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感三则:村上春树、“积极的悲观主义者”及语言与生活

好好读书,好好生活,好好地爱。

文/夕子

image.png

1

随着诺奖的公布,村上春树又被“热议”了一次。

“陪跑”这个词多次出现,说实话我不喜欢这个词。也曾读过一些关于诺奖获奖作者的作品,亦了解过诺奖评奖的一些标准。想必村上春树也应该略知一二的。但为何他提名多年却没有获奖,兴许他自己不想为了获奖而去写作也未可知。

我得承认,我不喜欢村上春树,也不迷他。

我对于村上春树的了解仅限于他喜欢跑步,超级自律,多次成为大众心里诺贝尔文学奖的理想人选。

我读过的村上春树的作品,能说出名字的只有两部:《挪威的森林》和《没有色彩的多崎作的巡礼之年》。因为彼时一位朋友非常喜欢,我们便一起阅读交流。

初读只觉得村上春树的语言轻灵,故事也比较清新。他在轻巧的语言里表达出人生的一些失落和绝望。

之前也有朋友在微博上分享了村上小说里的片段,我读来以为是高中生写的小说。但不得不说,这封“情书”写得很好。

随感三则:村上春树、“积极的悲观主义者”及语言与生活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他的文字很灵动,将男孩和女孩之间的缱绻情丝表达的细腻而婉转,带着青春特有的味道。

那位朋友说他喜欢“丧”的东西,村上对了他的口味。

《挪威的森林》里,渡边生命里最重要的两个人,木月和直子都先后离他而去,给过他温暖的绿子也终究只能是他生命里的过客。《没有色彩的多崎作的巡礼之年》,多崎作因为名字没有色彩,遭遇了朋友的背叛、欺瞒和伤害。爱情和友情,在村上春树的笔下,蒙上了一层黯淡的灰色。

他告诉我们,我们的孤独,无限大,也无法摆脱。

那些曾经重要的人,都将离我们远去。

我不喜欢这种日常丧的感觉。但不知不觉中发现,村上用他轻轻的语言,写出了日常生活中每个人内心的孤独和隐秘。

我也不例外。我发现,我的生活像极了他笔下的人物。

惊喜跌宕,惊险横生。

随感三则:村上春树、“积极的悲观主义者”及语言与生活_第2张图片
image.png

2

前段时间看资料间隙,听了一堂网易TED公开课,内容是韩雪的《积极的悲观主义者》。

“积极的悲观主义者”这个词,我是第一次听。但我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这种策略精神。

通俗地来说,“积极的悲观主义者”就是认识到自己的不可能,设想到事情最坏的处境,然后努力去尝试去改变。

韩雪在演讲中提到了两个例子,一个是她做制片人制作电视剧,想要尝试4K分辨率在电视上播放。这种技术目前中国只有少数电影在适用,西方电视剧采用的设备和频道和中国的不同,而且价格昂贵。韩雪和她的团队历经6个月,终于克服了这一难关,电视剧成功上映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收视率。

第二件事,是她参加《跟着贝尔去冒险》。平日里缺乏锻炼、恐高的她不仅跟着贝尔上山下河,而且在左臂受伤的情况下,攀爬绳索穿越河流。

有些事,你以为做不到,但多坚持一下,多尝试一下,也许就成功了。

前段时间和朋友聊天,朋友笑着说我是人生大赢家,考上了心仪的学校,又和喜欢的人在一起。但是背后的付出和苦涩也只有他们陪伴在身边的人能懂。

为了看书复习,不回宿舍午休,不去食堂吃饭,在教学楼的小窗口买一份吃不出味道的饭菜,匆匆忙忙吃完,去自习室抓紧时间看书、休息,然后上课、赶论文。

和喜欢的人在一起,也没觉得是自己幸运。曾经大胆迈出第一步,却在不多的回应里自己缩回头。也接受过其他人,始终发现不合拍,便不委屈自己,也不将就其他人。亦不勉强自己去逢迎喜欢的那个人,宁愿隔绝也不暧昧,既是对自己的尊重,也是对对方的尊重。

有时候遇不到喜欢的人,宁愿守着自己的世界,也不强行挤进别人的圈子。你要盛开,清风自来。

倘若他来找你的时候,你早已移情,或者身边早有人相伴,这份“好运气”也未必会砸到自己。

一直不觉得得到便是幸运,得不到便是不幸。运气这种事情,好运背后是足够的努力,坏运气背后也不乏命运偶尔开的玩笑。

但是自己的未来,不努力去积极争取一下,获得nothing的概率不低于99%。

随感三则:村上春树、“积极的悲观主义者”及语言与生活_第3张图片
image.png

3

语言明明是沟通的渠道。但是有时候太容易因为一些似是而非的言语对号入座,产生偏见产生歧义甚至是对立和冲突。但是越来越没有解释的耐心,尤其是对于一些解释不清的人和事,对方早有观点,多说无益。

立场不同,看到的事物不同,辩驳不清。说多了,费心力,还不得体谅。

现在别人说什么,我就附和什么。不是因为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而是因为语言的单薄,在很多人眼里容下的是情绪,是偏见,是标签,是说不清道不明的自我经验和自我认定。

还有一个原因,我懒。眼前的生活让我懒惰的沉醉其中,懒得怼人,懒得费嘴皮子。

生活是通往未来的。生活本身的魅力的万分之一都远远胜过贫瘠的语言所能表现的。

向来别人如何对我,我如何对别人。不替别人诉苦,不为自己叫冤。

最近读到一篇文章,大意是说每个人的圈子虽小,舒服就好。窃以为这句话太对了。以前有一个自己的小宇宙,没有闲杂人等进来,敞亮、舒适。三五好友,读书、旅游、写诗,喝喝茶或咖啡,聊聊天气和八卦,就挺开心。

现在遇到想要相伴一生的人,韧性似乎更强劲了,圈子甚至可以更小。家庭之外,知己一二,就足矣。从前的风风雨雨,都将散去。

即使过去的朝霞再旖旎,最好的日出总是在明日。

其实有时候想想,还真挺愿意就待在自己原本的圈子里不出来,不来事,更不被来事。

人生在世,总要不断经历才能成长。而有些成长,是语言无法表达的,只能自己去经历、去体会。成长欠奉我们一句对不起,我们欠奉成长一句你好。

早就该和一些不愿提、不愿想的事彻底告别,只是自己一直懦弱,不愿主动面对。

生活是活给自己的,别人说好说坏,改变不了自己的幸福或苦楚。

世间的等待有千百种,最好的那种是来日可期。

世间的幸福也有千百种,最好的那种是未来有你。

image.png

最后的最后,认真读书、认真生活、认真去爱,去守护可以把握的幸福。

希望读到这篇文章的人都幸福。

你可能感兴趣的:(随感三则:村上春树、“积极的悲观主义者”及语言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