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的电影市场,全然是贺岁片们的天下。
《捉妖记2》、《唐人街探案2》、《西游记之女儿国》三足鼎立,占据了绝大部分的排片,姑且不论贺岁片们的品质如何,让磅礴注意到的是——
《马戏之王》几乎下映了。
说到近两年歌舞题材的电影,可谓都像是开了挂一样,个个都厉害的不行。
《爱乐之城》拿下14项奥斯卡提名,平了《泰坦尼克号》的记录,还将石头姐Emma Stone捧成了奥斯卡、威尼斯电影节的双料影后。
而另一个Emma——Emma Watson主演的《美女与野兽》更是斩获近13亿美元的票房,
差一点儿就杀进影史前十。
至于前不久在国内上映的《马戏之王》,在北美也经历了从口碑不佳到票房稳步提升的过程。原声带更是在公告牌上打榜拿到相当好的成绩。
电影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讲述了历史上的马戏界传奇人物P.T.Barnum,从底层依靠猎奇的Show Business即马戏团畸形秀,从而发家致富走上人生巅峰励志故事。
事实上,这个故事并不是像电影里面那样光彩。反倒是一个关于剥削、营销、欺骗的现实故事。
但转念一想,电影不就是如此么?
就像大家对P.T.Barnum的评价那样,是骗子、也是造梦大师。
所有艺术也都一样,它们来源生活,同样也是高于生活的。在编剧们的精心包装后,它便成为了一部适合所有人的阖家欢式电影。它代表着梦想、奋斗、更是平权与向命运的抗争。
我们不一定要纠结于原型的阴暗面,至少电影传递给我们的讯息是积极的。我们能够从中获得的,才是最重要的。
就像电影里讲得:“剧评人竟然无法在剧院感到欢乐,那么谁才是骗子?”
作为一部歌舞片,在它的领域里,绝对值得五星褒奖。
那些大场面,精彩到让人热血沸腾。 舞蹈、杂技、一个不落下。
电影里的歌曲,也都好听到令人掉一地鸡皮疙瘩。
《马戏之王》用的可是《爱乐之城》的原班人马,想不好听都难。
还有就是电影的选角,基本上这个时代最好的歌舞片演员都上线了。
虽然金刚狼形象深入人心,但Hugh Jackman确实是音乐剧科班出身,有着近乎完美的舞台剧表演背景:《奥克拉荷马》、《悲惨世界》、无一不是脍炙人口的歌舞经典。
他主持的81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仿佛就是他的个人歌舞才艺表现秀。
十分巧合的是,当时台上合作演出的演员,最后都同Hugh Jackman有了歌舞片合作。
Anne Hathaway 、Amanda Seyfried与他演绎了新版《悲惨世界》、Zac Efron则是新戏《马戏之王》的男二号。
说到Zac Efron,《歌舞青春》三部曲应该是大部分人的歌舞片启蒙之作。
在这之后,他还出演了百老汇经典作品改编的电影《发胶》,依然歌舞俱佳。
《马戏之王》里亲力亲为完成所有秋千特技的Zendaya,也是依靠歌舞剧集《舞动芝加哥》为观众所熟知。
同为歌手的她,舞技更是没话说。
看过舞蹈竞技节目《与星共舞》里她的表现就知道,这个小姑娘可不是闹着玩的。
Michelle Williams比起以上几位虽然没有那么多经验,但在《与梦露的一周》一片中,饰演梦露的她,也曾一展歌喉,可以说不输专业歌手,连梦露标志性舞姿也模仿得惟妙惟肖。
选角、配乐、场景……每一处的豪华配置,都让《马戏之王》毫不意外成为今年最为精良的歌舞片。
而除开这些莺歌燕舞、声色犬马外,更让人心潮澎湃的,我想还有那些琳琅满目的华服吧。
在电影中,服装是叙事的重要工具,它代表着角色的身份、职业、社会地位与其所面临的处境。
在活色生香的歌舞片里,服装更是最为重要的元素之一。其中的一些甚至对时尚界都影响深远。
例如Audrey Hepburn,这位永远的Fashion Icon,在她与Givenchy一次次的经典合作里,就有歌舞片《甜姐儿》。
她在里面穿着Hubert de Givenchy设计的那件无肩带高定礼服,早已成为银幕上的时尚经典。
无论是卢浮宫里挥着红色雪纺围巾跑下台阶、还是身穿芭蕾舞裙式白色婚纱、都是仙女本尊了。
电影里身穿黑色紧身衣舞动的Audrey Hepburn,这一造型至今都在不断被摄影师、名人们效仿。
Beyoncé 、Whitney Houston新老两位天后也都纷纷致敬。
另一位乐坛天后Madonna在饰演以贝隆夫人为蓝本的电影《Evita》里,除了高歌《阿根廷别为我哭泣》外,还高喊了:“So Christian Dior Me!”
