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的逻辑》_读书笔记(1)2017.9.17

作者钟启泉教授所著的这本书目的很明确,就是让大家明白"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改革。

      "任何课程编制大抵离不开三项基本原则:其一,传承和发展人类文化遗产;其二,回应社会现实;其三,满足儿童发展的需求。

      而"课程编制"指的是以选择和排列教育内容为主要课题的作业。集中地反映了编制主体所拥有的教育观、知识观、学习观、儿童观。

      学校课程不是单纯静态的"公定框架"和学校的"教育计划",它是师生在一定的教育情境中展开文化探索的动态生成的过程。

      重建"基础学力"的概念,教会学生"学会关心"已成为当今世界课程改革的一个共同趋势。不仅传统的"读、写、算"基础被重新赋予内涵,而且基础学力的重心从传统的3R~读、写、算,转移到3C~"关怀"、"关心"、"关联"。

      新世纪的基础教育学校力求建立一个充满关爱而不是残酷竞争的环境,重视学生的人格建构和多元发展,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多元智能"的存在。

    当今时代基于"关爱伦理学"的课程所强调的"基础学力"重心则是"学会关心"。借助"课程统整"使得学生学会"统整知识"是当今世界课程改革的一大诉求。

      学校的"课程统整"既是一种课程策略,也是一种课程意识,它既是一种解构,也是一种建构。没有一套固定的的模式,它的品质就是不断超越。

      学生的知识不是教师赐予的,而是学生自己掌握的。促进发展的课程不是教授现成的知识的课程,而是探究真理的课程。

      如果教师是统治者、操纵者,学生就是被统治者、被操纵者,这样的课堂教学简直就是没有生命活力和灵性的"心智屠宰场"。没有对话,就没有交流;没有交流,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课堂教学本身应当是充满活力的对话的实践,这种实践能引导学生与客观世界对话,与他人对话,与自我对话,并形成一种活动性的、合作性的、反思性的学习,即形成认识性实践、社会性实践、伦理性实践的"三位一体"的过程。

      作为对话实践的课堂教学的过程是超越二元论的:它强调知识的主观与客观、知识的接受与发现、知识的解构与建构、知识的抽象性与具体性、知识的明言与默会等诸多关系的统一。

      我们需要寻求课堂教学的这种革命性转变~从"传递中心教学"转型为"对话中心教学";从"记忆型课堂文化”转型为“思维型课堂文化”。


《课程的逻辑》_读书笔记(1)2017.9.17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课程的逻辑》_读书笔记(1)2017.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