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里屯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地方——一个充满活力、激情、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地方。
北京是中国的文化、政治中心,三里屯则是城市中心最活跃、热门的区域。
在这里所上演、发生的一切,彰显着这座古老城市所蕴藏的无限活力、影响力和潜力,预示着未来生活方式、生活理念的多种可能。
在繁华的三里屯,老建筑群集的一角,低调着矗立着一座简约的玻璃外墙建筑。这里是体验式酒店“CHAO”的所在地。
不同于大多数酒店, 这间位于北京三里屯的酒店所有空间都充满了设计感。然而,从开业之初,一个关于这间酒店的争议便没有停止过:它到底是不是一家“为了设计而设计”的“打卡”酒店。
被光影加冕的老旧饭店
CHAO巢酒店前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建成的“北京城市饭店”,它的外形与城市环境异质冲突是北京快速城市化进程的历史见证。
2016年,历经时光的北京城市饭店由gmp·冯·格康,玛格及合伙人建筑师事务所进行了现代化改造。
立面玻璃幕墙与混凝土构成的竖向折叠肌理虚实交替,产生特殊的光影效果。外立面展示了每两层为一单元的横向分隔,比例均衡。
塔楼立面的材料和结构逻辑也延续到了酒店扩建出的入口区域。
与幕墙相同的玻璃纤维混凝土饰面板构成10米高柱廊在建筑的西侧和南侧限定出入口空间,同时在南侧围合出半开放庭院。
而酒店内的光的设计则可以说是CHAO最具特色的部分。
灯光设计借鉴了公共建筑的室内设计手法,将户外照明与美术馆的灯光设计理念很好地融入进来。
其中的“日光礼堂”更是受到许多赞誉。
同样由gmp改造设计的日光礼堂也沿用了立面设计的清晰逻辑。
拱形结构支撑起一座双层屋顶,外层为玻璃顶盖,日光通过内层格栅衍射进入大厅,空间由此得名“日光礼堂”。
日光礼堂整个空间被设计成镂空的三角形形状。两侧壁灯将空间的形式美感渲染的淋漓尽致,灯光设计化繁为简,为不破坏顶部的通透感,建筑顶部没用使用一盏灯。
日光通过内层格栅衍射进入大厅,混凝土拱顶与木质格栅的组合呈现出富有戏剧性的光影效果。
除了日光礼堂,酒店其他部分也摒弃了传统酒店的主装饰灯做法。
比如入口顶部像素感疏密排布的布艺天花设计,通过线性灯背光处理,整个天花漂浮起来,形成一块完整的后现代主义画作。
设计充分考虑了酒店的这些基本功能和艺术氛围需求,将光影变幻、艺术潮流、人文气息充分结合起来。
从走近酒店开始,漫步穿行于整个酒店,灯光都在细微处为客人营造一种空间体验层次上的惊喜感。
色彩与材质折出的时光
如果说客房是一间酒店的灵魂所在,那么公共空间则是串联起一座酒店的律动脉搏。
与低调狭窄的门形成鲜明对比,酒店大堂则是十足的开敞设计,阶梯式空间感,组织链接各个室内其他空间。
进入酒店,首先是特殊质感的木地板,泛着锈迹的铁钉嵌入地板的缝隙,深深浅浅的纹路印刻在地板表面;
视线顺着纹路向前推移,颗粒细腻的石块堆砌而成的阶梯和石柱,让人感觉仿佛进入另一空间;
CHAO的设计采用的是一种多层次、多元化的空间策略,通过运用不同材料、色彩和元素来呈现历史韵味和时代活力。
由老北京胡同收集来的门板拼接而成的大堂地板,蕴含着这座古老城市的特殊文化记忆;
纯羊毛编织制成的彩色天花板,天然石块打磨拼接出层层的石阶,以及黑色涂料包裹着的黄铜扶手,在经受岁月洗礼后,它们终将逐渐呈现出最自然、完美的色彩。
一楼酒店酒吧区裸露的天花,金属的材质,蜡烛灯具,极具现代工业感餐厅,灯光采用了更为灵活的轨道照明方式,装饰了天花与桌面,吧台整面超大尺度的发光吊顶天花,用梦幻的灯光营造出属于夜晚的迷离与沉醉。
二层餐厅主要服务于入住酒店的客人。
空间内设有书柜和酒柜,这使得餐厅的立面整齐而又丰富,灯光着力刻画立面的细节,让平常的餐饮交流空间充满浓浓的书香味。
这种独特的设计风格,同样在酒店客房得到延续。
CHAO的180间客房设计都没有过于华丽繁复的设计,但是细节处却能处处体现匠心。不同的材质被精心挑选和组合,求同存异又和谐共生。
灯光也依旧是背光式,幽幽得透出来,安静又柔和,为整个空间增添了诗意和雅致。
人们常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的视角和不同的偏好,因此关于这间酒店究竟是“独具匠心”还是“名不副实”的争论,或许永远不会停止。
但在我看来,如同造物者所创造的自然空间,出色的酒店应该能完美融合一切:尘埃与岩石、海洋与高山、阳光与夜幕、甜蜜与苦涩。
正像自然总是充满和谐的美妙瞬间,一间出色的酒店更需要“自然而然”的美感和层次,而不是刻意做作的“套路”和用力过猛的“设计”。
这种自成一体的流畅、弱化的存在感,才是让人放松的精髓。
北京三里屯CHAO酒店
地址:北京朝阳区工人体育场东路4号(中国红街内100米),近工人体育场北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