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小心就入坑 —— 微信沟通中那些“毁前程”的细节

你在某次公务活动中结识了一位客户并互加微信,随后在微信中互致问候礼貌而客气,为示友好,你发过去一个微笑表情,万万没想到,对方居然恼怒了,你百思不得其解.......

你哪里知道,在玩转微信的新新人类眼中,微笑表情早就不等于友好,它表达的意思是:“我就静静地看着你装,不说话”。其隐含的意思和杀伤力,跟“呵呵”差不多。

惊出一身冷汗了吧?

你还别不服,争辩说我身边的人就不是这样理解的。你挡不住有人会这样理解啊。你内心可以不认同,但你不能阻止别人认同啊。而且这看似小众简直违背常理的解读,随着网络的传播效应被扩散,并得到更多人认同追捧,最后被默认为有特定含义的文化符号。

你一定听说过,曾有不解风情的工科男因为与恋人的聊天中经常使用“呵呵”、“哦”进行回应,惨遭被分手。是女方太矫情吗?非也。人家菇凉心中想的是:在乎我,你就该懂我,你都不懂我,我跟你耗什么耗?想来也有些道理,毕竟大家都挺忙的。

网络时代,很多名词或符号被重新赋义,你可以不理解,却不能踩地雷。涉及有人忌讳,最好能避则避。再说了,所谓有效社交,沟通过程让别人感觉舒服,这是一种基本的礼貌, 也是社交能力的体现,上升到理论层面,对沟通主角的重要性不亚于周星星同学时常捧在手中的《演员的自我修养》。

一不小心就入坑 —— 微信沟通中那些“毁前程”的细节_第1张图片

IT时代的快速变化,可能让过去沟通中的得体行为,在网络平台的语言文化中,不但不礼貌,还会造成让你始料不及的沟通障碍,学习一点微信沟通礼仪,才能避免成为不受人待见的边缘人,掉进了沟通陷阱,想要爬出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再来看看,除了微笑脸和大家熟悉的“呵呵”、“哦”已经变了味,还有哪些坑,是你不能踩的——

“在吗”,是微信沟通中的魔咒

“你好,在吗”,看起来是非常自然的开场,可是有越来越多的人表示,对微信沟通中“在吗”这句话,简直不能忍。

正统绅士可能又要纳闷了,挺好一句话啊,没毛病啊,咋又不对了尼?

换位思考下,有个不是特别熟的朋友微信发了一个“在吗”给你,这时候,你不知道对方找你干吗,也不知道需要聊多久,要是回答“在”吧,可能马上要去忙别的事,怕事情说不完就中断不太好,可你要不回应,刚刚又才在朋友圈发了一个消息,人家知道你是在的,而且要是人家真有十万火急的事或者有啥大生意上门呢,不回岂不是错过很多?当然更不能回一个“不在”,那是几个意思?所以收到这句“在吗”的人,回不回答都纠结,有种被逼问的恼怒,对方的“不懂事”会让你有种边界被侵犯的不适感。

就如之前看到的一个调侃段子:

有事直接说,别问我在不在。我要是说在,你找我借钱咋办?我要是说不在,你请我吃饭咋办?

刘润老师支招: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说句“你好”,然后就以有事说事的心态,简短地说清楚你想说的事情。这样,给对方足够的自由时间,来选择要不要回复你,或者如何回复你。

给别人空间就是给自己方便,下次沟通时可别画蛇添足。

一不小心就入坑 —— 微信沟通中那些“毁前程”的细节_第2张图片

易燃易爆的“感叹号”

文字是有多种涵义的,特别是中国文字,哪怕同一句话,不同的语音语调重音,可能表达不同的意思。微信沟通跟面对面说话不一样,看不到面部表情,也听不到声音,如果再加上感叹号,就如在语词背后加了个炮仗,很容易点燃对方的强烈情绪。可能你在输入的时候,没有任何情绪,只是想用感叹号来强调这句话的重要性,如果看到的人此时心情正不爽,往往就很容易将你加上感叹号的这句话解读成带有指责、批评、讽刺等攻击性意味。

体会一下下面的句子:

你提前点来吧,我们下午五点钟下班。

你提前点来吧,我们下午五点钟下班(有没察觉出些许催促和不耐烦的味道?)

你提前点来吧,我们下午五点钟下班!!!(多几个感叹号,居高临下不说,简直有了威胁的味道,你要不提前点来,后果自负,别说我没提醒你)

想想看,用这种方式跟你的客户说话,还会有下次生意么?

任何陈述性的句子,只要加上“!”,都能别有风味,不信你试试。

一不小心就入坑 —— 微信沟通中那些“毁前程”的细节_第3张图片

语音,高效还是低效?

微信的语音功能让很多人觉得沟通起来方便省事,大大的受追捧。有什么要表达的,语音过去,快速搞定,要知道,1分钟可以说很多事情了。特别对于家中不会打字的长辈,学会了微信语音,完全改写了与家人的沟通品质,不能不说这是微信的一大创举。

然而在商务场合,语音功能却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高效与便捷,频繁的使用语音跟别人沟通,还可能让人觉得没受到尊重。

继续换位思考:给客户发个语音过去,你这边当然是干净利索迅速完成,接收的人呢?他必须要点开才知道你找他干啥吧?如果没带耳机,在公开场合点开语音,声音大了会引来路人侧目,很是失礼。如果接收语音的人正在一个严肃的场合,收到你发的一串语音,他不方便马上打开,急性子会各种不耐烦,若是慢性子,直接不鸟你,然后到后来干脆就忘了点开。所以,不分情境不分对象的发语音,想要追求高效沟通,却常常事与愿违。

要是你发的是一段文字,客户扫一眼就能知道你大概找他有啥事,就能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来回应。

给对方缓冲时间,是微信礼仪的基本要义。

除非是,你是上级或甲方,有不可撼动的权力,语音将是你在微信交流时的特权,因为人家不能不打开,就算麻烦一点,费事一点,那也不好抱怨。然而,如果你位高权重还谦虚温和,能用文字表达尽量不发语音,沟通中时时为他人着想尽显宽容大度,想必你的商誉及人气,也会借着沟通平台传送出去。

一不小心就入坑 —— 微信沟通中那些“毁前程”的细节_第4张图片

其它的,一言不合就斗图、潜水秒抢红包、私发广告、熟不熟的群都发链接拉票、天天朋友圈求点赞.......若是还在意你的个人品牌,这些行为,就免了罢。

与人沟通,不管是面对面还是网络,尊重对方让对方感觉舒服,都是基本准则。

高情商的沟通者,常常有比别人更好的运气,更容易获得成功。如果我们时时处处多为他人着想,推己及人予人方便,会不会也有更多好运气?

一不小心就入坑 —— 微信沟通中那些“毁前程”的细节_第5张图片

注: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不小心就入坑 —— 微信沟通中那些“毁前程”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