这一定程度上也揭示了电影中服装的灵感所在。
除了贝隆夫人本人很喜欢的、代表着战后新风貌的Christian Dior外,皮草以及珠石配饰也是Madonna饰演的这位传奇阿根廷国母,在荧幕形象的组成部分。
有时这些服装还能对电影的时代社会背景,进行更细致入微的描绘。
Liza Minnelli在1972年出演的《歌厅》是另一座歌舞片的里程碑,她的波波头、黑色丝袜以及裸露却不艳俗的着装,怪诞的妆容,都成为了不被遗忘时尚瞬间。
这也是美国30年代,舞厅文化兴起,爵士年代里最纸醉金迷的模样。
《红磨坊》有着19世纪末法国巴黎最香艳的一面,康康舞、嘉年华,灯红酒绿……都被夸张的裙摆、闪烁的珠宝、以及艳丽的色彩所淹没。
在战乱的年代,它更像是一个美得不真实的童话故事。
凄美不幸的结局更是给予这段如梦似幻的经典爱情故事极致的浪漫主义色彩,充满着莎翁式的史诗感。
《芝加哥》是美国“黄色新闻大战”下娱乐至死的黑色幽默,它也是充满人性欲望与黑暗面的。
电影里那些杀夫的女子,在监狱里摇身一变歌舞女郎,设计师Patricia Zipporidt给她们换上了黑色为主的吊带袜、胸衣、高叉连体衣。
配合着网纱、流苏以及亮片,充满危险的诱惑力。
而《马戏之王》的戏服则是大写的豪华与包罗万象的奇观。
服装设计师Ellen Mirojinick曾因《烛台背后》获得过美国服装设计工会奖。
如果说在《烛台背后》里钢琴家Liberace那有着繁重刺绣、镶嵌的礼服与皮草已经足够亮瞎眼球……
那么,《马戏之王》就是货真价实的奢华了。据估计,里面总共使用了超过6万颗施华洛世奇水晶。
光是Zendaya的紧身衣就用了14000颗水晶。Ellen Mirojinick与她的团队更是为这部电影制作了多达800多套的服装。
电影的背景是在19世纪的维多利亚时期,由于马戏团背景的原因,Ellen Mirojinick并没有花大量笔墨去描绘复刻当时的风貌,但在细节里我们依旧可以看出端倪。
胡子女士便穿着一件塔夫绸面料的,有着维多利亚时期轮廓的双色礼服。
我们也可以捕捉到Charles Frederick Worth对于紧身衣在腰部位置与裙装的缝合设计,这也是那时“裙撑式样”落没的开始。
在当时,男士们少不了的便是西装三件套——马甲不能少,礼帽也是十分常见的配饰。
应对不同的场合,还分为双排扣长礼服、晨礼服以及晚礼服。
收腰的设计是这一时期男士服饰的一大特色,当然束腰从18世纪就开始在时髦男士中流行起来。
在今年刚刚结束的秋冬男装周上,我们也看到了诸多收腰的设计。似乎束腰回归也应该不远了……
对于马戏表演这个命题,Ellen Mirojinick所面临的难题不仅仅是数量多,还要制作一些符合于特型演员的服装,更重要的便是怎么在不脱离真实时代背景,依旧可以让它们变得梦幻烂漫起来。
Ellen Mirojinick坦言,他的大部分灵感都来自于早期的John Galliano,以及他在Christian Dior时期的设计。
对于Ellen而言,John Galliano将世界上不同地点、不同时期的元素杂糅在一起的做法,正好是自己看待《马戏之王》戏服的观点。
John Galliano的早期设计是充满着英式古典主义的戏剧感,并将眼界放置于世界文化大观园的,十分包容开阔。
但他极度浪漫化的后现代主义美学,也让他的设计束之高阁,被边缘化、另类化。
而这样的处境,不正是电影中那些不同性别、国籍、种族,形形色色的畸形人那样,他们聚集在瑰丽的马戏团中,因为自己的独特万众瞩目,发光发热。
除开灵感源自John Galliano外,《马戏之王》还收到了许多设计师以及品牌的赞助,其中包括Marchesa、Reem Acra、J. Mendel……
当“瑞典夜莺”Jenny Lind到白金汉宫参见英国女王时,设计师便对一件Zuhair Maurd的白色婚纱礼服进行拆解重组,最后结果当然是惊艳亮相。
而这一类的重型礼服也十分符合她女高音歌手的身份。
扮演Barnum妻子Charity的Michele Williams,则用一件粉色的Marchesa丝绸连衣裙演绎了女性的甜美与柔情。
作为妻子与母亲的她是整部电影中最为涓涓细流的存在,她的付出、乐观、善良都让人不自觉爱上这个角色。
《马戏之王》的电影监制Michael Gracey,希望这部电影有着时尚与现代化的视觉效果,如果将剧照放到时尚杂志,会被看作是一张时装大片——
现在看来他做到了。
Ellen Mirojinick用了7年时间去准备,并不费余力地将其照进现实,这样的坚持与付出令人敬佩。
而将角色真正的带入生活,拥抱与众不同,并去庆祝它的独特之处,这也是这部电影最为迷人的地方。
歌好听,舞好看,衣服美得惊人……这确实是值得多刷几次的电影啊!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所有者,文字为博主原创。
本期文字助理:Milo
作者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作者
向来不毒舌,内心充满爱的吉良先生微信公众账号,会精选过去未来从前以后的所有时尚界、美容圈、科技业,以及旅行、美食等相关生活领域里的有趣内容,以不负责任的弹幕式吐槽来添加个人观点。
基本是一个无节操也不靠谱的资讯平台,甚至偶尔偷懒时会以(自认为)迷人的嗓音来跟大家插科打诨。如果这样的人你都感兴趣,那么请记得关注本平台。
三种关注方式请任选:
1.直接点击文章最上方作者名,即可一键关注(强烈推荐)
2.请搜索账号:mr_kira_xoxo
3.长按下图二维码识别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