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 乔麦
假黄金、假白银骗贷案之后,又出现了利用“假油罐”骗取银行贷款的案件,而且“造假”的还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食用油。
骗子通过“大罐套小罐”的方式改造油储罐结构,之后利用近乎空的油罐、掺水食用油应付监管,从农发行娄底市分行营业部骗取上亿元贷款,用于个人消费或偿还民间借贷利息。瞒天过海背后,是收受贿赂后提供便利的“内鬼”。农发行娄底市分行和财政局、粮食局组成的联合检查组对油库的检查竟然主要是围着油罐看一下,然后用扳手或者木棍敲打罐体,听声音辨别油罐里是否是空的,多次检查都未发现“罐中罐”的秘密。
而在此前,还发生过横跨豫陕两省、牵涉19家银行、涉及金额近190亿元的假黄金骗贷案,锌锭冒充银锭作质押骗取贷款的假白银骗贷案。
农发行娄底分行被“空油罐”骗贷1.27亿元
裁判文书网最近公布的刑事判决书,将一宗“假油罐”骗贷案公之于众。
故事的开端在11年前。2008年至2012年,湖南鸿冠食品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石某、股东杨某2二人先是利用虚假材料做担保,获得了娄底市级食用油承储资格。
然后,鸿冠公司向农发行娄底市分行营业部申请贷款。
在贷款申请及发放过程中,作为鸿冠公司政策性贷款的开户行,农发行娄底市分行营业部必须按借款人实际入库商品数量和有关凭证支付后续资金,定期核查借款人的政策性商品库存,防止出现亏库、短库。
为骗取银行贷款,鸿冠公司通过改装油库中罐内构造、采取“大罐套小罐”等方式逃避相关职能部门监管,掩盖其储备油严重亏库的问题。
事实上,鸿冠公司根本没有那么多油。公司工作人员对鸿冠公司杉山油库26、27、28、30号4个油罐日常都不测量,因为里面根本没有多少油,经过改造的油罐其实是在大油罐中套了小油罐,有员工还往里面灌过水。
就这样,鸿冠公司分别于2008年12月、2010年8月、2011年12月,从农发行娄底市分行营业部获取三笔政策性贷款。三笔贷款金额分别为1792万元、8765万元、2108万元,合计近1.27亿元。
石某、杨某两人套取贷款后,将大部分资金挪作他用,用于个人消费或偿还民间借贷利息,至今尚有9693.09万元无法归还。
检查主要靠目测,木棍敲打罐体听声音判断油量
这么明显的改造,为什么没被娄底分行发现?
原因是有人被买通了。戴英为原农发行娄底市分行营业部经理、双峰县支行行长,于2009年1月任农发行娄底市分行营业部经理。她的职责之一为负责组织或参与上报贷款项目的受理、贷前调查、贷后管理检查。
鸿冠公司将油购买到油库后,农发行娄底市分行联合市粮食局、市财政局每个季度对油库例行检查,但实际他们都没有认真看,就是走个形式,戴英等人的检查,只要其参与了,其都会给戴英等人打红包。
根据戴英及部分证人的供述,对油库的季度检查采取的主要形式是:
1.查看油罐,就是围着油罐看一下,然后用扳手或者木棍敲打罐体,听声音辨别油罐里是否是空的;
2.打开油罐检测孔,用一个小瓶子吊着秤砣沉到油罐底部打油上来闻闻气味、看看颜色、判断有没有浮油的情况;
3. 市粮食局和农发行娄底市分行的工作人员爬到油罐顶部打尺(到油罐顶部量下油的高度),根据打尺测量的高度计算储备油的库存量。
事实上,其实只要把油罐的检查口打开,就可以看到油罐内部的构造,马上就会发现大罐里套小罐的情况。
鸿冠公司法定代表人石某表示,检查人员这种漫不经心,流于形式的检查态度其实不足为奇。“戴英等人的检查,只要是我参与,我都会给戴英他们包红包,红包数额600元至2000元不等。”股东杨某说:“从2008年开始,公司就一直是用假的购油合同从农发行套取贷款,公司是亏损的,没有盈利,负债率也超过了要求,提供的账目都是假的。
值得一提的是,戴英利用其担任农发行娄底市分行营业部经理的职务之便,多次收受石某、杨某2的贿赂款共计17.76万元。鸿冠公司就是用这笔可能还没有改装油罐高的费用,顺利骗贷上亿元。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2011年12月31日,戴英对该公司油库检查时,杨某送了其800元现金及5斤装食用油一桶,戴英予以接受。
