺材不掉泪、不撞南墙不回头”,记得以前听过这么一句话“如果人们能从别人的经历和故事当中吸取教训,一部《资治通鉴》就足以天下太平了”。从小到大我们听了太多片面的训诫和警告,一开始多数人都是抱着不以为然的态度,直到东窗事发才恍然大悟。对于道德和心灵层面的教育应该主互动、辅教学,应该聘请专门的老师或让普通的老师具备相应的能力把重点放在与学生和家长的心灵沟通和思想引导上。还有就是可以让孩子看一些真正好的励志影片(什么成功学就算了),拿我们80后这一代人来说,对我们影响最深刻的应该就是《灌篮高手》了,《灌篮高手》教给我们最多的是激情、精神、信念和坚持,从灵魂深处涌现出的力量源泉远不是冰冷呆板的教科书和理想口号能够激发出的,而相比知识和能力,精神和信念的塑造才是最为重要的。然而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学生和家长对教育的认识完全反了,一味的把精力投放在知识的学习上,而对能力、心灵和精神层面的培养弃之不顾,最后绝大多数的学生只会应付考试,走上社会后既没有实战能力、没激情、没有良好的心态、没有长远的目标和志向,更可悲的是连生活自理能力和意识都被家长剥夺了,造就了人才市场“万年青”的热闹景象。

目前给学生压力最大的不是学业本身是家长,对于把孩子关在家中咬文嚼字的危害已经不用再赘述了。在完成基本学业的基础上,我们不但要培养孩子的兴趣,同时还要给出充分的时间鼓励和支持孩子尽情的玩耍,在玩耍的过程中,孩子可以掌握如何针对周遭复杂的环境做出灵活的判断,如何对事物持续保持好奇心,如何与身边的人互动与交往并保持热情与活力。但同样一个很无奈的现实就是今天孩子们玩耍的范围也被压缩至电子游戏和虚拟社交的小圈子内,更可怕的是很多家长用手机、平板和电脑做诱饵来与孩子的学习做交易,家长们会说“你把期末考试考好了我就给你买手机”之类的话,这样更是把孩子关死在读书和虚拟世界的二元空间内。

我前两天看了一篇关于从众心理分析的文章叫《中国股民为啥那么任性?》,对于群众心理小编借用了古斯塔夫的话“理性对群体毫无影响力,人们只受无意识情感的影响。群体不善推理,却急于行动,他们易受奇迹打动,影响想象力的,绝对不是事实本身,而是事实引起人们注意的方式”,之所以为什么那些盲从跟风炒股的注定死路一条。对孩子的教育也是一样的,孩子的成长很大程度受大人的意识形态所影响,如果意识有偏执,起点越早、跑得越快也就偏的越远。

现在还有一个疑问是到底有没接受教育的必要?接受教育的必要性是不可否认的,就像奥巴马说的“一个成熟的社会必定是橄榄形的,而教育就是让更多人通往中产阶级的钥匙”。而什么是理想的中产阶级?就是有素质、有思想、有信念;能够在接受教育后顺利的找到相对应的工作,并长久的发展下去;收入在满足基本生活的情况下基本能够满足个人的兴趣爱好和志向等等。所以,我们的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你可能感兴趣的:(输与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