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做了一个#重拾阅读初心#的活动。编辑说可以选择两种方式参与本次的活动,一种是秒拍一段读书视频,或者参与微访谈。
因为第二种方式没有参加过,觉得新鲜,所以我选择了第二种。
在选择赠送的书时,我选择了以下两本:
一本是Miss.余点的《女神日常修炼手册》,一本是《我决定简单地生活——从断舍离到极简生活》。
这两本是刚入手的关于日常生活的书,对于日常生活提升能量非常有意义。
先来说一下《女神日常修炼手册》。
这本书是我最近关注的一个女孩子Miss.余点的书,很喜欢她,浑身正能量,北大博士,公众号Queen主义创始人。
所以将这本书推荐给大家。
《我决定简单地生活》。
关于断舍离的系列书。内容是最近流行的断舍离的普世意义,一小段一小段的,看得很快。每天早上出门前读几张,梳理一下一天的心情。
我对于断舍离的理解很简单,没有经历过繁复的人,很难直接去接触到断舍离的本质意义。纯粹因为购买垃圾物品过多而觉得应该扔扔扔,然后心境不对情绪不稳时再买买买,这种本质上算不上断舍离。
断舍离的意义包含物质与心灵,所谓逃避过去,不愿意面对现实的残酷、逃避自我,去理解成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严格意义上也算不上对心灵的断舍离。
能够定时清理心灵的垃圾,让自己沉淀下去,保持自己的节奏,去直面生活的真实、残酷与繁杂,将物品减到最少,可支配的时间会增多,夺回被物品占据的时间,丢掉不必要的杂物,这样我们才有充裕的时间构建幸福人生的蓝图。
回答的几十条提问里,包含的问题主要是以下三点:何时读书、如何读书与爱读哪类书。
关于何时读书
我的读书时间非常碎片化:早上早起半个小时,护肤化完妆后看大概一刻钟的书;上下班的通勤时间;上班中间的休息时间以及上厕所的时间;晚上睡前半个小时;以及周末专门的半天书店咖啡馆时间。
仅供参考。
关于如何读书
碎片化时间的阅读工具是手机:微信阅读APP和QQ阅读APP。
睡前的阅读工具:kindle。
周末的阅读工具:纸质书。
我看书的时候很喜欢拿着钢笔在书上写写画画,专业性的书籍我会画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工具有:思维导图app。
还有一个做读书笔记的:印象笔记app。
以及我看书做摘抄笔记会偶尔上传微博,标注话题,方便需要灵感时随时搜索查阅。
关于爱读哪类书
经常被问喜欢读哪一类书,我经常性的回答是:我读的书很杂。
但是在我看来这种回答通常意义上有一种心虚的心理作用在里面,也就是说——既没有明确的读书目标,也没有一个完整的架构在心里搭建。
朋友常教育说,读书一定要有一个厉害的人带自己,才能在读书的路上不走弯路。
工作之后,虽然还是经常被称为文艺青年,但是对于职业道路的规划和兴趣的转移之后,和当下的每个人一样,心里会多多少少变得浮躁沉淀不下来,所以对于单纯的文艺便偶尔会有些抵触心理,觉得百无一用是书生,而对生活有一种无能为力的感觉。
经历过起伏波折的一段挫折之后,心便逐渐定下来,对于生活的理解意义更深一层之后,便对自己的浮躁有了一定的释然,也对自己的沉淀有了更明晰的方向。
这时,再说自己读的书很杂,就有了另外一重理解意义。
我说的杂主要包含:
1、因为职业的问题,热爱商业相关的书籍,热爱专业相关的书籍;
2、因为写作的问题,各种热门小说也基本一本没落下;
3、因为喜欢心理和方面的问题,所以喜欢心理学书籍和灵修类书籍。
四月书单
关于读书,有个朋友曾经说过,现在的很多人并不是真得爱读书,而只是借读书来营销自己。
我非常喜欢这句话,并且也常以这句话来警醒自己,时刻告诉自己要保持初心,要静下来,要沉淀,要做好自己。
焦虑困惑的时候,常常告诉自己,不忘初心。心就会莫名其妙地静下来。忠于初心,保持自己的节奏,做自己内心最想要的那个选择,路就不会走偏。不焦虑于迷雾的眼前,不困惑于幻觉的远景,不受困于情绪的枷锁,认真走好脚下的每一步。踏实拥有的,握在手里的,才是最真实的。
有人问我:请问你写过的文章是关于你的初恋的?里面的情节是真实的吗?
我回答说:每个故事有些是纯为了塑造,有些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过去的人的影子的吧。每个人经历过的人塑造了现在的自己,这就是我理解的遇见过那么多人相爱过最终却又别离,他们带给自己的意义。
对于我来说,读书也是,读过的书,走过的路,它也许当时没有多少现实的意义,但是它们最终都会自觉不自觉地沉淀成现在的自己,塑造了当下自己的全部气质。
祝大家阅读愉快。