按照判决书中的部分证人供述,此案中的“内鬼”不仅存在于银行,粮食局、财政局也有所涉及。
190亿假黄金骗贷案
2018年2月,原银监会通报了一起假黄金骗贷案。
2016年5月,陕西潼关县联社发生一起2000万元质押贷款案件,多名外部不法人员横跨陕西、河南两省,以纯度不足的非标准黄金做质押物,骗取19家银行业金融机构190亿元贷款。
据悉,这些被抵押给金融机构的假黄金,钨的含量占62%左右,黄金约占38%。金砖外表是标准金,里面则裹包着钨块。不法分子选择钨来造假,主要是因为钨的密度与黄金接近,钨的密度为19.25克/立方厘米,黄金密度19.3克/立方厘米,两者仅相差0.05克/立方厘米,普通仪器很难测出如此细微的差别。因此,这种以钨块为“核心”的假金砖,如不用熔炼和打钻的检测方法很难查出破绽。此外,钨与黄金之间熔点差距很大。黄金的熔点是1064 ,而钨的熔点高达3410,不法分子从银行收回假金砖后,只要温度达到黄金熔点,很容易将两者分离。
据报道,制假团伙组织严密,分工明确,从材料选购、加工、运输,以及办理质押贷款业务,都有专人负责,且核心团队成员均已离异。在黄金价格上涨的最初几年,他们凭借“炒金模式”和利用假黄金质押贷款投资的方式赚取上亿元,再次入场后,因金价持续走低难以抽身,只能用假黄金持续从多家银行质押骗贷,用于还清利息,最后难以为继,彻底崩盘。
除抓获了35名外部涉案人员,原银监会也对多家银行予以处罚。原陕西银监局就对涉及该案的18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罚款合计5000万元。其中:
对陕西省联社及潼关县联社等11家县级农信社联社罚款3600万元;
对邮储银行陕西省分行及其渭南市分行、潼关县支行罚款1000万元,对工商银行陕西省分行及其渭南分行、潼关县支行罚款400万元。
对上述机构的95名责任人予以处罚,其中取消8人1年至终身高管任职资格,对87人分别给予警告。
同时,责令相关机构按照党纪、政纪和内部规章,对262名责任人给予纪律处分和经济处罚。此外,原陕西银监局对内部监管履职不力人员进行了执纪问责。
原河南银监局对涉及该案的工商银行河南三门峡灵宝支行处以罚款250万元,对该支行及工商银行三门峡分行9名相关责任人予以处罚,其中取消5人3至8年高管任职资格,对4名高管分别给予警告。同时,责令工商银行对省、市、县三级分支机构48名责任人给予了纪律处分和经济处罚。
3亿假白银案
除假黄金骗贷案外,在今年初,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公布一起“假白银”诈骗案。
被告人用锌冒充银,分别向阜新银行和兴业银行质押贷款,共骗取2.73亿银行承兑汇票,造成两家银行损失近1.4亿元。
其中,2013年10月至2014年4月,刘某某作为宏辉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与杜某某二人以宏辉公司名义,以事先购买的35193.5千克锌锭冒充银锭作质押,骗取阜新银行沈阳分行沈北支行贷款并获得总额1.6亿元的银行承兑汇票,通过李某5将汇票贴现后归还所欠李某5的欠款及利息等,致该行实际损失8000万元。
2013年12月至2014年6月,刘某某与杜某某以宏辉公司名义,以事先购买的29273千克锌锭冒充银锭作质押,骗取兴业银行沈阳分行的贷款并获得总额1.153亿元的银行承兑汇票,致该行实际损失5765万元。
2015年1月12日,被告人刘建革被公安机关传唤到案。法院认定,被告人刘建革犯贷款诈骗罪、犯合同诈骗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罚金60万元。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为防止走失,请继续关注小债小号“债券观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