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余世鹏
2016年4月14日,科比·布莱恩特将最后一次披着湖人队的24号球衣走进美国洛杉矶斯台普斯球馆。
对于老兵,这个世界从来都不吝惜鲜花和褒扬。
比如邓肯、基德、纳什、加内特、皮尔斯;
比如前几天刚进入NBA名人堂的姚明、奥尼尔和艾佛森;
天地之间有成败,长江之水送行舟,从来都送胜者,亦送败者。
(一)
老家房间里有一张泛黄的书桌,靠左边的抽屉里,躺着一副印制精良、手感厚实的“科比系列”扑克牌,封面上脑袋发亮的科比,裹在黑色西装和银白色的衬衫套子里,单手抓着一颗皮球,满脸都是雄浑。
这是大学时的“她”送的。
每个男孩的青葱岁月里,或许都有那么一段飘忽不定的桀骜不羁,背后或许还有几位“常年附体”的“偶像”吧。
对于我们80后的孩子来说,“附体”的大神大致是这么几类:“古惑仔”陈浩南、“恐龙快打”、“拳皇”八神庵、戴鸭舌帽的周杰伦、“beyond”的黄家驹,还有NBA的“8号科比”和“3号”艾佛森。
再加上一个活生生的大姑娘,就足以应付那段“荷尔蒙躁动期”了。
(二)
夏天中午的一天,整栋宿舍楼几百号人,突然不见了一大半,一群男生逗留在食堂餐厅里,穿着清一色的白色校服,手里端着只剩下骨头和菜渣的餐盘,仰着脖子,围着仅有的一块屏幕看湖人打火箭,看到兴奋处,则是笑骂连天、爹娘就派上用场了,有些人用筷子和汤碗敲桌呐喊,有些干脆就脱光衣服绑在手上,站到桌子上奋臂大甩。
经常在这时候,远处的门口悄悄出现一个人,拉耸着脸,面带怒气,似乎想要说些什么,但始终都没有走近,只是双手抱胸,在独自踱着小步,结果又是悄悄地走掉了。
问:他是谁?
答:食堂老板!
(三)
那时NBA最大的热门,是35秒13分的“麦迪时刻”和科比的“81分传奇”,还流行着这样一段话:
上帝有两个儿子,一个叫麦迪,一个叫科比,他们既是兄弟又是对手。一个天赋异禀,一个刻苦努力;一个35秒13分,一个单场81分;一个骑扣大竹杆,一个爆扣霍华德;一个干拔销魂,一个后仰无解;一个爱好单手持球,一个习惯叼咬球衣;他们用篮球权释生命价值。
只是后来剑走偏锋,两个“儿子”的生涯轨迹有如云泥之别。一个可谓是“习得文武艺,货比帝王家”,另一个却是“一时自负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
(四)
陈进德变向急速,动如脱兔,打球像“3号”的艾佛森,陈昊天运球行云流水、动作飘逸洒脱,像“24号”的科比。
那我呢?
陈进德曾说“你篮下蛮力冲撞,像‘34号’的奥尼尔,不仅打球像,长得更像:肚腩够大,屁股够翘,嘴唇够厚,皮肤够黑。”
陈昊天现在已是两个小孩父亲,他说现在很少听周杰伦的歌,也很少看科比的比赛,今年清明回家遇见他,他说“当时在一中读书的时候,每次看到那些在球场上穿阿迪耐克的人,我心里都很不爽,都想狠狠地颜射他(在他面前投篮得分)。”
一米八三的他还是那么挺拔,那么帅气,浓眉大目、气宇轩昂,只是经过这些年生活的磨练,当年在校队时的气焰和叫嚣不见了,灿烂的笑容里反而多了几许坦然和沉稳。
(五)
“送别科比”是16年NBA全明星的主题,在众人的期待下,科比出场25分钟,交出一张“10分、6个篮板、7次助攻”的成绩单,但03年全明星送别乔丹时的“乔科对决”并没有复制成功,“詹科对决”最终落空了。
也许你会发现,他曾经的朋友和对手都已离场;会发现,现在场上都是曾经在电视机旁看他比赛的小一辈;你还会发现,无数个“凌晨四点钟的洛杉矶”锻造了现在的匠人科比。
他从不挥霍自己的才华,一直在你认为没有太多必要的地方勤下功夫,20年的篮生涯,已经给这个时代留下足够的雍容和大气。
我们这些看着科比长大的“80后”们,一直在消费着他的荣辱成败,来吸取我们所需的养分,以代入我们成长路上的多元方程式中。
然而,人生的方程式似乎还遥遥无解。
那就翘掉工作吧,和你们再次对着屏幕,翻出那件压箱底的24号盗版球衣穿上,摆上冰镇的啤酒瓶,看着37岁的老科低位背身单打,虚晃转身,后仰跳投,然后大声喊着:
“我操,好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